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難以轉消的怒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 和撒馬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 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因此,耶和華要高舉利汛的敵人 來攻擊以色列, 並要激動以色列的仇敵。 東有亞蘭人,西有非利士人; 他們張口要吞吃以色列。 雖然如此,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他的手仍伸不縮。 這百姓還沒有歸向擊打他們的主, 也沒有尋求萬軍之耶和華。 因此,耶和華一日之間 必從以色列中剪除頭與尾, 棕枝與蘆葦- 長老和尊貴人就是頭, 以謊言教人的先知就是尾。 因為,引導這百姓的使他們走錯了路; 被引導的都必敗亡。

‭‭以賽亞書‬ ‭9‬:‭9‬-‭16‬ ‭


關鍵句:

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撒瑪利亞的百姓用什麼方式惹動神的忿怒?廣義上,我們都知道是拜偶像,不敬畏神。而今天我們會讀到了一個層面:倚靠自己。


創世記11章,是巴別塔的段落。


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創世記 11:3-4


其中的共同點是—


人想要得到自己的榮耀。


巴別塔:

我們要建造這座塔,為要傳揚「我們」的名。


以賽亞書9章:

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 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


即便自己的資源沒了,還有外部資源,還有其他鄰國可以投靠。


可悲的共通點是,人寧願選擇投靠其他勢力,繼續建立自己的國度,也不要上帝掌權、干涉。


這是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的原因,但上帝的目的不是要透過毀滅一切來弭平怒火,而是要在敗壞中找著願意悔改的人。


洪水時期,上帝看見人心中所想的盡都是惡,所以選擇洪水審判,但重心則放在挪亞一家身上。上帝透過挪亞建造方舟,傳義道,呼喚人進入救贖中(方舟)。神的怒氣,在願意悔改的人付諸信心的行動時,才會被弭平。


以法蓮和撒瑪利亞,整個北國(以色列)在偶像崇拜的歷代影響下,要迎接她的敗亡和審判。今天的經文帶我們看審判的重心:


從以色列中剪除頭與尾, 棕枝與蘆葦- 長老和尊貴人就是頭, 以謊言教人的先知就是尾。


從伊甸園開始,人便在「看守」這個職任中失落了。伊甸園不只表達上帝的豐盛,既然裡頭有顆分別善惡樹,就代表人需要順服神的帶領和旨意,並把守一切不屬神的無從進入我們的心。


北國從尊貴人、長老、先知都在「看守」這件事失落了。他們的職任成為虛謊,他們以敬虔當作得利的門路。他們在最緊要的事上沒有順服神,即「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這條誡命。他們繼續獻虛假的祭、繼續宰牛宰羊,但他們的內心傾向邱壇上的偶像。


耶和華的怒氣還未轉消。


直到有一位順服的,大衛的後裔,猶大支派的,要藉著祂使政權擔負在肩上,要使罪惡透過祂被洗淨。直到有一位天父最愛的,透過祂能夠將神表明出來的,能真實摸著天父之心的,基督,成為以馬內利,祂要成為終極的約書亞,絕對的救贖者,在十字架上,除滅罪的影響和天父的怒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銀山愛說話
38會員
94內容數
靈修早安文、聖經學習、釋經福音講道、神學研究
黃銀山愛說話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使徒行傳18:1-18 背景- 經過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的傳道,保羅隻身繼續前往哥林多,在亞該亞境內繼續傳揚福音。 基礎分段- 18:1-4 (建立哥林多的事工基礎) 18:5-11(在該地的福音策略改以外邦人為主) 18:12-18 (神彰顯了在保羅身上的保守) 經文觀察-
2024/11/19
使徒行傳18:1-18 背景- 經過帖撒羅尼迦、庇哩亞、雅典的傳道,保羅隻身繼續前往哥林多,在亞該亞境內繼續傳揚福音。 基礎分段- 18:1-4 (建立哥林多的事工基礎) 18:5-11(在該地的福音策略改以外邦人為主) 18:12-18 (神彰顯了在保羅身上的保守) 經文觀察-
2024/11/19
喜歡聖經中關於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的記載,那是一種以為父之心去愛的行動,為要堅固第一次所建立的教會近況,同時也受聖靈引導進入更多新的地方傳講福音,畢竟這原先就是耶穌在第一章給門徒的吩咐: 使徒行傳 1: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
2024/11/19
喜歡聖經中關於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的記載,那是一種以為父之心去愛的行動,為要堅固第一次所建立的教會近況,同時也受聖靈引導進入更多新的地方傳講福音,畢竟這原先就是耶穌在第一章給門徒的吩咐: 使徒行傳 1: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
2024/10/04
本文深入探討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關鍵經文與意義,特別是耶穌降生所引發的歷史與神學問題。透過舊約經文的引用以及東方博士的敬拜行動,本文揭示了耶穌作為萬國救主的身份,並討論了神在危險情境中的保護與主權。邀請讀者思考我們如何回應神的呼召,以及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信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0/04
本文深入探討馬太福音第二章的關鍵經文與意義,特別是耶穌降生所引發的歷史與神學問題。透過舊約經文的引用以及東方博士的敬拜行動,本文揭示了耶穌作為萬國救主的身份,並討論了神在危險情境中的保護與主權。邀請讀者思考我們如何回應神的呼召,以及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信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