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講到了盤古開天闢地、女媧創世造人。
這一次,我們要講三個遠古時期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燧人氏」、「伏羲氏」以及「神農氏」。也就是被我們後人共同尊稱為「三皇」的人。
不過,在講三皇的故事之前,我想先加入另外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有巢氏一聽名字就知道是教人家蓋房子的,那為什麼他要教人家蓋房子呢?這個故事,就要從這裡說起了...
由於在遠古時代,人類原來是居住在山洞裡面的。不過,隨著人的數量逐漸增加,人們馬上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人會增加,但,天然的山洞不會增加。那山洞不夠住,要怎麼辦呢?沒有洞穴休息的人,當然只好搬到野外去住。不過,人類畢竟不同於野獸,我們沒有尖牙利爪,也沒有毛皮保暖。若直接身處在野外,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而有巢氏就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所誕生的。
他在經過很長時間的觀察、思考及試驗。最後,他成功的利用樹枝及木頭來搭建成可以居住的地方。接著,他將這種方式,教授給大家。而這種以樹枝及木頭來搭建成房子的方法,後人們稱之為構木為巢。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有巢氏不是構木為家或是為屋,而是為巢喔!是的,因為一開始這種可以居住的設施還很簡陋。基本上,跟一般動物築的巢,或是說鳥巢有點像。所以還沒辦法稱為房子。不過,也算是暫時解決了人類住的問題了。
而隨著有巢氏解決人類住的問題,將人類由穴居帶向了巢居之後。接下來,人類的文明,迎向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那就是火的發明以及使用。
為什麼說是轉捩點呢?這是因為,目前已知的生物,除了人以外,還沒有哪個動物會使用火的。而且火的運用,與製作陶器或是金屬的器具都有關聯。所以可以說,沒有火,就沒有辦法推動人類現代的文明。所以,火的使用,可以說是人類與動物最重要的區別。
傳說這個火的使用方式,是由燧人氏所發明的。一天,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這餓得半死的燧人氏,聞到了一股,從那些被森林大火所燒死的動物身體上,所發出來的氣味。這氣味,讓已經餓得半死的燧人氏,實在難以忍受。要知道,不只是古人。一般來說,連動物也大多不吃其他不是從捕獵過程中所獲得的動物身體。因為,大家會怕這動物是因為中毒或是有病而死掉的,若隨便把他的肉吃下去,恐怕會有問題。不過,這已經快餓死的燧人氏,當時恐怕已經想不了這麼多了。所以,他隨手撿起了一塊動物的肉,並且開始吃了起來。
結果他發現,咦...這個被燒過的動物肉,竟然比生的肉還好吃。而且吃了之後,他也沒有什生病或是什麼不舒服。於是回去之後,燧人氏便對這個烤肉的美味,開始念念不忘。但...要怎麼做,才能使用火來燒烤這個肉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畢竟當時並沒有火源,他總不能每次等到森林大火時,再把動物丟進去燒吧!而且,像這種沒有辦法控制的火源根本沒有辦法使用。那該怎麼解決這問題呢?
我猜,燧人氏絕對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美味的人,可是為什麼,其他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所以由這可知,若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好,有理想、有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算是有一天機會來了,你也沒有辦法抓住它。你只是會繼續過一樣的生活,日復一日沒有什麼改變。當然,除了有理想、有目標,最重要的還是去執行或是說實踐。這夢想,才有可能會一步步的成功。那燧人氏要如何去實踐他的夢想,以完成他能再次吃到美味燒肉的目標呢?
坐著空想幾天,卻無法得到答案的燧人氏,最後決定。他要出外去尋找火源,或是說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能否找出答案。於是,他展開了他的尋火之旅。一天,他來到一個叫做燧明國的國家。據說,這個燧明國是被許多巨大的樹木所包圍的國家。由於這些樹長得非常的高,以至於陽光沒有辦法照進樹林裡來。而走在這個漆黑森林裡面的燧人氏,其實是很緊張害怕的。然而就在這時候...突然間,有一個聲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叩...叩...叩,嗯...這是什麼聲音啊?燧人氏隨著這聲音的方向走過去。不久,他發現一些小小的火光。喔...原來是一隻啄木鳥在啄樹。正當他要轉身離開之時,一個念頭閃過他腦中。燧人氏想...等等,要是啄木鳥啄樹會產生火光,那是不是我拿什麼東西,用力的在這木頭上敲一敲,也有可能會產生出火呢?
想好了就去做,於是,燧人氏馬上趕回去,然後開始進行嘗試。經過不斷的失敗、嘗試、再失敗、再嘗試...。最後,燧人氏終於成功的發明了火的產生方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鑽木取火」。
隨著火的發明,人類開始可以將食物煮熟來吃。而經過煮熟的食物,由於可以殺死許多細菌,便能大大降低疾病的發生以減少生病。結果,人類的數量或是壽命便因此而開始增加。這人一多,便會開始產生分工。也就是,有的人負責打獵,有的人負責採集野果或是負責守護家園。這樣,一個社會化的生活型態,便慢慢的成形。在當時,人類已經知道用動物的骨頭,也就是獸骨做成針,來縫製動物的皮毛,以便將這些皮毛做成衣服。不過由於這個時期人類的生活還是相當地原始,所以後人將它稱之為舊石器時代。既然有舊石器時代,當然也就會有新石器時代了。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就是這個新石器時代前期的兩位先知,一位是「伏羲氏」另外一位則是「神農氏」。
相傳伏羲氏的母親叫做華胥氏,她是住在一個叫做華胥國的地方。不過這華胥國,並不是一般人類可以到達的國家。有一天,華胥氏出去遊玩,來到一個叫做雷澤的地方。她看到地上有一個好大的巨人腳印,不過她並不知道,這個腳印其實是雷神的。她只是很好奇自己的腳跟這個巨人腳到底差多少?於是,她將自己的腳,放進了這個巨人的腳印之中。沒想到的是,當她將她的腳放進這巨大腳印的那一剎挪,突然之間,有許多彩虹色的光芒圍繞著她的身體。而回去之後,華胥氏就懷孕了。
都不說華胥氏這突然懷孕很奇怪,更奇怪的是,她這一懷孕竟然懷了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之後,華胥氏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嬰,他的名字,就叫做伏羲氏。那,這花了十二年才生出來的伏羲氏,跟我們一般人有什麼不一樣嗎?
诶...還真的不一樣。他的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基本上,就跟我們之前講的女媧一樣,是人面蛇身。這還不厲害,厲害的是她媽華胥氏。小孩生出來長得跟一般人不一樣,她不但不害怕,還努力的扶養他長大。伏羲氏除了樣貌與一般人不同之外。另外,他的頭腦也勝過一般的人。所以,年輕的他,就已經發明了許多的東西。比方說,據說現在用的陶器就是他發明的。另外,他還發明了一種是由五十條弦所組成的樂器叫做「瑟」。但,雖然有了這麼多的發明。不過,因為當時沒有專利權,沒辦法申請專利賺錢。所以,伏羲想了想之後覺得,那...還是做神仙比較好。就這樣,他展開了他的求仙之旅。
一天,他聽說南方有一個超級巨大的樹,叫做建木。而這建木,可以說是一個能通往天上的梯子。於是,他到處詢問人,想知道這建木的位置。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伏羲氏問到了一位叫做素女的女孩子。素女告訴他,我知道建木在哪裡?我帶你去吧!接著,素女將伏羲氏帶到了這建木的下面。伏羲看著這巨大的樹木,我的天,這樹真的長到天上去了。一旁的素女提醒他說:「這建木,並不是一般人可以爬上去的。因為,它的表面非常得光滑。而且,最重要的是,爬上去之後,千萬不可以回頭看。一旦你回頭看,你就會馬上滑落到人間,再也無法上去了。」聽完素女詳細的說明之後,伏羲想...嗯!該送什麼東西來謝謝你呢?啊!有了,我手中這樂器叫做瑟 ,我就把他送給妳吧!反正到了天上,我應該用不到這個東西了。接著,開心的伏羲,正式展開了他的登天冒險行動。
他就這樣一直爬、一直爬。很快地,他就爬過了一半。但,就這個時候,他聽到下面傳來一股哀怨的音樂。原來,是素女在演奏這伏羲送給他的樂器「瑟」。由於這個旋律非常的哀怨,這讓伏羲氏不禁想起了他的家人以及跟他生活在一起的族人們。他想:「唉!...人類的生活這麼辛苦,與其我自己一個人登天成仙。我是不是更應該,用我的智慧以及創造力來幫助人們呢?」想到這裡,伏羲不自覺的回頭看了一下。
哇!這不看沒事,一看,伏羲的手立刻像是被抹了油一樣,滑的讓他再也抱不緊建木。於是,就像素女說的一樣,雖然伏羲用盡力氣,但,卻仍舊無法抓住這建木。於是他就這樣,咻的一下,滑落回人間。滑回到人間的伏羲,由於無法再次登天。所以之後他決定,要用他智慧來幫助人們改善生活。他創造了婚姻制度。並且,製作符號來代替原來的結繩記事。而,他所做的符號之中,最有名的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八卦」。
相傳這八卦,是有一天伏羲在蔡河之上,看到了一頭像龍又像馬生物,雖然伏羲不知道這生物叫做什麼?不過,既然牠長得像龍又像馬,所以他乾脆幫他取名為「龍馬」。龍馬除了長相特殊外,另外,特別的是,在牠身上還有一個箱子,伏羲在取得龍馬的同意之後,拿起這箱子並且將它打開。他發現...裡面是一張記著數字的圖畫,而,這張圖畫,就是後來所稱的「河圖」。那...這跟八卦有什麼關係呢? 目前還沒有。
回去之後,伏羲把這個河圖拿起來研究了半天。但,他實在是搞不清楚,這河圖的內容到底有什麼意思?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家裡的一隻白龜潛到水裡,身上又浮現了其他的圖案。這頓時之間,他的腦袋像是接通了電路一樣,燈突然亮了。他突然間想通了一件事,原來這天下萬物,其實都是由陰與陽這兩種元素所組成的。接著,他將這陰與陽兩種元素,隨便搭配,將每三個組合成一組,比方說兩個陽一個陰,或是三個陽,又或是三個陰。這樣,總共可以形成八種組合,而這...便是八卦的由來。
這八卦,分別代表著自然界裡的八個現象,那就是「天、地、水、火、風、雷、山、澤」。你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八卦,它可是我們哲學思想非常重要的根源之一。加上後來周文王將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形成易經,周公為易經做爻辭,以及孔子的編著易經。八卦,最終成為我們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除了哲學上的貢獻外,伏羲氏的另外一個重要的成就,就是改良的打獵的工具。他將打獵的工具改良之後,人們不但可以捕捉路上的動物,也可以捕捉水裡的生物。不過,這個工具改良行動卻了來了龍王的震怒。因為,河裡的魚很多都是龍王的子孫。龍王看到伏羲大量捕捉他的子孫,他怎麼可能袖手旁觀。於是生氣的龍王告訴伏羲說,你不可以再這樣抓魚。聽到這,伏羲反問龍王。要不抓魚,那你要我們拿什麼來吃?
就這樣...兩人無法取得共識僵持不下。這時候,龍王身旁的烏龜丞相提出了一個建議。他告訴伏羲氏說:「捕捉野獸跟捕魚不一樣,因為動物一旦受了傷,你們人類會繼續追捕牠,直到抓到他為止。所以通常無意外的話,他最後會變成你們的食物。但是魚受了傷,通常被都是沖到下游,之後白白死了。你們也沒辦法拿牠來作為食物,這樣不是造成的浪費嗎?所以,要是你可以不用尖刺刺傷的魚類的方式來捕捉魚的話。這河裡有多少魚,你都可以去抓。
龍王一聽:「嗯...龜丞相,你這話說得有道理喔。」接著,他轉頭跟伏羲說:「沒錯!雖然說天生萬物,原本是供大家取用的。但,你浪費或是亂殺生就不對,不是嗎?我覺得龜丞相的建議不錯。這樣吧!要嘛你接受我們龜丞相的建議。要是你不接受,硬要用這些尖刺捕魚,那就別怪我用大水淹沒你的村莊。」聽到這,伏羲也覺得,龍王以及龜丞相的說法並沒有錯。加上若直接與龍王發生衝突,難免會有死傷。所以,他最後決定並回答龍王說:「好!我就接受你這個挑戰。」聽到這,龍王開心啦。他心裡想...哼! 我就不相信,你不用尖刺,光用手能抓得到幾條魚。
是,伏羲接受了龍王的挑戰,但,也的確如龍王所料,若他不能用尖刺來抓河裡的魚,這抓魚的難度,又會回到跟過去一樣的困難。而隨著人類能捕獲的漁獲物數量的大量減少,人們又要開始捱餓了。這可讓伏羲心急如焚,想要趕緊找出解答的方案。一天,伏羲躺在樹下思考的這個問題時。忽然間,他看見樹上的蜘蛛正結網在捕捉昆蟲。見到這...伏羲突然大叫一聲:「哎呀!我怎麼沒有想到...,我也可以學蜘蛛一樣,結一張網來捕魚啊!」接著,伏羲趕緊著手去製做魚網。當然,這網子跟蜘蛛網還是不太一樣。所以,他經過了幾次嘗試、修正、改良。再嘗試、再修正、再改良...最後,他終於完成了這漁網。他將做好的魚網,拿到河邊開始捕魚。沒想到,這網一撒下去,竟然可以補到更多的魚,而且不會刺傷他們。這下,伏羲可以算是成功的通過了龍王的挑戰。那...龍王呢?這時候的龍王,只能說是有苦難言啊!
發明了結網捕魚的伏羲,並沒有因此而停下他改善人類生活的腳步。他想...到了冬天河水結冰,無法捕魚。而同時,陸地上的動物也會變少。那到時候,人們不是又要捱餓了嗎?在經過仔細的觀察及思考後,伏羲發現...,其實動物跟人類一樣,也是會生小孩子的。於是,他開始嘗試去豢養一些相對沒有攻擊性的動物,把這些動物圍在一個地方裡面飼養,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什麼東西從無到有,都是比較困難的。這個現在看來相對是很簡單的方法。在當時,可是可以將人類的文明,從採集漁獵,帶入到畜牧時代的重要貢獻。由於伏羲氏這些偉大的創作及發明,後人為了紀念他,便將他所在華胥國的這個「華」字來命名,而中華文化就此誕生。
伏羲氏之後二傳,傳到了他的孫子「神農氏」。傳說...神農氏的母親叫做女登。一天,她到了一個叫做華陽地方去遊玩。突然間...她遇到一條赤冉神龍,也就是紅色的龍。這條赤冉神龍把她給捲起來包覆著。但,並沒有傷害她。回去之後沒多久,女登便懷孕了。
女登之後生下了神農氏。這剛生出來的神農氏,才三天,就能說話;五天就會走路,七天牙齒就長齊了。而他的相貌呢,也與我們一般人不太一樣。
相傳,神農氏長得是牛頭人身,並且擁有一個玲瓏玉體。所謂玲瓏玉體,意思就是他的身體是透明的。嗯...說真的,怎麼聽,都覺得神農氏跟我們人類不是同一個物種。不過,不管他跟我們是不是同一個物種。最重要的是,他帶給了人類什麼樣的貢獻。
是,相傳...就是神農氏教導人類開始耕種五穀的。繼伏羲氏讓動物可以持續性的生產成為人類的糧食來源之後,神農氏更進一步地將植物,變成了可以持續性產生的糧食。而這一改革,大大解決了糧食的問題。也徹底的將人類文化從畜牧時代帶進了農業時代。不僅這樣,神農氏同時還發明了一種農業生產工具叫做 「耒耜」(音:壘四)。而有了耒耜這種工具之後,便可以大大的增加人們耕作的效率。
除了農業的改革,神農氏最有名的,是他親自嘗試許多植物,並透過他自己的身體,來辨別這些植物的毒性或是藥性。不過,這點你千萬別亂學。要知道,神農氏不是一般人,他的身體是透明的。所以,這個東西吃下去之後,會影響哪個器官,都可以看的非常清楚。我們沒有這種體質,千萬別隨便把東西拿了就往嘴巴裡放。
神農氏將這些被他吃過的植物效用一一記錄起來,最後蒐集成冊,成為了神農百草經。這本「神農百草經」及後來的「黃帝內經」、「難經」以及「傷寒雜病論」,成為中醫非常重要的四本著作。而神農氏親自嘗試這些植物的行為,就是後人所說,神農親嘗百草的由來。
除了農業及醫學的成就。神農氏同時是一個非常會使用火的部族。於是,後人們另外給他一個稱號, 叫做「炎帝 」。
隨著農業的改革、人口的增加、讓人類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部落文化。然而,也正因為人口的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摩擦也不斷的增加。最後,人類還是沒有辦法避免掉這上古時代的第一場大戰。這場戰爭的名字,就叫做「阪泉之戰」。
而隨著戰爭的爆發,部落與部落之間,開始必須聯盟以求自保。人類的文明將何去何從呢?
而這故事又將會如何的發展呢?
我們要到下次,才能跟各位說囉!
★想用聽的…可以直接點選此連結,去我的Podcast or YouTube 頻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