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劇至迄今,已變成學術界的學問之一;如同「紅學」(研究《紅樓夢》的學問)。經由何一梵老師2小時的講座分享,讓我對莎劇的劇本不再停留於淺層的認知,而是更有深度與細節的認識。
當時英國莎劇的劇本與表演模式,與現今一般所認知的戲劇表演模式有些微不同。莎士比亞的劇本是表演取向;也就是讓演員「演」給觀眾看的。以觀眾為重心,觀眾對何種議題或事物有興趣,或是劇作家想傳達什麼意念給觀眾,就會被寫入劇本中。
開場引領參與者一起朗讀《皆大歡喜》憂鬱者傑克的獨白台詞(第二幕第七景),直接證明這是表演取向的例證。這段安排對戲劇的劇情、人物沒什麼關連性,場景安排是在人物與人物間上下場連接時出現的。更直白地說就是殺時間用。
何老師提出一個概念:非有機結構。
語言合乎劇情、演員合乎角色,是現在的戲劇主流,也是一般的認知,稱之為有機結構。
但莎劇卻非如此。當時戲劇是融合多種表演元素,可說是大雜燴的型式。
為了現場表演的戲劇性,即使有不合理的漏洞,亦無傷大雅。這也是現在研究莎劇的文本,常在其中發現不合理處而百思不得其解。
以《威尼斯商人》為例,安東尼歐開場一段說明他是個悲哀的男人,但直至戲劇結束,也從未解釋他為何悲哀。後世搬演改編時,為合乎邏輯,常會有過度解讀之虞。然而何老師表示大可不必如此,就是單純的表演片段。
不僅語言可以脫離劇情,演員也可以脫離角色。當今的職業演員,從各方面都有所訓練要求,演出每一種角色時,務必將其角色活靈活現與栩栩如生,必要時更要將本人的本質個性消失於角色內,這是當今公認的職業演員。
當時職業演員並非如此,不是靠對角色的演技磨練,更多的是依賴演員個人的獨特魅力
,在當時,只要被人承認,就是一位職業演員。所以當時的演員,表演時常在個人與角色間進進出出。
究竟為何莎劇當時的戲劇表演形式會與當今如此地不同?
首先,劇場的形式不同
當今劇場,大多是舞臺三面包圍,最後一面是觀眾席,俗稱第四面牆。舞臺上演出,宛如觀眾不存在,而觀眾窺視著舞臺上的一切。所以,觀眾與舞臺是有一定距離的。
而莎劇當代舞臺,則是在正中央,周圍都是觀眾。1樓是站票觀眾,包廂則是坐票觀眾。可參考英國倫敦的環球劇場。因此演員與觀眾是近距離的,可直接面對觀眾,對觀眾的親和性高。
當時,娛樂項目少,戲劇可說是全民運動。基層平民因為教育程度低,或許不理解劇情,但整齣表演至少看地懂1~2成,或是驚嘆某演員的魅力,當作人與人交流的話題性。
同時,觀眾不只是指平民,更是包含王室與貴族。當時英國劇團都要有所謂的贊助人,才能運行,通常贊助人為王公貴族,劇團也成為其家臣之一。因此戲劇的首演,有時並非是在劇場,而是在贊助人(王室或貴族)的家中演出!
其次,則是劇本。
劇本是為表演而服務,是為讓觀眾看,所以很重視當時觀眾所關注的議題,演出觀眾興趣的戲劇主體,才會有人氣與營運錢財,說劇本是客製化也不為過。
當時劇本,也沒有今日所謂的作者觀念。莎劇劇本主要由故事來源、劇作家本人想法、工作人員(含演員)建議、觀眾反饋四部分所組成的,並經過多次編修。才會有後世認為莎劇並非由莎士比亞所作的謬誤觀念產生。
實際上莎士比亞,終其一生,從未想過要將其劇本出版的意圖。直至死後,同事才將劇本整理出版,也就是今日所知的莎劇對開本。
不過莎劇有所謂的四開本,也是今日所謂的盜本、抄襲本。因為莎劇在當時實在太受人歡迎,劇本又被人隱密保護。為此,商人想出個歪腦筋,聘雇速記員在現場速記台詞或重金賄絡演員背出個人的台詞,以此出版,這就是「四開本」。不過從四開本中,可看出當代的社會現象與趣事,也是現今研究莎劇的材料之一。
再者,當時的演員,一年需演出40場。根本沒多餘時間排練。所幸,演員的記憶力都不錯,能背出自己的台詞。當時的演員劇本,不是全本劇本,而是只有自己的台詞與對接的台詞提示。莎士比亞也會運用此特色作為表演效果。
而演出這麼多場,演員不可避免地會忘詞,此時,出現所謂的「提詞人」,專門為演員提示台詞。
演講最後,何老師拋出幾個問題讓參與者反思
劇場在莎劇時代,看戲並非唯一目的;也是人際交流的場所,具有時代的社會意義。
今日,戲劇與劇場似乎只有育樂性質,而又偏娛樂多一些。除娛樂作用外,戲劇與劇場能對現今社會或觀眾起到什麼實質意義嗎?
目前大多戲劇是以藝術家為中心,觀眾只是去看藝術家的推出作品,最多,連結自身經驗有所感觸而已。
未來,戲劇是否能真正回歸以觀眾為中心? (此時,筆者突然閃過漢賦的勸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