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星空:古人的天空,未來的天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的節目已經來到尾聲,今天讓我們回到故事的最源頭,我們的祖先生活的時代,一起想像人類是如何開始這一切神奇的故事的。

先讓我們把時間往回調,調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我們的祖先在非洲草原開始使用兩隻腳走路的年代,時間距離現在大概一兩百萬年前。

人類不是夜行性動物,優秀的彩色視覺證實了這一點,實際上,人類的彩色視覺是所有生物中最優秀的,沒有哪種動物可以跟人類眼睛一樣分辨如此多種顏色,從這一點,科學家們推論我們的祖先應該大多在白天活動,畢竟晚上不大需要分辨顏色,白天才需要。

既然我們的遠祖們都是在白天活動,那麼他們一定認得太陽,懂得利用太陽來調整作息,所以說這是人類第一個認識的星星,應該沒什麼問題。

但晚上真的動彈不得嗎?當然不是,有太多動物是夜間出動的,尤其是掠食者,那些威脅我們祖先安危的肉食動物們。

在還沒有火的年代,我們的祖先唯一能依賴的只有月光與星光,雖然不像太陽那樣可靠,但能產生光線的,就能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何況太陽還會曬傷人,月光可不會。

這是人類與天體交會的時候,時間長達百萬年,但他們真的懂得觀察嗎?還是單純被動接受這些光芒,我們不得而知,但當某個陰天的晚上,我們的祖先們發現自己被打算偷襲的狼群包圍,但在下一個瞬間,突然雲開見月,把狼群的位置暴露出來,我想我們的祖先應該也是心懷感激的。

至於他們感激的是月光,還是移開的雲,或者吹走雲的風,或者什麼都沒想,這我們就不知道了,畢竟這個時期的人類,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終於,幾十萬年前,人類開始懂得自己生火,這帶來很不一樣的轉變。要知道,這時我們祖先已經離開非洲,前往歐亞大陸,卻又遇到冰河時期。

與非洲的稀樹草原不同,我們的祖先這時開始住進山洞裡面,透過使用火,建造起庇護所,同時開始不一樣的生活型態,也就是夜生活。

用火與住在山洞帶來的變化很明顯,改善食物與守衛之類的功效不須多說,這讓部落的人口增加,帶來兩個顯著的變化,一是無狩獵能力老人的出現,與小孩的增多。簡單說,平均壽命增加與生育率提高。

於是人類壽命可能從三十幾歲延伸到四五十歲,以前會被淘汰掉的老人突然變成守護部落的人力,同時可以負責各種加工產品的製造,例如磨石器、骨針、處理皮革、加工肉乾,而且還能照顧小孩。

更重要的是,教育小孩。

當人類從採集者變成狩獵者,聚落開始出現,社群建立起來,甚至有了分工。雖然有些動物也有這種程度的社會結構,但人類懂得製作工具、使用火,這些都有考古證據可以顯明,但有個東西無法斷定,就是語言。但我們還是可以用推論的方式來理解這件事情,因為石器的製作出現相同模式,而且水準也逐漸提高,由此可以得知一定有個教學、傳承的系統,而單純的模仿顯然很難達到這樣的結果,溝通能力絕對是必要條件,而且不是只有當下的溝通,而是涉及時間前後的抽象概念。

是的,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幾乎可以確定語言已經產生,而且是涉及複雜概念的語言內容,比方說「昨天、明天」這樣的時間概念,因為這是教育時需要用到的概念,用來從過去學習,應用在未來,而用來指涉時間的最簡單指標,莫過於白天與夜晚,因為除非有規律與可預測性,不然不能成為指標。這是最初期的天文科學應用,一切都是如此理所當然,但從本能進步到成為抽象的言語內容,人類走了上百萬年。

這樣的洞窟分工還帶來第二個變化,就是夜生活的出現。

人類獲得熱量的方式變多以後,溫飽也得到確保,甚至可能出現過量的狀況(畢竟有證據顯示人類可能懂得烘烤肉乾魚乾當作儲備糧食,這表示獲取的食物數量是當下吃不完的),接著就是清醒時間變多,往夜間延伸。

但晚上要幹麻?

那是個說故事的時間,老人可能一邊磨著石器,或者用藤蔓編織,一邊跟小孩說故事,有關狩獵的注意事項,或者以前遇到過的大隻長毛象之類。

我們可以猜想,星星就是在這個時候登場的。

「你看,我哥哥跟一隻超大的穴獅戰鬥,後來兩個都掉到河裡死掉了,結果被大河一路沖到天上去,你看,就在那裡。」

邊說,老人伸手指向下方河谷,接著指向銀河,再指向幾顆星星。

「順著大河,最後就是連到天上去,你看那幾顆星跟我哥哥一樣強壯,那幾顆星星就跟獅子一樣威武。」

旁邊的小孩聽了一直點頭,覺得祖先好厲害。

然後他們知道在雨後的鬆軟河谷要注意安全,還有穴獅可能會在哪裡喝水,沒打算狩獵的話最好避開。

接著故事被流傳下來,固定的星座開始出現,星星逐漸成為英雄、怪獸,一開始可能只是隨口說說,但後來人類注意到,這些星星的出現是有規律的,而且恆久不變,遠比生命短暫的人類還要長久,甚至比會因為地震或洪水而變化的大地還要長久。

於是故事最後成為崇敬的對象,營火旁邊的故事,最後成為諸神的舞台。那不是巧合,而是歷世歷代祖先們虔誠傳說,為了讓靈魂安息的語言,是智慧的結晶,也是讓我們連結遠古與未來的鑰匙。

這是最古老的歷史故事,融合了想像與事實,恐懼與希望,善意與謊言,有人的意念與神的啟示,有真理也有胡說八道,但這是人類文明的起點,如果你想要認識自己,就該認識這段歷史,天文學的歷史。

-------------------------------------

這是廣播的最後一集,不知不覺居然跑完34集的節目(有幾集稿子不是我寫的 ),但故事還很多,有空我會再慢慢分享,不過沒有交稿期限的文章,我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5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4/10/30
做了一個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夢,有點可愛卻又有點恐怖。 我夢到有個人在準備煮東西,燒了一鍋水,但並沒有沸騰,只是保持在熱水的程度。 食材很奇特,是長得像紅豆餅的「生物」,有兩個圓圓的眼睛,還有牙籤一樣的手腳……你可以想成擬人化的紅豆餅。 那人把紅豆餅放進熱水的時候,紅豆餅們一臉驚訝,在熱水裡
Thumbnail
2024/10/30
做了一個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夢,有點可愛卻又有點恐怖。 我夢到有個人在準備煮東西,燒了一鍋水,但並沒有沸騰,只是保持在熱水的程度。 食材很奇特,是長得像紅豆餅的「生物」,有兩個圓圓的眼睛,還有牙籤一樣的手腳……你可以想成擬人化的紅豆餅。 那人把紅豆餅放進熱水的時候,紅豆餅們一臉驚訝,在熱水裡
Thumbnail
2024/07/15
札姆將軍的三位孩子,騎在前頭的是老大塔克,高壯的身軀配著跨下特別挑選的大種馬,顯得相當的突出。不像一般在後方調度的指揮官,一向與兄弟站在陣頭的他胸甲上的血跡多的嚇人,配上鮮紅色的披風,乍看之下真像是地獄裡跳出來的怪物。但實際上他的臉孔有著不可思議的柔和線條,他是個盡責的軍人,既然把人救回來了,他對於
Thumbnail
2024/07/15
札姆將軍的三位孩子,騎在前頭的是老大塔克,高壯的身軀配著跨下特別挑選的大種馬,顯得相當的突出。不像一般在後方調度的指揮官,一向與兄弟站在陣頭的他胸甲上的血跡多的嚇人,配上鮮紅色的披風,乍看之下真像是地獄裡跳出來的怪物。但實際上他的臉孔有著不可思議的柔和線條,他是個盡責的軍人,既然把人救回來了,他對於
Thumbnail
2024/07/14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稿件,寫作時間是歸途一的創作初期,還在寫序章的時候的東西。 簡單說,這原本是序章的一部分,因為序章有提到納卡爾與札姆娜相戀的故事,也有稍微提到札姆娜的過去,但畢竟歸途的主角應該擺在納席華,他父母親的故事實在不用佔太多篇幅…… 從也可以看出我當初該開始創作,犯了很多新手錯誤,也就是
Thumbnail
2024/07/14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稿件,寫作時間是歸途一的創作初期,還在寫序章的時候的東西。 簡單說,這原本是序章的一部分,因為序章有提到納卡爾與札姆娜相戀的故事,也有稍微提到札姆娜的過去,但畢竟歸途的主角應該擺在納席華,他父母親的故事實在不用佔太多篇幅…… 從也可以看出我當初該開始創作,犯了很多新手錯誤,也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住在亞熱帶海島地區的我們,很難體會得到「星星、雪、火」的作者約翰˙海恩斯在阿拉斯加長達二十多年的獵人生活,除了這已是極少數極少數人曾經歷過的生活經驗,也因為長期處在沒有人煙的荒野中,孤獨又艱困的環境使得他幾乎可說是修行者,或者哲學家。 他所處的環境不只是身處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而是在如此的天候中
Thumbnail
住在亞熱帶海島地區的我們,很難體會得到「星星、雪、火」的作者約翰˙海恩斯在阿拉斯加長達二十多年的獵人生活,除了這已是極少數極少數人曾經歷過的生活經驗,也因為長期處在沒有人煙的荒野中,孤獨又艱困的環境使得他幾乎可說是修行者,或者哲學家。 他所處的環境不只是身處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而是在如此的天候中
Thumbnail
我們的節目已經來到尾聲,今天讓我們回到故事的最源頭,我們的祖先生活的時代,一起想像人類是如何開始這一切神奇的故事的。 先讓我們把時間往回調,調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我們的祖先在非洲草原開始使用兩隻腳走路的年代,時間距離現在大概一兩百萬年前。 人類不是夜行性動物,優秀的彩色視覺證實了這一點,實際上,人
Thumbnail
我們的節目已經來到尾聲,今天讓我們回到故事的最源頭,我們的祖先生活的時代,一起想像人類是如何開始這一切神奇的故事的。 先讓我們把時間往回調,調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我們的祖先在非洲草原開始使用兩隻腳走路的年代,時間距離現在大概一兩百萬年前。 人類不是夜行性動物,優秀的彩色視覺證實了這一點,實際上,人
Thumbnail
雖然在之前的節目中也有零散的介紹過,但其實世界除了巴比倫與印度兩個古文明觀星體系以外,各地都有自己獨立發展的體系,例如中國、埃及、美洲原住民都有各自不同的系統。 但其實還有一些更小規模的體系,甚至不構成系統,例如台灣原住民族的星空故事,就不構成一整個體系。 關於這一點,其實也還滿常見的,很多山林部族
Thumbnail
雖然在之前的節目中也有零散的介紹過,但其實世界除了巴比倫與印度兩個古文明觀星體系以外,各地都有自己獨立發展的體系,例如中國、埃及、美洲原住民都有各自不同的系統。 但其實還有一些更小規模的體系,甚至不構成系統,例如台灣原住民族的星空故事,就不構成一整個體系。 關於這一點,其實也還滿常見的,很多山林部族
Thumbnail
一盞盞燈火通透光亮, 我們行走在人行道上互相發光, 在不知覺的時刻點亮了城市的光芒。
Thumbnail
一盞盞燈火通透光亮, 我們行走在人行道上互相發光, 在不知覺的時刻點亮了城市的光芒。
Thumbnail
第一章、光年 場景: 星空夜裡 / 燈光:夜景/ 配樂:星空 馬太:你看過星星嗎?不是動物的猩猩,不可能一上來就這麼冷、這麼乾吧?我說的      是上面的星,可惜啊你錯過了那年最亮的那一顆。那一顆明亮的晨星啊,又美又亮,就好像……啊!就好像聖誕樹上的那一顆一樣! 那一年啊聽說還有博士從東方看著那顆
Thumbnail
第一章、光年 場景: 星空夜裡 / 燈光:夜景/ 配樂:星空 馬太:你看過星星嗎?不是動物的猩猩,不可能一上來就這麼冷、這麼乾吧?我說的      是上面的星,可惜啊你錯過了那年最亮的那一顆。那一顆明亮的晨星啊,又美又亮,就好像……啊!就好像聖誕樹上的那一顆一樣! 那一年啊聽說還有博士從東方看著那顆
Thumbnail
布農傳說中,在Minpakaliva(洪荒/神話)時期,月亮曾跑來郡大、伊巴厚一帶,和當地人有了個約定(patuhavit)。這個約定帶給布農的影響,一直來到現代。
Thumbnail
布農傳說中,在Minpakaliva(洪荒/神話)時期,月亮曾跑來郡大、伊巴厚一帶,和當地人有了個約定(patuhavit)。這個約定帶給布農的影響,一直來到現代。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太初,一片無垠的黑暗籠罩著宇宙。比起說是壟罩,不如說黑暗本身就是整個宇宙,時間的概念此時尚未形成,一片虛無中也不存在空間這回事。 如同尚未出生的嬰兒,在漫長沉寂的虛無中沉睡著,好似沒有始末。 沒有人知道為何會有一小個光點從中虛無中綻放,不過這個光點的亮起,也讓一切就此開始,光點綻放...
Thumbnail
太初,一片無垠的黑暗籠罩著宇宙。比起說是壟罩,不如說黑暗本身就是整個宇宙,時間的概念此時尚未形成,一片虛無中也不存在空間這回事。 如同尚未出生的嬰兒,在漫長沉寂的虛無中沉睡著,好似沒有始末。 沒有人知道為何會有一小個光點從中虛無中綻放,不過這個光點的亮起,也讓一切就此開始,光點綻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