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的YTM(到期收益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債券的YTM(到期收益率)計算實際上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考慮了債券的coupon payments(利息收入),還考慮了債券的購買價格、面額、到期日等因素。YTM的計算假設所有的coupon payments被重新投資於與YTM相同的利率下,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假設用於計算債券整體的回報。

例子

假設有一張面額為$1000,coupon rate為5%,年付,到期期限為3年的債券。這意味著每年你會收到$50的利息($1000 x 5%)。YTM的計算涉及以下步驟:

  1. 計算所有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包括每年的利息支付和最後的本金返還。每一筆現金流都要折現到當前,使用的折現率就是YTM。
  2. 設定現值總和等於債券的當前市價:你調整YTM直到所有未來現金流的現值總和等於你目前支付的價格(如果債券是以面值購買,則YTM等於coupon rate)。

再投資假設

在YTM的計算中,有一個重要的假設是所有的coupon payments都能夠以YTM這個利率重新投資。這意味著:

  • 如果債券的YTM是5%,則假設你每年收到的$50利息能夠以5%的利率再投資。
  • 然而,實際上市場利率可能會變動,所以這個再投資的假設可能與現實不符。

因此,當我們說一張債券的YTM是5%時,我們是在假設所有的coupon payments被再投資於同樣5%的利率下。這是一個用於簡化計算和估算債券回報的模型假設,但實際再投資的情況可能會因市場條件而有所不同。

𝑛 ∞ 追求財金的知識複利 𝑛 ∞ 每天累積財金小知識,滾出自已的理財複利效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比較三年期的定期存款與coupon rate為5%的債券,且假設所有的條件都相同,則三年後所獲得的利息收入確實可以是相同的。 1. 定期存款5% 假設你存入100元於定期存款,年利率為5%,且利息每年結算並重新投入(復利計算)。 第一年結束後,你的存款增至 100×(1+0.05)=105
債券的YTM(到期收益率)計算實際上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考慮了債券的coupon payments(利息收入),還考慮了債券的購買價格、面額、到期日等因素。YTM的計算假設所有的coupon payments被重新投資於與YTM相同的利率下,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假設用於計算債券整體的回報。 債
如果比較三年期的定期存款與coupon rate為5%的債券,且假設所有的條件都相同,則三年後所獲得的利息收入確實可以是相同的。 1. 定期存款5% 假設你存入100元於定期存款,年利率為5%,且利息每年結算並重新投入(復利計算)。 第一年結束後,你的存款增至 100×(1+0.05)=105
債券的YTM(到期收益率)計算實際上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考慮了債券的coupon payments(利息收入),還考慮了債券的購買價格、面額、到期日等因素。YTM的計算假設所有的coupon payments被重新投資於與YTM相同的利率下,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假設用於計算債券整體的回報。 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用GPT輔助,弄一些故事來補充說明股票跟債券在認知上的差異,然後會補充一下有關於債券次級市場價格計算的方式。 先講結論,這篇就當故事看看而已,除非你要自行購買直債,否則指數投資者透過ETF大撒網持有債券部位,其實不太需要在意這些債券利率計算XD
Thumbnail
債券繼續跌, 安心的領利息吧! 元大投等債利率到達5.6%囉!!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用GPT輔助,弄一些故事來補充說明股票跟債券在認知上的差異,然後會補充一下有關於債券次級市場價格計算的方式。 先講結論,這篇就當故事看看而已,除非你要自行購買直債,否則指數投資者透過ETF大撒網持有債券部位,其實不太需要在意這些債券利率計算XD
Thumbnail
債券繼續跌, 安心的領利息吧! 元大投等債利率到達5.6%囉!!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