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OKR-目標與關鍵結果

認識OKR-目標與關鍵結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OKR是一種目標管理法,它的好處在於由下至上的方式,讓每個人定定自己願意執行的目標,相較於執行KPI是為命令而做,OKR最大的優點是讓員工釋放熱情和創意

當員工具有強烈工作動機時,往往能成為促進組織成長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KPI與OKR兩者有何差異?

KPI是由上而下分配績效指標,並設定績效目標與績效考核標準

KPI專注的是結果而非過程,OKR將每一組目標搭配2-4個關鍵成果,讓團隊瞭解要做什麼與如何做?

我們從管理的角度看,KPI與OKR的核心都屬於目標管理

raw-image


KPI是一種績效考核工具,它是採由上而下分配績效指標並設定績效目標與績效考核標準

KPI專注結果,而非過程,例如由公司最高層級制定企業總目標,再將總目標分配到各部門,部門再將部門目標分配給每個成員。

而OKR是一種團隊和個人合作的管理模式,它是採由下而上方式制定,OKR是將每一組目標搭配2~4個關鍵成果,OKR是讓團隊了解「要做什麼?」與「如何做?」

例如:個人依公司願景與目標,主動設定2-3或4個個人目標,並為每個目標找出關鍵成果,並持續追蹤進度與調整。

KPI與OLR兩者優缺點 又如何呢?

KPI優缺點:

優點:透過績效考核評分機制,督促員工完成任務,強調「效率」與「效果」

缺點:為達成績效指標,員工有可能不擇手段,甚至背離企業願景

OKR優缺點:

優點:採「由下而上」方式,使團隊訂定每個人都願意執行的目標

缺點:強調目標要有挑戰性,不連結績效評估系統,可能造成員通缺乏動力

OKR從公司團隊個人三層面又傳達了哪些訊息呢

raw-image

在公司層面上,OKR是管理層向公司表達為達公司願景近期想做的事

在團隊層面上,是團隊依公司的OKR表達團隊能為公司做什麼? 以及團隊想做哪些緊急而重要的事

至於在個人層面上,個人依團隊OKR,表達個人想改變什麼? 個人想挑戰什麼與為什麼要挑戰?

raw-image
raw-image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OKR的核心步驟:

先是設定目標,目標設定的原則是具體的、可衡量的、有期限的、透明公開的。

其次是明確的關鍵成果,這些成果必須是符合公司目標,熱情積極主動的、明確與量化的,與多面相的

最後則是定期回顧,主要目的是促進合作、激發責任與承諾,持續追蹤調整與共用雲端協作

以上,為大家簡單的介紹OKR的核心理念以及OKR與KPI的差異

希望能讓您對OKR有進一步的認識!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許博輕鬆學
9會員
107內容數
歡迎光臨許博士的斜槓人生學習小天地 只有 無所不學 才能 無所不能 過去-學習是為走更遠的路 如今-學習是為了免於走投無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博輕鬆學 的其他內容
OKR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縮寫 中文稱為目標關鍵結果 OKR就是一種目標管理方法的理論 目標來自需求動機 沒有需求動機就不會有目標 需求動機可分為需要need與想要want兩種類型 需要need是一種基本需求 例如肚子餓了 就會有吃東西的需求 此時
課後問卷調查對於企業講師和主辦單位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以下是幾個關鍵點,說明課後問卷調查的重要性: 1. 評估教學效果 收集學員反饋: 課後問卷調查能夠直接收集學員對於課程內容、講師表現以及教學方法的反饋。 通過這些反饋,講師可以了解學員對於課程的滿意度,判斷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評估學
接下來,我們可更深入探討一些具體的方法和策略,幫助您進一步提升作為企業講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效果。 1. 深化專業知識 案例研究與實踐經驗: 分析與研究經典的商業案例,並結合實際企業經驗進行講解。 與企業合作進行實地調查,了解最新的行業挑戰與需求,並將其融入課程內容。 持續進修與專業認證:
OKR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縮寫 中文稱為目標關鍵結果 OKR就是一種目標管理方法的理論 目標來自需求動機 沒有需求動機就不會有目標 需求動機可分為需要need與想要want兩種類型 需要need是一種基本需求 例如肚子餓了 就會有吃東西的需求 此時
課後問卷調查對於企業講師和主辦單位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以下是幾個關鍵點,說明課後問卷調查的重要性: 1. 評估教學效果 收集學員反饋: 課後問卷調查能夠直接收集學員對於課程內容、講師表現以及教學方法的反饋。 通過這些反饋,講師可以了解學員對於課程的滿意度,判斷教學目標是否達成。 評估學
接下來,我們可更深入探討一些具體的方法和策略,幫助您進一步提升作為企業講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效果。 1. 深化專業知識 案例研究與實踐經驗: 分析與研究經典的商業案例,並結合實際企業經驗進行講解。 與企業合作進行實地調查,了解最新的行業挑戰與需求,並將其融入課程內容。 持續進修與專業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