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童探Bodacious!三界火宅 by 提子墨|台灣角川(2024)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名|童探Bodacious!三界火宅

作者|提子墨

出版|台灣角川,2024

連結|讀墨電子書




【簡介】

★你相信「連續殺人魔」會遺傳嗎?是基因或是機緣?讓他們成為天生殺人魔!

★「KadoKado角角者」人氣作品單行本化!加筆全新章節!


仲夏的台北,連續發生了三起看似意外事件的縱火殺人案,在命案現場所搜查到的微物證據與驗屍報告中,被焚燒的死者胸口都有著一行「如來已離.三界火宅」的詭異燙金字體。這三起命案被警方認為是有縱火傾向的連續殺人魔所為,也在網路上被鄉民稱為「三界火宅連續殺人事件」。


童奇杰,六歲時已是WPPSI「魏氏智力測驗」IQ145的天才兒童,亦曾是「門薩國際」年齡最小的亞裔高智商會員。他與多年前突然退出警界的破案神探柯林德,在圍棋對奕中相識,因緣際會成為探案搭檔。他們透過柯林德當年在警大時的學生楊嘉莎,得知連續殺人事件的命案細節,並決意追緝這名台灣史上最神秘的連環殺手:「三界火宅之人」!



閱:借閱


剛看完想搜心得時,因為書名副標的三界火宅,搜到一堆法華經😂

分享之前又瞄到有網友分享這本,我想接下來應該有比較多心得可以看吧。


-


書中有一位天才兒童童奇杰,想當然爾在警方如墜五里霧中時,他總能發現一些關鍵,給出提示讓警方接近連環命案的真相。


連續縱火案件的死者死法很蹊蹺,死者胸口都有一行字「如來已離,三界火宅」。也因為這樣被警方判斷為連續殺人事件。封面另外畫到圍棋,很多時候神童也用棋局來比喻案件。


畢竟是犯罪推理小說,破梗就沒看點,內容就不多說了。


除了童奇杰跟老警察以及學生的查案三人組之外,其他出場人物常常讓人覺得每個都有嫌疑跟動機,忍不住懷疑起他們每個人,但再看下去又感覺沒有那麼強烈的關係。到底兇手是誰?而提到的一些過往跟現在又有什麼關聯呢?


再讀下去不只發現事件相關人物之間微妙的牽連,還發現多年前不為人知的秘密。


你以為那個人是這個念頭,姑且還算有良知,但下一章推翻這個推測。有些人垃圾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只會食髓知味,不會改過。要命的面子與諸多社會標籤也是一種束縛,揭開真相時有那麼點無奈與哀傷。


節奏緊湊很好讀,大概因為是連載的關係吧,每章斷點都讓人心癢癢的。幸好我是看書不是連載,不用等更新,可以一次看完。


不過也有一些地方讓人微煩躁,像是提了許多次童奇杰幾歲就通過門薩國際的認證,講一兩次還好,每次出場都要提一次。每天看一集柯南,被提醒一次新一變柯南的原因還好,但如果一天看十集,應該就會想快轉帶過吧。天才兒童的設定,在篇章中的反覆提醒也給我這樣的感覺。


天才兒童提到自己阿嬤也天資聰穎,但堅持她死於非命,本集沒多提,也許是伏筆。


-


故事不錯,但後記針對故事中提到的非二元性別、性別議題等等,還提到羅琳。


有些擔憂或質疑並非為反而反,但未細究緣由,直接把懷疑的聲音歸為歧視。生理女性提出的擔憂沒辦法被尊重或理解,我也覺得很可惜甚至遺憾。


--

IG@taochiya


內容總結
提子墨-童探Bodacious!三界火宅
4
/5
8會員
181內容數
各種心得紀錄。讀墨電子書網址為AP回饋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觀後感|電影《我是千尋》在孤獨的路上尋找同星球的人他們說人都是一樣的,但事實是我們都是來自不同的星球,難怪我們無法理解彼此,哪怕是一家人、愛人,或朋友,這和你是誰無關,我們都來自不同的星球。
Thumbnail
avatar
無狀態裡的獨白
2024-04-10
讀後感:一場真誠溫暖的分享|魔杖之外 湯姆·「跩哥馬份」·費爾頓的成長與掙扎這本真的是,怎說好,生活中甜美的小驚喜。 好看程度大約是是:如果年末回顧我要選出五本2024年看過最喜歡的書,這本必定榜上有名。就是這麽好看! 很老實說,一開始想看這本書,只是因為我最近在狂嗑跩妙,又聽說這本有提到很多《哈利波特》的拍攝花絮,才有點心動(然後Emma還幫這本書寫了序omg)。
avatar
Mushroom
2024-01-29
《毒舌大狀》:當童話故事遇上粵語長片|蘇東電影觀後感非貶義,但如果看完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毒舌大狀》的話,那我想大概是「當童話故事遇上粵語長片後而所誕生的結晶品」吧。相信各位對「童話故事」這詞並不陌生,但「粵語長片」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蘇東
2023-04-06
讀後感 | 恆毅力的七堂課之五---神經再造工程(neurohack)即具身認知、路徑相依神經再造工程(neurohack)即具身認知、路徑相依、priming
Thumbnail
avatar
孔丘山小學徒
2022-05-11
讀後感:拿銅牌可能比奪銀牌更快樂?從心理學看東奧,反思「期望」與「成就」的關係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拿銅牌可能比奪銀牌更快樂?從心理學看東奧,反思「期望」與「成就」的關係。 1. 反事實思考; 2. 「差一步就能打敗第一名」; 3. 表情騙不了人,銀牌選手通常難掩失落; 4. 一個人如何主觀看待他的成就,比成就本身更能影響情緒。
Thumbnail
avatar
Patrick.Wong
2021-09-29
〈讀後感|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 這是我讀研究所時參與教會的聖經閱讀活動的禮卷買下的兩本書之一,也是團契輔導牧師所推薦給我們的閱讀書籍「基督相關的書籍,那位牧師推薦的兩本,我剛好就買那兩本」平時閱讀書較大眾化,基督書籍我只有接觸三本,除聖經外連同三本書外「另一本是第一本除聖經外閱讀的福音書及,下次告訴大家」,此外還有姊妹們曾念給我聽
avatar
小熊
2021-08-05
讀後感:IoT/通訊設備共桿整合智慧路燈打造美好安心城市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IoT/通訊設備共桿整合智慧路燈打造美好安心城市。 1.智慧路燈、智慧燈桿(Smart Pole) 2.IoT設備共桿解決城市問題 3.智慧路燈應用下一步:車聯網 4.智慧運籌管理平台 Intelligent Operation Center
Thumbnail
avatar
Patrick.Wong
2021-06-09
讀後感:離開舒適圈,是我聽過最差的職涯建議之一!別亂逼自己的 3 個理由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離開舒適圈,是我聽過最差的職涯建議之一!別亂逼自己的 3 個理由。 1.處於舒適區未必是壞事 2.跳脫舒適圈的反作用力,讓人生倒退走 3.大腦探索系統的三個弱點:厭惡約束、懼怕懲罰、放大恐懼 4.不做你擅長的事情,你就不是你了
Thumbnail
avatar
Patrick.Wong
2020-12-24
「書寫是我如今所能有的唯一的自我救贖。」--《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讀後感值得一看的書,一本長大的少年連續殺人犯寫下的書。覺得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感想。 購買之前陷入道德掙扎(不想像是消費那些死者一樣)但看了反而覺得如果真的那麽重視「道德」,更應該讀這本書。 雖然共感力強到崩壞的我讀了以後失眠更嚴重了⋯⋯幾度與作者自身的困境共鳴又與他被害人、家人的痛苦和不安共鳴,還有那種
avatar
魚羊變色
2020-05-04
我看手錶一眼,你想知道現在時間嗎?《影響力》讀後感-社會認同原理我們真的很難不在火災發生時跟著前面的人一起跑,我們也真的很難不在股市崩盤時跟著散戶一起陪葬,只要帶著緊張、不確定的情緒親歷其中,任何同類的行為都像是救命的指引。也難怪標準的CPR急救流程,一定要指定現場的特定人員進行求救,因為單純期待旁觀的人主動協助,是完全不符合心理原則的現實。
Thumbnail
avatar
Erwin Tsai
20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