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

含有「古文明」共 6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觀看先於話語,」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他的經典名著《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中寫道,「嬰孩還不會說話,就會看會認知。」但移動甚至比觀看更早。嬰孩還在子宮裡,尚未睜眼看時,就在移動了。 我們藉由移動發現自我,我們透過移動、觸碰、抓取、緊握來理解世界。移動構成
Thumbnail
分享考古雜誌關於剝人皮祭祀的介紹,看起來實在恐怖,但也非常令人感動。 墨西哥對於他們「這些」歷史非常坦然且客觀,用開放的態度探索所有人類記憶......
Thumbnail
Rodrigo-avatar-img
2025/03/06
Jennybird -avatar-img
1
我認為阿茲特克神話和中美洲神話,相比其他國家神話,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們的神話是圍繞犧牲展開的,從眾神犧牲身體開始,到人類犧牲自己,歸還神的部分,這是非常特殊的,也是最迷人的地方🤩
Jennybird -avatar-img
1
Jennybird -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6
2
Rodrigo 說得真好,幾句話點出精隨。關於他們犧牲跟神話實在有夠多東西可以看,但如果先抓到你說的核心,就不會覺得龐雜沒準則了。(總覺得他們似乎很客氣,求個什麼東西非要以死相許才夠,連維持太陽升起這麼基本的事情也是)
2
本書作者將焦點鎖定於人們移動的路徑與方式,試圖把過往曾有過的動感與活力再次注入,使過去又能「活」過來。本書邀請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周遭靜止不動的道路、古蹟和文物,也探討移動性對於個人、時代和文化有何不同意義。 阿潑/文字工作者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莊家銘/國立成功大學
Thumbnail
相較皇室貴族的文物,這種樸素的陶器,有時候我認為更貼近曾經生活在歷史洪流中的人們,幾千年前或許有人拿著這個陶碗把酒言歡。
Thumbnail
解密利莫里亞消失的原因 #真實生活夢境紀錄 前言介紹 我有一個天生能做清醒夢的高敏感體質,對於另一個世界有多一些的感應力,有些夢境對我來說更像是在其他維度旅行,也有一些有連續性的夢。 習慣將一些特別清晰的夢紀錄下來,分享的同時也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緣的靈魂家人有相似的經歷。如果這一切對你來說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1/12
1
謝謝您的分享❤️
1
他從有如漫無盡頭的黑夜的夢境醒來時,天光未亮,讓他以為自己還在夢裡。 去年落成的新居是整個迦太基最受得住強風勁雨的華宅,堅實穩重卻也把月光拒於門外,他感覺自己似被塵封於陶罐裡的橄欖油,終在一個不懂料理的羅馬人的櫥櫃裡發餿。
Thumbnail
埃及身為世界4大文明古國之一,凡舉食、衣、住、行,無不充滿自己的特色與魅力,只是這個遙遠又神祕的國度一來不是國人旅遊熱門地點,二來距離臺灣遙遠,語言、文化差異極大,不管要跟團還是自住,要做功課都需要花更多心力與精神。 這篇文章從旅行者的角度出發,幫助大家從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角度,做好埃及旅遊基本功!!
Thumbnail
5/5埃及
舒魯帕克再次將這些訓誨交給他的兒子。烏巴拉-圖圖的兒子舒魯帕克將這些訓誨交給了他的兒子齊烏蘇拉。 舒魯帕克第二次教導他的兒子。 烏巴拉-圖圖的兒子舒魯帕克教導他的兒子齊烏蘇拉:我兒,我給你指示,你要留心聽! 齊烏蘇拉,我對你說話,你要留心聽!不要忽略我的教訓! 不要違背我說的話!
Thumbnail
那些日子,那些遙遠的日子,那些夜晚,那些遙遠的夜晚,那些歲月,那些遙遠的歲月,那時,這地住著一位通曉箴言的智者。知道如何說出箴言的智者舒魯帕克住在這地上。舒魯帕克教導他的兒子。烏巴拉-圖圖的兒子舒魯帕克,教導他的兒子齊烏蘇拉: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