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看到標題可能會問:不會吧?學寫小說的第一步,不是該先聊聊各類型寫法?視角?或者是架構與大綱嗎?你怎麼直接叫人跳步驟到『完成第一本小說』?
沒錯,你說的都沒錯!
但話說回來,無論學習什麼技法,小說家必須『完成第一本完整的作品』之後,才算『初步』掌握寫小說的訣竅。在這一步之前,就算做再多寫作技巧的練習、寫過再漂亮的句子,只要沒有徹頭徹尾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就不算小說作家。
所以,不管你是自學或上課,後台寫完本或編寫邊連載,只有完整寫完一個故事,打上『全文完』的那一刻……
才算踏入小說創作之門。
現在,讓我們一起瞧瞧『寫完第一本小說』時,你會得到的基本功吧。
請誠實面對自己的喜好:喜歡言情小說,妳的入門類型就是言情小說;喜歡靈異故事,你的敲門磚就是靈異故事;喜歡推理犯罪……呃,你的入門門檻會比其他人稍微高一些,但我相信已經讀過許多懸疑故事的你,小試身手寫一篇輕鬆的推理(像柯南、或Q版CSI犯罪現場),應該不是難事。
說實話,前三本完成的小說,都還是練功階段。
冥冥之中,作家是用儲存在潛意識中、曾經看過的故事,做一種仿作與轉化。
所以,用自己最有感的作品類型入門,是最快上手的捷徑。
這裡的『名著』,指的就是你想仿寫的作品。
『仿寫』絕對不是抄襲!例如你可能喜歡東野圭吾或JK羅琳,於是你希望自己的作品,高潮起伏的節奏感,跟他們的故事看齊。於是開始拆解:
主角在第幾頁出場?作者用多少字去鋪陳他的身世?在第三人稱視角或全知識角的寫作中,主角有可能在一些章節消失缺席,他消失了多久?當主角不在時,作者如何安排其他角色推進劇情、透露消息?
當然,你在其他討論寫作技法的文章中,一定看過『衝突』、『伏筆』、『逆轉』。仔細解剖你手上的『名著』,檢查一下這些把戲,出現在全書中的幾分之幾?作者到底用了多少字,來處理這些部分。
你就可以參考你的文藝偶像,以他為老師,讓自己的第一本小說,就像他在你身邊蒞臨指導(其實真的是!),完成你踏入小說界的入門儀式。
這個階段,若你能草擬大綱,就能清楚抓出故事的走向。
寫小說等同建築一棟大樓,大綱與抓出高潮、轉折點,等於幫大樓架好鋼筋。
初學者請善用谷歌或編劇概論,查一下『三幕劇』的結構。還有,從小學寫作文就被國文老師叮嚀到爛耳朵的『起承轉合』,大膽拿出來用!
只是現在你需要將這個理論,從兩千字的學測作文擴大到七萬五千字以上(在台灣的小說單行本,字數落在八萬五千自到十二萬字)。
但很多寫手會說『我不會寫大綱』。如果你能順利完成一本小說,讀者回饋你的意見是『精彩』。現階段的你,可能不需要打大綱。
即使如此,有能力完本的作家,在寫作之前,都會清楚知道『某一個事件會觸發男女主角相遇』、或是『在某件事被揭發之後,故事的走向就有大逆轉』……
這其實就是作者雖未寫下『起承轉合』,但心中早已明瞭全局設定。
如果你的創作生涯很長,寫到一個程度,發現自己寫作常常卡稿、斷坑……
試試看重拾『寫大綱』的技能,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唷。
這個部分,我自己有點主觀。在閱讀上,我其實相當排斥『第一人稱視角』。給我看第一人視角的小說,絕對一秒出戲!
但我的第一部完稿的作品『我的好人卡王子』,就是第一人視角。而輕小說中,有很大比例的作品,是第一人視角的故事,也都很有趣、拍成電影很賣座。
『第一人稱視角』的小說優點:帶入性高,讀者有”附身”在主角身上,一覽全局的快感!對於剛踏入小說創作的新手而言,此敘事技巧比較容易掌握。缺點是無法綜觀全局,在主角缺席的場景,只能靠其他角色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容易有做作的感覺。還有不容易讓讀者『看到』主角的外貌(總不能讓主角稱讚自己花容月貌、玉樹臨風,淪為超級自戀狂)。
而身為愛情故事的創作者,角色需要滾床單時,用第一人稱視角寫作……OMG!實在太露骨了!(作者自爆)
Ex:
現在有一段一生一世的感情放在你面前,你會選擇愛情?還是友情?
你覺得他們會選擇哪個?
「正常的都會選愛情好嗎!」
「你是說我不正常嘍?」
我掀開杯蓋,我的泡麵看起來需要再泡一下,才是軟硬適中的口感。
「我沒說妳不正常。有些事妳得親身經歷,才知曉箇中滋味。」
陳奕誠把泡麵碗上的蓋子整個撕掉,撈了一大口麵,唏哩呼嚕和著湯大口吞食。(我的好人卡王子/月影紗)
這是小說『我的好人卡王子』啟始第一段。讀到這兒,大家發現了嗎?我們並不知道女主角的名字,甚至這位敘述者是男是女。
直到其他角色跟她對話,甚至必須點名。
『第一人稱視角』像只有一位攝影師抓鏡頭的紀錄片,劇情規劃要先想好,主角若缺席重要場景,故事就說不下去。
回到正題,一般有精密結構的故事,通常還是以『第三人稱視角』為寫作主流。
『第三人稱視角』與『全知視角』的差別,是第三人稱視角其實是作者的『說書人』視角,但是並沒有寫出『作者我』的發語者。『第三人稱視角』偶而是會跳出戲劇的『第四面牆』的框架,跟讀者互動。
Ex:
身為崇仙堂的第三代傳人,魏若水面對求助者,應該保持態度超然,不該嚴厲批判。畢竟對方就是因為身心失調,才會找她幫忙。
但這個韓澈風真的太超過!讓魏若水快失去理智,嘴角氣到微微抽動,超想把花盤砸向他的腦袋。
仙姑不發威,被人當病貓,很嘔。(觸碰你的心/月影紗)
最後一句就是『說書人』跳出第四面牆,跟讀者玩互動,帶動故事氣氛。您發現了嗎?
『第三人稱視角』像一般電視電影戲劇作品,可以切換場景,即使主角不在場,故事還能繼續發展。但主角不宜缺席太久。
再說到『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就像『上帝的視角』,可以看見故事人物外在與內心的狀況。與第三人稱視角相較,最大的差異在『語氣』,第三人稱視角保有說書人的個性。有時,全知視角若透露信息太多,故事的節奏會拖慢、並且沒有懸疑感。我自己在比較早期的翻譯文學作品裡會看見,例如:少年維特的煩惱、傲慢與偏見,或是中國五四運動時期的作品。現在華語創作的小說,比較少見全知視角。
在寫小說時,寫作視角一旦決定,不可混亂。
視角錯亂是頭號大忌,足以毀掉作品。
字數多寡,直接定義小說的類型:極短篇,2000字;短篇小說,兩萬字;中篇小說,五萬字至七萬五千;單行本小說,八萬五千字至十二萬字左右;長篇小說,二十萬字至數百萬字。
每一種特定長度的小說,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
短小的故事,若想搏單行本實體出版的機會,作者就必須學會把故事擴編。
停留在讓你起心動念,想提筆寫小說的啟發畫面,是不夠的。要寫出一本單行本小說,除了主要人物的勾勒清晰,也一定要搭配其他角色,才能讓劇情順利推進、內容豐厚。若沒有配角與支線人物,故事就會顯得單薄,甚至無法變換場景,讀者閱讀時,會感到枯燥無趣。
從初始激發你創作的畫面,擴展成一本十萬字的小說,本身就是思考與邏輯的編織和挑戰!
當然,一定還有許多需要補強的創作技巧,在你寫第一本小說時,會逐一浮現,讓你手忙腳亂!
很好,這就對了。
小說家的成長,都是從完成第一本小說開始!
一起提筆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