《老子》修養.水平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提綱


半吊子、老手與行家對新知態度迥異,
唯有高手能辨明價值並反覆嘗試運用。


(原41章) 原文/白話

================================

上士聞道,勤能行之;

上等士人聽聞了道理,

便勤於所能努力實踐;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等士人聽聞了道理,

在心中仍是若有若無的存在。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為道。

下等士人聽聞了道理,

反而會大笑置之;

不被(這群人)大大取笑的話,

不足以當作是道理看待。

是以〈建言〉有之曰﹕

所以〈建言〉是這麼說的:

「明道若孛,夷道若纇,進道若退;

清楚的道理像是違反直覺,

平坦的道路看似顛簸不平,

前進的道路彷佛後退逆行;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重視德行修養如同不止息的溪水,

最為清白無瑕卻像被玷污過似的,

通盤權衡考量又像哪兒有所不足,

準備建功立業貌似行事因循苟且;

質真若愉,大方無隅,大器免成;

心性質樸真誠似乎總是從容愉悅,

為人最為方正公允行事沒有稜角,

滿腹真才實學不必刻意包裝塑造;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褒無名。」

內心最大的聲音是聽不見的,

引領趨勢的大方向沒有形體,

道理廣大無法單以名詞定義。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唯有依循道理行事,

才會有好的開始與好的成果。

================================

孛(ㄅㄟˋ):悖亂。

纇(ㄌㄟˋ):絲的纏結,此指不平順。

偷:苟且敷衍。

褒:大。



詮釋


士乃古代貴族階級,亦為知識份子的總稱,在多元分工的現代社會可泛指各行業的從業人士,且依其專業水平可區分為上士(行家)、中士(老手)與下士(半吊子)。剛入門新手或半吊子的專業素養往往停留在表面粗淺的理解,當出現挑戰既有思維的新概念時,由於不懂其價值所在而傾向以嗤之以鼻或無腦追捧的態度面對。對於一般業務早已熟門熟路的老手而言,雖然未能達到理解及應用的程度,倒也不敢妄下定論,畢竟已見過足夠多的教訓。至於業內的頂尖高手,要辨別真偽或細分差異並非難事,故重點會擺在如何實際應用與可延伸領域的嘗試,因而稱為「勤而行之」。

〈建言〉本文為何已不可考,所列項目卻寫得像「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的觀念剖析,實則寄望透過學習與修養提昇水平而成為善用道理的行家,做起事來得以一路順遂不僅有好的開始且有好的結果,即所謂「善始且善成」也。對於一般人而言順理成章、符合常識的事理未必為道,基於文化風氣、科研水平、隱暪欺騙、陰謀詭計、政治操弄等因素,事實論述與內在邏輯經常與表象觀感大相逕庭,是以「明道若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案再往前一步或遇險阻而窒礙難行,有時乍看行之不易的想法卻在實務上阻力最小,因此「夷道若纇」的意義在於勿因一時念頭錯失良方解藥而應逐一檢視考量。當遭遇困難而遲滯不前之際,有時不妨退一步想反倒海闊天空;常言道「以退為進」,逆向操作或能得到更多前進的助力,可視為「反者道之動」之一例。

《老子》的德是以道理為本行權衡取捨,故上德乃重視修養身性、磨練基本功夫以達善用道理的目標,「上德若谷」即以溪谷之水比喻日起有功持續不絕的態度;廣德則強調全面性通盤考量,因有所取捨而「有所為有所不為」,也正是不能什麼都做才導致「若不足」的情況。建德指的是建立事業、開拓業務或有所創舉,一般人往往認為只配平時努力不懈之人擁有;然而建功立業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遠高於日常工作,若在平時業務耗盡全力又何來建德之餘力呢?與之恰恰相反,正因看似偷懶、偷時間甚至不認真、不盡責的表現(包括對家庭),才有餘裕構思練習異於他人的特殊表現,這個「偷」乃機會成本使然而跟一般的因循苟且截然不同。

大白若辱其實不難理解,若心中沒什麼陰影芥蒂又何必遮遮掩掩,對於暴露自身缺點往往也不在乎;反之處處要表現得完美無瑕,形象永遠保持偉大光明正確,這就代表距離清白純潔愈來愈遠。俗話說「作賊心虛」,聰明的犯事者往往反過來以義正詞嚴或委屈受害的形象示人,甚至會「賊喊捉賊」栽贓陷害他人以求脫身。當牽涉利益愈大或後果愈嚴重時,謾駡抹黑等骯髒手段更是花樣百出,因此對於遭到百般指控之人,仍須仔細求證以確認犯行或還其清白。

在待人接物方面,以樸實真誠的態度行事既可免於浮躁不安,也不會讓他人覺得自己在虛應故事或心懷不軌而有所質疑怨懟,相處起來自然較為愉快順遂。能自始至終堅守原則並一視同仁,就不會令人感到差別待遇或雙重標準而受到傷害,如將所有人置身於廣大遼闊的方形之內,還會有誰會察覺到稜角存在?器皿通常要經過修飾鍛燒才算完成,不經此過程往往達不到所要求的品質甚或不能成形;許多大人物總要包裝美化、塑造形象,深怕一個不小心顯露弱點缺陷,而當才學品德已達臻備之時自然可以「免成」。

有些人覺得自己耳根子軟容易聽信讒言,然而影響自身行為最大的並非他人說法,而是來自內心的聲音,別人不過是道出了自己的期望而已;反過來說,有些人完全聽不進他人意見,實為內心想法的份量遠大於他人建議,這個道理便是「大音希聲」。「大象」乃整體局勢的樣態格局,自無形體可言而是經由審慎評估來捕捉;若能掌握全局大方向,隨後趨勢一如預估逐漸顯現,那麼投入的資源與建設將獲得最大效益。正如〈明道篇.求知〉所述,未知(知識)包含了道理與名詞兩個部份,其中道理正是無法單以名詞定義的論述部份,因此「道褒無名」實為基礎概念。


3會員
29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草堂一隅 的其他內容
《老子》致知.因果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子》致知.推究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子》致知.同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子》致知.獨特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子》修養.層次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老子》修養.維度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老子vs.賽斯資料-(4)既然語言文字如此不可信,人又該如何運作自己的感知能力呢?對此,賽斯提出了一個修行法門: 在日常用語裡,物件有特定的名字。顯然名字並非物體,而是符號。可是,即使這些符號也把你自世界中分離出來。你是感知者, 而世界被客觀化了。
Thumbnail
avatar
sunnielei
2023-12-31
老子vs.賽斯資料-(3)具有通達德性的人,無所不包容,一切都依自然大道而行。「道」若做為物體,那麼就是恍恍惚惚沒有形狀可言。惚惚恍恍,其中又似乎有相。恍恍惚惚沒有形體可得,但是當中又似乎有物可循。 深遠而玄妙,其中有精華。從今日到古代,它的名稱從來就存在,好讓人得以閱覽萬物的開始。
Thumbnail
avatar
sunnielei
2023-12-30
老子vs.賽斯資料-(2)賽斯: 再說一次,行動並不是對某物作用的外力,反之,行動是內在宇宙的內在活力─它是在內在活力想完全具體化的欲望及衝力,和它無法完全這樣做之間的一個兩難之局。行動是內在的活動,它尋求表達 因此「一切萬有」「極痛苦地找尋表達之路的第一階段,可以代表我們所知的『一切萬有』的分娩陣痛」。
Thumbnail
avatar
sunnielei
2023-12-29
老子vs.賽斯資料-(1)賽斯資料 - 靈魂永生 所謂的『意識流』只是思想、意象和印象的一條小溪流,而它是一條更深層的意識河流的一部分,這河代表了你更深遠的存在與經驗。你花了所有的時間審察這條小溪,因而被它的流動催眠了,被它的動作迷住了。 同時這些其他的感知與意識流流過而沒被你注意,但它們卻的確是你的一部分,
Thumbnail
avatar
sunnielei
2023-12-28
老子導讀與譯註(下)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avatar
蔡孝祺
2023-10-27
老子導讀與譯註(上)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陳鼓應 20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avatar
蔡孝祺
2023-10-25
【老子|道德經第31章】勝而不美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avatar
Peace
2023-07-02
老子覺得...宋仲基帥嗎?宋慧喬美嗎?  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堪稱演藝圈的年度大事,大明星們每每在星光大道上盛裝打扮、爭奇鬥艷。隔天報紙影劇版頭條,除了獲獎明星外,必定有造型師或者網友進行服裝、造型比評,誰是第一名?誰是第二名?往往幾家歡樂幾家愁!被評為造型服裝欠佳者,總成為各節新聞播報重點,抑或是茶餘飯後話題。   奇怪?明星們不都
Thumbnail
avatar
教育界走跳
2021-08-27
老子關於金芳>文學瑰寶>思想史>老子 老子 | 墨家儒家之比較 讀書心得 老子這本書我從高中一年級就接觸了,那時因為還不懂,只覺得它的字詞都非常簡潔有力,對了裡面涵意卻不是非常了解,直到大四上了思想史,經過老師的講解,再加上回家後自己研讀,益發對《老子》產生興趣,覺得他的思想真的非常深遠廣博,直到現在,
avatar
蔡老師創意寫作教室
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