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我在24歲跑去演戲的真實故事。
(前情提要:在寄出試鏡信件前,我的人生狀態)
我習慣在離開某個地方前,去換一種髮型,可能是離職,或是要從人生的某個階段畢業。2022年,我剪了頭極短髮,媽媽說不適合,說我長捲髮比較好看,但我聽不進去,只想藉由髮型去重整自己的狀態。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一種感覺,明明沒什麼要緊事,卻感覺到時間的停滯,沒有進步,也沒有成長。剛出社會時的我曾經歷過,好不容易適應職場生活後,那種感覺又找上我了。
那段期間生活卡住,外加腸胃不好,我猜想是學生時期對一切用力過猛,處理事情總想拚命做到最好,現在身體來向我討債。每天脹氣到有點困擾,跑去照了胃鏡,醫生說有發炎症狀,需要吃藥,但我還是不知道根本的原因,只是一直重複著回診、吃藥,我討厭那吃不完的藥,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好不起來的病人。
究竟是身體影響心理,還是心理影響身體,已經認不得了,當身體處在那種狀態時,容易對周遭事物反應過度、聽到任何噪音都很敏感,時常陷入低潮,懷疑自己究竟是自律神經失調還是要憂鬱症了,好在看到喜劇我還會笑,還是能與人交談,我認定自己應該是還不至於到要去身心科的程度,只想找出一切的原因,還有解決的方法。
發病的成因很多,排除掉身體因素,剩下的就是心理了,我能做些什麼,讓我可以離開這不上不下的狀態?
我在大學期間,發覺思考有助於我靜心,當時為了作研究,看了一堆文獻史料,但很享受一個人投入在裡面抽絲剝繭、交互對照資料的感覺,而那種感覺是以前都不曾有過的。我決定找回那時讓我感到平靜的方法,逃離這卡住的人生。除了上班,休假期間透過追劇寫點東西、參加讀書會,嘗試做點不一樣的事。
(故事開場:我是怎麼接到那場演出的)
然後,在9月的某天休假日,我滑到一則限時動態。
發文者是我在誠品打工期間開始追蹤的女演員姚愛甯,當時透過誠品每月的免費刊物認識她,在某期專題《有個好日子》中,她分享了自己寫日記的習慣和方法,間接幫助了我養成寫點東西,和自己對話的習慣,因而成為我心中景仰的存在。在她分享的限時動態上,得知有間影像工作室要拍一部關於海邊的影片,在找可以飾演女主角朋友的演員,外型參考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的女演員江口德子,角色的拍攝時間只有一天。
在瀏覽工作室網站和相關資料,確認這份工作安全無虞之後,心想是個難得的機會,便發了mail給工作室。在這之前,我曾寫過一篇日劇《配角人生》的文章,期待著如果有機會得到像男主角一樣的機會,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結果投出信件後的一兩個禮拜沒有音訊,就在故事要自行宣告結束之際,我收到了試鏡通知,有了一個很戲劇性的開場。信件除了要確認試鏡時間外,附件還留有一頁A4台詞的檔案,當時與我聯繫的製片要我先大致看一下台詞,說試鏡時會用到。
收到信件的當下很開心,但過沒多久情緒就變成緊張,內心OS著,學生時期分組報告是有拍過短片沒錯,參加營隊也有演過給小朋友看的舞台劇,但對「何謂是真正的演戲?」實在沒什麼概念。於是在試鏡前,每天花了半小時找室友對戲,揣摩角色的想法,想像怎樣的表達方式會比較符合故事中的情境。而室友當時的感情狀態剛好也和故事中的女主角相似,所以給了我一些建議,這一切的剛好,是促成試鏡成功的原因之一。
為了排除所有不確定因素,試鏡當天大約提早一小時就到了現場,在鄰近的超商買水時,在超商座位看到好像也是要來試鏡的女生,心想原來這就是演員的日常,在零和遊戲上,爭取一個可以讓自己被看見的機會。
買完水後,到了試鏡的咖啡廳外張望一會,尋找製片的身影,看到其中一桌疑似在面試,但和我先前接洽的製片性別不符,避免自己胡亂猜測,在試鏡開始前,還是先待在咖啡廳外的小公園練習台詞。此刻的我,像極了要去參加甄選面試的學生,揣摩著教授等等會問的問題,思考著該怎麼回答問題才合適,再一人分飾兩角,複習著所有台詞和情緒。
當下,我的腦海還浮現另一個畫面,是試鏡前幾天看的《咒術迴戰》其中一集,伏黑惠和五條悟的對話,五條悟對著總是擔心夥伴,沒有使盡全力的伏黑惠說:「以死獲勝和拚死獲勝,可是不一樣的哦!」雖然中二,但這句話給了我力量,既然決心要做,就不該顧慮太多,才能發揮全部的實力,我就帶著這樣的心情去試鏡了。
時間15:30,終於來到約定的試鏡時間。此時,咖啡廳門外有對相談甚歡的男女,男生在準備向女生道別,還隱約聽到幾個關鍵字。難道,要試鏡的對象不是製片,而是導演嗎?
那天飄著綿綿細雨,在一旁持著長柄傘的我,心跳不已。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