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寫小說到IP授權】小說家的誕生:開始寫之前,你需要的三大準備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寫小說,一定要學寫作或編劇方法嗎?難道不能直接拿起筆就開始寫?
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

然而,小說不只是文字的堆疊,它是一門結合生命體驗、故事架構、戲劇性等要素的藝術。透過文字這個載體,它將這些元素組織起來,使一個故事得以成立、發光。

我常常用日常活動來比喻小說創作,今天,就讓我們用音樂來打個比方,幫助從未寫過小說的新手對這門技藝有初步的理解。


小說必須經過剪裁,才會成形


既然你正在閱讀這篇教學文,想必心中已經有一個衝動:一個閃現的片段,對你而言深具意義,你想將它擴展成一個更完整、更有趣的故事,讓它在真實與虛構之間閃閃發亮,向世界宣告!

許多寫小說的新手,想要告訴世界自己的初戀、原生家庭的糾葛、職場見聞,或某種對社會深刻的觀察。這些片段在我們的腦海裡無比迷人,不寫出來彷彿會死。

然而,許多人終於鼓起勇氣,把心中的故事輸出成幾千字、甚至幾萬字後,卻震驚地發現……

為什麼醞釀多年的故事,寫出來竟然尷尬到爆?!

別難過,你不是特例。
每一個站在舞台上的作家和劇作家,回頭讀自己的第一本小說時,都有想撞牆的衝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你手中的這些有趣片段,目前都只是發光的碎片

就像一堆散落的音符,單獨聽來或許美妙,但如果沒有組織,只是叮叮咚咚隨機響起,就算旋律可愛,聽上一、兩個小時後,恐怕沒人能保持專注。

這,就是原始材料直接輸出的窘境


從雜亂的音符,到動人的交響樂


為什麼交響樂或小夜曲能讓人沉醉,甚至願意付費聆聽?

因為作曲家用『架構』將音符組織起來,歷代藝術家們接力創作,讓樂曲的結構更緊密、更流暢,並掌握編曲技巧,創造情感的起伏,使聆聽者沉浸其中。

小說和戲劇創作亦然。

世界上從不缺天才。總有少數人,第一次寫小說就驚艷四座,他們憑直覺創作,自己也說不出為什麼這樣寫就對了。
我羨慕這些天才,也深深為他們的作品著迷。

但別灰心!
好消息是,大部分的作者都跟你一樣~第一次交出的故事,爛得想直接丟進焚化爐。

(雖然親友們還是會昧著良心誇你寫得很好🙂)

拜託,請不要丟掉你的第一篇小說!

無論你的第一個故事有多糟,請務必妥善保存。

存檔、備份,最好用三個雲端硬碟存起來!

因為它,是一位小說家的誕生證明!

你唯一缺少的,不是靈感,而是處理題材的技巧。


說書人的基本裝備

我們即將踏上『說書人的旅程』,請先準備好三樣重要的工具: 

1. 圖像記憶『劇情結構』


先敲開「谷歌大神」,搜尋以下關鍵字:
戲劇結構、三幕劇、五幕劇、小說架構……等,找到帶有結構圖像化的網頁。

如果你對戲劇、小說結構毫無概念,請先在這些網站停留閱讀,理解基本架構。

如果你發現某些老師整理的資料特別棒,歡迎報名他們的課程!

畢竟,基本概念很重要,而且老師們花時間整理理論、製圖,我們應該給予實際的支持與尊重!付費學習,才能獲得更完整的知識!


我自己也參加過這類課程,受益良多。但今天,我要教的是我自己的經驗與技巧,與老師們的授課內容不一樣。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來安排適合的學習。

請把這些「劇情結構圖」刻印在腦海裡!

因為這些圖像,比起純粹的文字理論,對你的作品會產生更直接、強力的導引。


2. 故事架構參考書目

raw-image


建議書單如圖所示(或自行搜尋相關書籍)。

這些編劇或小說理論書不一定要買,但如果你對三一律、衝突、綑綁原則、潛台詞等概念毫無頭緒,導致無法理解更精準的創作手法,那麼你可能需要一本適合自己的入門書。

如何挑選適合的參考書?

☞請去『實體書店』親自翻閱!
☞看不懂的不要買!
☞太艱深或太鬆散的書,對現階段的你沒幫助!(例如村上春樹聊小說)


📖 完全新手:

《成為用故事表現自己的高手》

這本書圖文並茂,是非常適合新手的入門書!它不只介紹小說、戲劇、電影,甚至涵蓋新媒體故事的表現方式,透過心智圖,清楚列出故事創作所需的基本元素。適合國中程度以上的創作者,非常友善。



📖 有概念,想進一步鑽研小說創作的進階者:

《這樣寫出暢銷小說》

這本書是小說技巧的全面指南,但閱讀前,你腦海中最好先有故事結構的圖像,再搭配書中內容學習,效果更佳。

男性創作者對言小過敏者,可以先考慮這本,因為它的內容較中性。


《變身暢銷小說家》《女性向小說創作講座》《我的職業是網路小說家》

這三本書明顯針對女性向小說,適合對言情、女性都會小說感興趣的創作者。

  • 《變身暢銷小說家》
    出版較早,主要以單本言小或女性都會小說出版為目標。雖然言小(言情小說)後期的故事架構過度簡化,導致某些創作者覺得受限,但事實上,言小的故事公式,剛好是訓練中篇小說結構的絕佳方式! 如果你能按照言小的框架完成一部故事,等於掌握了小說創作的基本功。
  • 《女性向小說創作講座》
    涵蓋網路連載與實體出版,特別針對女性讀者的愛情與慾望需求,適合希望快速透過寫作變現的創作者。
  • 《我的職業是網路小說家》
    針對小說網路連載,從如何連載變現,到如何區分網路發表與傳統出版的創作方式,都有詳細的分析。 這本書還分享了許多連載小說作家的挑戰與心理壓力,適合有志於長期連載的人。


📖 特殊推薦(給創作老手)

《21天搞定你的劇本》

這是一本有趣的創作工具書,特別適合:

  • 曾經寫完過小說,但容易卡稿的人
  • 拖延症嚴重的創作者

這本書對創作老手來說,就像陪跑者,甚至是一支催稿小皮鞭

新手常卡在沒概念、不知道怎麼寫,但老手卡住的原因往往是腦中想法太多,結果無法動筆。

這時候,請把這本書放在身邊~

寫不下去時,看兩頁!
再不行?拿來敲自己的腦袋也可以!

這本書不僅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癱瘓,還能陪你度過創作低潮。(遞)


📖 進階推薦

如果你覺得上面的書單還不夠,想更深入鑽研,可以考慮: 《先讓英雄救貓咪》和《故事創作的指南針!《走入森林--故事結構的五幕之旅》摘要,與心得分享 》。


但我要不厭其煩提醒:

■一定要去書店翻閱後再購買

■相同程度,越薄越好

■理論很無聊,請選讀得懂的,不要自虐!

 

3. 準備二至三個小說題材(題目)

這一項任務,請你用最認真的態度準備!

📌 第一個故事:是你此時此刻,最想說的故事!

📌 第二個故事:是你的備案故事,可以用比較輕鬆的心態來寫,就算寫砸了也不會心碎。反而,寫完後可能會有一種惡作劇或八卦的解放感!


為什麼第一個故事,可能不會是你完成的第一個作品?

因為真正重要的題材,值得被更妥善地準備。

你第一次創作時,可能還沒掌握足夠的技巧,直接寫下最重要的故事,就像第一次上台演講,緊張到詞不達意。

這裡有一個創作策略:

✅ 先寫第二個故事,練習技巧,熟悉小說創作的節奏與結構。

✅ 等第二個故事完成後,再回頭提升你的第一個故事!


這樣做,能確保你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在最好的狀態下呈現,而不是成為你後悔的『練筆之作』。

但這不代表你不能開始寫第一個故事!

你從現在起,就該開始寫。

但先不要發表,OK?

讓它沉澱,等你提升技巧後,再回來雕琢它!


特殊觀念大放送:


關於『創作變現』與 AI 產文小提醒

現在,大家都在談創作變現。好像不用來賺錢的創作,就不值得一提?

而且,有人說:「幹嘛手寫小說?直接輸入人設、背景、事件給 ChatGPT,AI 生成的故事和文筆,比真人寫得還好!」

但你知道嗎?

AI 生成的內容,尤其是『故事架構』,目前是不受法律保護。

換句話說,如果你完全依賴 AI 架構故事,並大量使用它輸出的文字,別人可以拿你的作品去再生成,卻不會構成侵權。

唯有人類親自創作的故事,才擁有版權!

所以,請珍惜你的創造力。

並且從現在起,保留所有你的筆記、提案、草稿,創作歷程的紀錄,證明你是真正的原創者!


送給所有依然堅持創作的朋友:

每一個親手寫下的故事,都有它的靈魂。

創作不該只是為了變現,而是為了傳遞你內心的聲音。

唯有你的故事,才是真正獨一無二的存在!


📣 我們下週見,並開啟沙龍訂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影紗💫文字排演場
188會員
248內容數
說一個故事,讓愛流傳✨ 文字創作、飛行回憶、旅遊美食,與樹洞。
2024/08/16
本文探討三個關鍵創作元素:題材、載體型式與洞見,這些元素不僅適用於文字創作,也涵蓋其他藝術形式。深入思索這些元素能使作品更具力量,無論是選擇能引起共感的題材,考量發表方式,還是將個人洞見融入作品,都是提升創作質量的重要步驟。作者鼓勵創作者在不斷成長中,勇敢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歷,並與讀者建立心靈的聯繫
Thumbnail
2024/08/16
本文探討三個關鍵創作元素:題材、載體型式與洞見,這些元素不僅適用於文字創作,也涵蓋其他藝術形式。深入思索這些元素能使作品更具力量,無論是選擇能引起共感的題材,考量發表方式,還是將個人洞見融入作品,都是提升創作質量的重要步驟。作者鼓勵創作者在不斷成長中,勇敢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歷,並與讀者建立心靈的聯繫
Thumbnail
2024/06/04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說題材選擇的重要性,特別針對新手作者提出了『自己熟悉的元素』做為題材的建議,並且探討了作者根據專業領域或特殊的閱讀品味來挑選素材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6/04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小說題材選擇的重要性,特別針對新手作者提出了『自己熟悉的元素』做為題材的建議,並且探討了作者根據專業領域或特殊的閱讀品味來挑選素材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5/26
朋友們看到標題可能會問:不會吧?學寫小說的第一步,不是該先聊聊各類型寫法?視角?或者是架構與大綱嗎?你怎麼直接叫人跳步驟到『完成第一本小說』? 沒錯,你說的都沒錯! 但話說回來,無論學習什麼技法,小說家必須『完成第一本完整的作品』之後,才算『初步』掌握寫小說的訣竅。在這一步之前,就算做再多寫作技
Thumbnail
2024/05/26
朋友們看到標題可能會問:不會吧?學寫小說的第一步,不是該先聊聊各類型寫法?視角?或者是架構與大綱嗎?你怎麼直接叫人跳步驟到『完成第一本小說』? 沒錯,你說的都沒錯! 但話說回來,無論學習什麼技法,小說家必須『完成第一本完整的作品』之後,才算『初步』掌握寫小說的訣竅。在這一步之前,就算做再多寫作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Thumbnail
之前看到有人在問怎麼練習寫小說。我決定整理一下實際執行過的,與聽說有人做過的方法,與各自的優缺點,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之前看到有人在問怎麼練習寫小說。我決定整理一下實際執行過的,與聽說有人做過的方法,與各自的優缺點,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不管你寫的是小說或散文,我想邀請你為自己寫一篇序。   
Thumbnail
不管你寫的是小說或散文,我想邀請你為自己寫一篇序。   
Thumbnail
別急著下筆!寫劇本前,必須花時間找到自己的故事核心,並僅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本文提供「發展故事核心的 5 個步驟」以及諸多電影的故事核心作為範例
Thumbnail
別急著下筆!寫劇本前,必須花時間找到自己的故事核心,並僅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本文提供「發展故事核心的 5 個步驟」以及諸多電影的故事核心作為範例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創作,展現自己的時代,但仍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開始動筆寫作。 本文分享 3 個可以馬上使用的小技巧,從這些技巧開始,不斷累積自己的創作經驗與能力。
Thumbnail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創作,展現自己的時代,但仍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開始動筆寫作。 本文分享 3 個可以馬上使用的小技巧,從這些技巧開始,不斷累積自己的創作經驗與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