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洛克《八百萬種死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這一個月來被誤以為是溫柔的亂流給攪亂的又是發胖、又是斷了好不容易恢復的閱讀習慣,而這本其實我不覺得是個好看的偵探小說《八百萬種死法》還真是呼應了我這個月以來林林種種、琳琅滿目的八百萬種複雜心情。落地窗被我用力推開,是一片陽台,空曠重劃區的邊界是台灣海峽,經常從那裡飄過來水霧,特別是瞬間凝結眼眸的那種沁冽。

我仍然覺得,謊稱悟道通透其實只是個自卑並懶惰著的生活哲學的愛好者數量還真是大有人在,從李憶蓮、冤枉嬸、紅肉海鮮到這場莫斯可漩渦廝混的幾年下來,我單純的以為的可以依靠的同類,其實不過只是一頁又一頁命運安排給我的負面教材而已。無論從身邊的大小人事物算起,到年輕時迷戀的孫燕姿,哪怕是曾經玲瓏剔透的風情,時間到了,仍然是蛻變成了走音又無力連續的呻吟。

真相,經過生活裡的自我理解的發掘後,只能心灰意冷地接納這無法抵抗的殘酷腰斬。天亮了又黑,我忽然想起誰?心暖了又灰,我又老了幾十歲?像是無間地獄裡,有人把你活活砍死了,然後春風一拂,你又睜開眼盯著即將朝你頭劈砍的斧頭。

沒完沒了。

我在看了上一本《黑暗之刺》後,特地去理解了一下卜洛克在創造馬修史卡德這個退休警察的偵探生涯系列的網路評論,多數同行作家們之間刻意的相互恭維這個部分我就一笑置之了,而他們最常推薦的莫過於這本《八百萬種死法》(我不知道以前從哪裡聽來說即刻救援第一集就是這本書的劇情。不過後來發現只是個戲謔說法罷了!),然而我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讀完後,這個故事對於紐約生活的時代背景紀錄有餘,故事發展的劇情懸疑開端、其中無可對證的猜想、真兇露臉的意外感,幾個部分都屬於感到失望的結論。

我大約讀了這幾本卜洛克的作品後有一種感觸,喜歡文學的作家卻用偵探小說來抒發自己的喜好、專長這本來就是一件適得其所的美事,只是,我本來想要有的緊湊與驚訝,卻發現我只是陪著角色進行一場戒酒心情的流水帳日記旅行而已,對於卜洛克針對馬修史卡德戒酒的掙扎與反覆的描述,其實並引不起我融入他的情緒的興致,畢竟,我想要知道案件的發生與真兇的身份、動機,雖然說情感的鋪陳堆疊能夠讓你更深入其境,不過,畢竟是辦案為主的偵探小說,這一點如果因為個人寫作樂趣而迷失的焦點,是有些可惜了。

更別說,發現出真兇以及真兇的被發現的方式,已經是好萊塢大片的奇趣風情的這一個英雄橋段,說真的我有點落寞了,到底,這本小說在感慨紐約治安的糜爛?戒酒心情的複雜糾結?還是略帶點懸疑色彩、草率解答來點綴以上兩點的三不沾推理小說呢?

raw-image

至於莫斯克漩渦是否正在借酒澆愁、或者又開始吞雲吐霧(我相信這一個月裡,腐敗身體的病情與糜爛地抽煙喝酒持續享用浪蕩漂泊宿命論還是同時進行著。),我的期許已經成為失落後就與我無關了,再也無關。



avatar-img
5會員
148內容數
從生老病死看酸甜苦辣,然後理解性空,接著就隨你便!我觀我的自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亞熱帶往事 的其他內容
很顯然的,我不得不想起以前為了打發時間,又以為兼具品味地專程跑到松菸誠品的地下室去看電影,那種窮忙於應付與消耗煩人生活時間的那些日子,因為,這回讀完的理查寫的這本(四本一套)《週四謀殺俱樂部》就是以百歲老人為主體的懸疑事件偵查故事,正如我在讀完的當下,還在跟台灣南部一個名為財團法人的醫院例行會議,嗯
在我看完的當下,我突然回想了我這些時間以來究竟有多久沒有看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了,我瞄了一眼沈重的書櫃,堆積如山的各個出版社系列作品的堆積如山,光是獨步文化的〈伊坂幸太郎作品集〉就多達幾乎是三十本有餘的數量,與東野圭吾可以說是並列作品多產排行榜的前幾位了。 但相較於東野圭吾作品在優劣作品參差不齊的多
距離上一本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品已經有半年之久了,那是當時趁著電影上映之前就想搶先閱讀,卻在看完電影後驚覺被劇組虛晃一招的《萬聖節派對》,然而這齣電影,也堂堂邀請了馬來西亞拿督楊紫瓊也進去攪和了一陣子,增加了卡司名單的豐富度之外,其實整體安排還算可圈可點,相較於白羅第二次登場的《尼羅河謀殺案》來說,根
這個嘛~我本來以為小路幸也是個女性作家的名字,也很有可能只是個類似深夜食堂那種溫情滿人間的日常聊天推理,找狗找貓找蜥蜴等等的輕鬆話題,萬萬沒有想到,同樣具有咖啡店經營經驗的我,就這樣被其中可愛的場景、話題以及來往的人物對話給拋進了時光隧道裡,嗯,我好像回到了那個天真浪漫的年代,雖然,一開始接觸咖啡的
新雨出版社長年來在推理題材的小說選擇上,多半都處在差強人意的一個下場上,從二手書市上沒有行情,從庫存量上不容小覷的實力可以窺見一般,不知道是為了反其道而行,還是因為成本考量的關係,最近推出了十九世紀出生的作家大下宇坨兒無法查明發行年代的作品《偽惡病患者》,還花錢畫了一個別出心裁的書封,自然也吸引到我
我想起大約十來年前,法國作家那本人人都有,卻不見得滿意度能盡如人意的《刺蝟的優雅》這本小說裡,開宗明義就引述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妮娜》中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看完這個以為以笑鬧逗趣的筆法來彰顯自己文筆曼妙的故事後,真兇身分爆炸性地現形之後,怎
很顯然的,我不得不想起以前為了打發時間,又以為兼具品味地專程跑到松菸誠品的地下室去看電影,那種窮忙於應付與消耗煩人生活時間的那些日子,因為,這回讀完的理查寫的這本(四本一套)《週四謀殺俱樂部》就是以百歲老人為主體的懸疑事件偵查故事,正如我在讀完的當下,還在跟台灣南部一個名為財團法人的醫院例行會議,嗯
在我看完的當下,我突然回想了我這些時間以來究竟有多久沒有看伊坂幸太郎的作品了,我瞄了一眼沈重的書櫃,堆積如山的各個出版社系列作品的堆積如山,光是獨步文化的〈伊坂幸太郎作品集〉就多達幾乎是三十本有餘的數量,與東野圭吾可以說是並列作品多產排行榜的前幾位了。 但相較於東野圭吾作品在優劣作品參差不齊的多
距離上一本阿嘉莎克莉絲蒂的作品已經有半年之久了,那是當時趁著電影上映之前就想搶先閱讀,卻在看完電影後驚覺被劇組虛晃一招的《萬聖節派對》,然而這齣電影,也堂堂邀請了馬來西亞拿督楊紫瓊也進去攪和了一陣子,增加了卡司名單的豐富度之外,其實整體安排還算可圈可點,相較於白羅第二次登場的《尼羅河謀殺案》來說,根
這個嘛~我本來以為小路幸也是個女性作家的名字,也很有可能只是個類似深夜食堂那種溫情滿人間的日常聊天推理,找狗找貓找蜥蜴等等的輕鬆話題,萬萬沒有想到,同樣具有咖啡店經營經驗的我,就這樣被其中可愛的場景、話題以及來往的人物對話給拋進了時光隧道裡,嗯,我好像回到了那個天真浪漫的年代,雖然,一開始接觸咖啡的
新雨出版社長年來在推理題材的小說選擇上,多半都處在差強人意的一個下場上,從二手書市上沒有行情,從庫存量上不容小覷的實力可以窺見一般,不知道是為了反其道而行,還是因為成本考量的關係,最近推出了十九世紀出生的作家大下宇坨兒無法查明發行年代的作品《偽惡病患者》,還花錢畫了一個別出心裁的書封,自然也吸引到我
我想起大約十來年前,法國作家那本人人都有,卻不見得滿意度能盡如人意的《刺蝟的優雅》這本小說裡,開宗明義就引述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妮娜》中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看完這個以為以笑鬧逗趣的筆法來彰顯自己文筆曼妙的故事後,真兇身分爆炸性地現形之後,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某天晚上順手拿起堆積在床邊的書,想說來讀點感動的故事好了,沒想到作者下手這麼重,第一篇就大催淚!
Thumbnail
字,壓在書裡面,卻也溢出了書頁
Thumbnail
這本小說之前在閱讀群組引起廣泛迴響,因此當時就買了,只是沒有立即看,後來想看一本純娛樂的小說便挑了這一本,雖然說不上是傑作,但確實讓我滿足於一本通俗小說的要求。 《家弒服務》這個書名讓我感受到黑暗十足,以為是一個驚慄十足的小說,讀下來反而覺得粉紅泡泡比黑暗還多。說驚慄嗎?確實有一點點,但點到即止,
求評論啦!!沒有評論好寂寞(嚶嚶嚶嚶) 今晚我家預定停電所以早點發 生快第四彈~~ 下收 ───────────────────────────────────────────── 這是一個很好玩的定律,每每看完一本臺灣言情小說,書裡頭的資訊都好像在告訴你,只要在很窮很窮很窮……窮到只能吃
Thumbnail
最近好像真的是文學魂急上升!完全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好喜歡把自己丟掉故事裡面去放鬆,只要打開文學閱讀,我就能夠瞬間感覺到平靜。也許最近真的太過忙碌了。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Thumbnail
某天晚上順手拿起堆積在床邊的書,想說來讀點感動的故事好了,沒想到作者下手這麼重,第一篇就大催淚!
Thumbnail
字,壓在書裡面,卻也溢出了書頁
Thumbnail
這本小說之前在閱讀群組引起廣泛迴響,因此當時就買了,只是沒有立即看,後來想看一本純娛樂的小說便挑了這一本,雖然說不上是傑作,但確實讓我滿足於一本通俗小說的要求。 《家弒服務》這個書名讓我感受到黑暗十足,以為是一個驚慄十足的小說,讀下來反而覺得粉紅泡泡比黑暗還多。說驚慄嗎?確實有一點點,但點到即止,
求評論啦!!沒有評論好寂寞(嚶嚶嚶嚶) 今晚我家預定停電所以早點發 生快第四彈~~ 下收 ───────────────────────────────────────────── 這是一個很好玩的定律,每每看完一本臺灣言情小說,書裡頭的資訊都好像在告訴你,只要在很窮很窮很窮……窮到只能吃
Thumbnail
最近好像真的是文學魂急上升!完全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好喜歡把自己丟掉故事裡面去放鬆,只要打開文學閱讀,我就能夠瞬間感覺到平靜。也許最近真的太過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