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下半場,美中台還有行情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今年以來,各國股市不斷創新高,但是這個熱潮還持續多久?

進入2024下半年,有什麼要注意的?

說到經濟,我最喜歡聽台經院孫明德主任的解說。

因為他用白話講經濟,一般人都能懂。而且只講重點,卻直指核心,就算是小白,也能快速對現在的經濟有基本瞭解。

如果是以國家為標的的投資人,2024下半場該怎麼投資,我節錄了他在podcast中的談到的三個國家,目前的經濟局勢和展望,

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podcast。


  • 美國
    • 美國目前金融市場表現不錯,是因為選前的政治操作;為了選票,政府下了些刺激性的政策。但在選舉之後,或是在年底,經濟就可能出現轉折,一定要特別留意。
    • 美國實際的情況是,就業結構在惡化,part time員工變多,也就代表有些民眾的收入減少。但美國已經維持高利率(超過5%)一段時間,未來的降息才一碼。這會讓民眾財富縮水,同時要扛著高利率的債務。別忘記,美國的經濟主要是靠消費在支撐,消費能力變弱,對經濟會有負面影響。
    • 除了一般民眾,高利率還傷害到銀行和商辦不動產。疫情之後的WFH成為趨勢,辦公室出租率剩下8成,但貸款利率還是一樣得繳。而銀行早期買進的公債,因為升息造成債券價格下跌,此時賣掉債券一定虧損,大概就是我們說的套牢的概念。
  • 中國
    • 中國經濟開始復甦,只是走上坡有點辛苦,復甦快不起來。
    • 民間消費開始回升,但是因為之前疫情封鎖的經驗,大家記憶猶新,對於花錢還是很謹慎。而製造業因為產能過剩,還在陸續去庫存。消費緩慢增加,但庫存還有很多,因此經濟的火沒辦法燒的很旺。
    • 中國的電動車、太陽能電板、電動車電池,在售價上非常有競爭力,如果公司沒有持續創新,那麼產品被中國商品打趴,就不令人意外了。
    • 美國開打貿易戰,把中國電動車和電池的關稅調高4倍,再叫歐洲也一起課中國關稅。但是事實是,中國廠的電動車,在美國和歐洲本土的銷量很低,賣的大部份都是特斯拉、BMW,這些國外車廠在中國製造的車。既然中國本土的品牌,在歐美銷量低,課關稅這一招,對中國真的不痛不癢。反倒是對電池課稅,害到自己的車廠。因為歐美日的電動車都用中國電池,這個關稅反而把自家車廠的成本墊高了。最終,電動車要成長,靠的得是自己創新,不是打壓別人。觀察電動車產業,可以多看技術上有競爭力的廠商。
  • 臺灣
    • 受到美國經濟穩定增長,中國緩慢復甦的影響,帶動臺灣的經濟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這個漲幅不是公平的,一枝獨秀的是先進製程的半導體業,傳產的銷量並不算好。
    • 對於臺灣產業過度集中的現象,其他產業可以思考的是:1.研發新產品去打舊市場,例如將AI伺服器應用到2C端,製造新的需求。2.幫舊產品拓展新市場,例如中國就開始將太陽能面板,銷往非洲。
    • 雖然新聞常在說打房,但打房成效不好,是因為打房只靠央行的貨幣政策。在沒有其他部門政策上的配合,光靠信用管制和升息一碼,是不夠的。但是政府打房會有什麼影響?臺灣約有2成的人,靠房地產生活,政府若要打房,也會斟酌打房的幅度。


目前看來,這三個國家都還有行情,只是經濟並不強勢,因此2024下半年,盡量保持每個月關注一下,經濟數據的趨勢變化,來調整自己投資的方向。

今年有許多國家面臨選舉,政治情勢影響了經濟,因此要同時關注政治的變化。今年選舉,有許多右派獲勝,美國也有可能是由右派的川普當選。當右派變多,許多國家都實施保護主義時,可以想像,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貿易戰。這個時候,經濟還能復甦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鈔能力養成日記
1會員
6內容數
有錢,不只是銀行裡的數字,更是一種內在的穩定感。 真正的財富,從了解自己開始,培養健康的金錢觀, 再透過穩定的投資和理財,慢慢打造屬於自己的富足人生。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從心態到方法,穩穩地變有錢。
鈔能力養成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在《跟好萊塢動畫編劇學故事變現》這本書中,作者分享:好的故事會勾起人的情緒,而在寫故事之前,必須先瞭解觀眾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家庭背景和年紀又是如何? 有一天,作者的爸爸打給他,說找到一個適合家族玩具店的新地點,但房東準備將店面租給一間咖啡廳。這家玩具店已經傳承了五代,卻因
2025/04/17
在《跟好萊塢動畫編劇學故事變現》這本書中,作者分享:好的故事會勾起人的情緒,而在寫故事之前,必須先瞭解觀眾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家庭背景和年紀又是如何? 有一天,作者的爸爸打給他,說找到一個適合家族玩具店的新地點,但房東準備將店面租給一間咖啡廳。這家玩具店已經傳承了五代,卻因
2024/08/16
活在舒適圈,才是讓人持續創造、成長、走向幸福的路徑。我們想要活出的最佳版本,要在舒適圈才能打造。
Thumbnail
2024/08/16
活在舒適圈,才是讓人持續創造、成長、走向幸福的路徑。我們想要活出的最佳版本,要在舒適圈才能打造。
Thumbnail
2024/08/08
最近的股市震盪很大,我自己也心驚膽跳,這時我最慶幸的,就是有買在好價位。一起來學學股市隱者的致富公式,讓自己投資更安穩吧!
2024/08/08
最近的股市震盪很大,我自己也心驚膽跳,這時我最慶幸的,就是有買在好價位。一起來學學股市隱者的致富公式,讓自己投資更安穩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是否也在關注2024年美國的經濟走向?是否擔心自己的投資會受到影響?本文將為你揭示美國降息背後的真相,以及如何在這場財富重新分配中抓住機會!
Thumbnail
你是否也在關注2024年美國的經濟走向?是否擔心自己的投資會受到影響?本文將為你揭示美國降息背後的真相,以及如何在這場財富重新分配中抓住機會!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要開始注意那些是可先看到商業化的經濟效應題材 單純靠題材炒作的波動都是開始會變大,尤其是獲利還跟不上的個股 就跟預期降息的節奏一樣,已經反應的預期題材想像之後未必看到數學出現都還能在超乎預期的往上,最好的結果是橫在滿足上下30%波動的過程,等到下一階段的機會才開始 這個過去智慧
Thumbnail
AI產業已經要開始注意那些是可先看到商業化的經濟效應題材 單純靠題材炒作的波動都是開始會變大,尤其是獲利還跟不上的個股 就跟預期降息的節奏一樣,已經反應的預期題材想像之後未必看到數學出現都還能在超乎預期的往上,最好的結果是橫在滿足上下30%波動的過程,等到下一階段的機會才開始 這個過去智慧
Thumbnail
台股加權指數在跌破了十日線之後,短暫的一個交易日,因為黃仁勳先生的演講,有了短暫的激情。在美國經濟情勢的不明朗和台灣政治的紛擾,台股要上攻的力道比較好。美國現在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降息」題材,因為一旦使用了降息,這表示所有的利多出盡,若經濟情勢沒有相對的好轉,那就代表著絕對的衰退來臨。
Thumbnail
台股加權指數在跌破了十日線之後,短暫的一個交易日,因為黃仁勳先生的演講,有了短暫的激情。在美國經濟情勢的不明朗和台灣政治的紛擾,台股要上攻的力道比較好。美國現在會非常謹慎地使用「降息」題材,因為一旦使用了降息,這表示所有的利多出盡,若經濟情勢沒有相對的好轉,那就代表著絕對的衰退來臨。
Thumbnail
美國就業及物價數據居高不下,Fed對於降息時程延後開始鬆口,全球股市亦順勢拉回,台股獨強的情況也受到挑戰,小哥從大盤成交量觀察台股的變化,並更新關鍵市場氛圍指標! 1. 小哥觀點:通膨難以抑制,降息勢必延後,短期波動加大
Thumbnail
美國就業及物價數據居高不下,Fed對於降息時程延後開始鬆口,全球股市亦順勢拉回,台股獨強的情況也受到挑戰,小哥從大盤成交量觀察台股的變化,並更新關鍵市場氛圍指標! 1. 小哥觀點:通膨難以抑制,降息勢必延後,短期波動加大
Thumbnail
2024Q1結束了。聯準會堅稱今年會降息三次,但是無論是通膨率或是個人消費支出都沒有再繼續下降,甚至還有點星星之火的味道。
Thumbnail
2024Q1結束了。聯準會堅稱今年會降息三次,但是無論是通膨率或是個人消費支出都沒有再繼續下降,甚至還有點星星之火的味道。
Thumbnail
這周就結束長達16個月的已知選舉行情 2022/10月確認5年線破底翻後,就可以預判2023年第四季最後要搭配的人性劇本 這周結束後就會是真正的2024年市場節奏 專注未來不用一直看著過去 降息預期的這張牌已經讓台灣選舉用掉了 2024年降息3~5次都只是已經反應的市場估值 羅素20
Thumbnail
這周就結束長達16個月的已知選舉行情 2022/10月確認5年線破底翻後,就可以預判2023年第四季最後要搭配的人性劇本 這周結束後就會是真正的2024年市場節奏 專注未來不用一直看著過去 降息預期的這張牌已經讓台灣選舉用掉了 2024年降息3~5次都只是已經反應的市場估值 羅素20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