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學校1: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試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殷商是一個神秘具有魅力的朝代,受益於四大名著的封神演義,它可能是所有人稍熟悉且最久遠的朝代。商朝甲骨文的發現確立中華文化非常早期就有文字,漢字的演變歷程更加明確,漢字成為現今少數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近年來隨著考古出土的陵墓陪葬越來越多,考古學家越來越瞭解商朝的風俗與時代大事,這神秘看似野蠻的朝代也漸漸揭開神秘的面紗。

  11歲男孩周悠悠意外的被選上,在和爸爸一同至鬼市淘了一塊商朝龜甲並買了一頂小帳篷後,意外的發現只要帶著龜甲並同時和妹妹小布丁一起進入帳篷,就能穿越到商朝。最後周悠悠就和住在隔壁、父母是考古學家的同學何田田、妹妹小布丁一同組成冒險小隊,在商朝武丁時代展開了冒險。《甲骨文學校》藉由穿越,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幻的商朝,並引入了紀錄山川地志的山海經中各種奇物異俗,有渾身黑毛的毛民國人、人身魚尾的鮫人與巨耳知人心的聶耳人等。習慣現代平等仁愛觀念的冒險小隊身處保有奴隸制度、仍有活人獻祭等的時代,遇上了身世不明的棄,全然不同的觀念碰撞下,棄究竟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又如何一步步的解開身世之謎,成為未來周朝姬性始祖呢?

  《甲骨文學校》立基於歷史上架築了中華式奇幻浪漫,創建了一個有別於市面上常見西式魔法精靈的奇幻世界,孩童的視角更凸顯天真的孩童面對獻祭等儀式的不忍和千年觀念的巨大差異。試讀第一冊〈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時,可愛的耳鼠實在讓人也想擁有一隻。而不苟言笑的莊老師更是講出了經典台詞「……你們將書寫歷史,也將創造歷史——但首先我要確定你們不是笨蛋,而且夠努力。」與隨後的考試讓人不禁莞爾,直想介紹隔壁哈利波特的石內卜教授讓兩人好好認識一番。《甲骨文學校》是一套非常有趣的青少年讀物,我認為國小至國一是更為合適的閱讀年齡層,非常推薦給家中符合該年齡段孩童閱讀,可以先對文字的起源和中式神奇動物與殷商朝代有簡單夢幻的認識。大人若想拋開複雜的爾虞我詐,也非常適合快樂的一同入學!



博客來訂購網址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6884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6885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套書上+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6887

讀墨(電子書)購買連結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上):
https://moo.im/a/douIPW
甲骨文學校: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下):
https://moo.im/a/bdepwU



內容總結
甲骨文學校1:穿越到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
4
/5
avatar-img
5會員
43內容數
用來分享我個人各種想分享的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訊@Azrael 的其他內容
與其說本書重點著重在女性之間的愛情,不如說是藉由女生的敏感來凸顯對愛情的不安與誤解等情感。
4/5她她
李莎筆下的世界並非著重在降妖除魔的仙俠爭鬥,反而著重在人心(仙心)慾壑難平的糾結憾恨上。文筆平實流暢,情感充沛真摯。很期待能繼續旁觀幽池在找尋七情的旅途中經歷的每一場愛恨嗔癡,看盡因果百態。
4/5降魔人幽池-鸞缺
神尾真世和人稱「黑色魔術師」的神尾武史又回歸了! 一連串讓人忍不住不停歇追問的疑問似乎只能等待上市後,由熟悉障眼戲法的魔術師武史先生來揭開這場從一開始就以謊言矯飾遮掩的騙局。
5/5《謊言裡的魔術師》
《顯微記》用了八篇短篇來描述八個人的生活,如同用顯微鏡來檢視這些身處醫療相關產業的人們,記下他们受工作影響而延伸至生活的點滴,一觀絕對理性的醫學照護領域中情感和自我認定如何交錯糾纏,意外、自盡、跨性別、同性戀、婚外情等等各式人生,成就一篇篇觀測記錄。
5/5楊凱丞-針尖上我們扮演
整篇我最喜歡的是那由多的「比起在意別人的臉色,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我不希望以後為了自己在意那種無聊的事,而忽略了眼前重要的事感到後悔。」,比起毫無主見的討好大環境隨波逐流,清楚自己的責任與目標並堅持的那由多真讓人敬佩。
5/5便利店兄弟:柔情便利店門司港小金村門市
我不禁好奇進入耶魯大學後亞麗絲究竟是經歷懺悔後重生在海上樂園,還是摒棄一切希望永墮於魔法世界呢?
5/5地獄反轉
與其說本書重點著重在女性之間的愛情,不如說是藉由女生的敏感來凸顯對愛情的不安與誤解等情感。
4/5她她
李莎筆下的世界並非著重在降妖除魔的仙俠爭鬥,反而著重在人心(仙心)慾壑難平的糾結憾恨上。文筆平實流暢,情感充沛真摯。很期待能繼續旁觀幽池在找尋七情的旅途中經歷的每一場愛恨嗔癡,看盡因果百態。
4/5降魔人幽池-鸞缺
神尾真世和人稱「黑色魔術師」的神尾武史又回歸了! 一連串讓人忍不住不停歇追問的疑問似乎只能等待上市後,由熟悉障眼戲法的魔術師武史先生來揭開這場從一開始就以謊言矯飾遮掩的騙局。
5/5《謊言裡的魔術師》
《顯微記》用了八篇短篇來描述八個人的生活,如同用顯微鏡來檢視這些身處醫療相關產業的人們,記下他们受工作影響而延伸至生活的點滴,一觀絕對理性的醫學照護領域中情感和自我認定如何交錯糾纏,意外、自盡、跨性別、同性戀、婚外情等等各式人生,成就一篇篇觀測記錄。
5/5楊凱丞-針尖上我們扮演
整篇我最喜歡的是那由多的「比起在意別人的臉色,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我不希望以後為了自己在意那種無聊的事,而忽略了眼前重要的事感到後悔。」,比起毫無主見的討好大環境隨波逐流,清楚自己的責任與目標並堅持的那由多真讓人敬佩。
5/5便利店兄弟:柔情便利店門司港小金村門市
我不禁好奇進入耶魯大學後亞麗絲究竟是經歷懺悔後重生在海上樂園,還是摒棄一切希望永墮於魔法世界呢?
5/5地獄反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國中小的課本裡談到的甲骨文,補充了更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文字的發展。社會課本裡教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雕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而且多是紀錄商朝時有關占卜術的結果。我也是閱讀完書籍之後才知道,原來要篆刻甲骨文文字還得靠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階層體制。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其次是金文。就文字而言,周取代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像是「黑盒子」的狀態。 像《尚書》和《詩經》這兩套公認時間最早的上古傳世文獻,後世認為最早的內容整理者是西元前6世紀的孔子,這時跟周人最後使用甲骨文的時間,相隔已500年;雖說當中的內容在西周勢力範圍內的流傳時間應當早於孔
Thumbnail
我們今天看到的五經,和當年先秦百家搞出來的那些原著,極有可能都不一樣了。 以《尚書》舉例吧。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文學典籍之一,它本身叫做《書》,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匯集,相當於上古朝代的國家檔案,其中最年輕的周代部分也要比同樣是古書的《春秋》、《論語》的時代更早幾百年。 本來時間一久,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這是人類和古神族之間的戰爭, 追溯到太古,延伸至未來, 貫穿歷史長河,譜寫史詩。 古神們帶著破碎的世界入侵現實。 亙古的隱密神話揭露真相。 昇華者在時空的間隙穿梭,往返兩界。   現實與超凡,刀與劍,血與火。 當末日降臨,古神從長眠裡甦醒。 大幕漸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國中小的課本裡談到的甲骨文,補充了更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文字的發展。社會課本裡教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雕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而且多是紀錄商朝時有關占卜術的結果。我也是閱讀完書籍之後才知道,原來要篆刻甲骨文文字還得靠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階層體制。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華夏文化與多元轉型:明史》和《首崇滿洲的多民族帝國:清史》兩本出版啦!這兩個迷人的朝代既是諸多民間戲曲、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根源,也是學界和政治論爭的焦點,兩本書將讓大家對這些事情的好奇願望一次滿足,遍覽論爭眉角。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在漢字圈的歷史初期,還沒有所謂「寫字」的時代,有什麼跟現代人的寫字或作文意涵比較類似的用法?《尚書》裡面,有「作冊」或「作書」這樣的用法。  「作」、「冊」、「書」這些字,很早就有了,「作」、「冊」是殷商的甲骨文,「書」是西周早期或中期的金文。甲骨文跟金文的寫法如下: 現在當然很難知道當時的「冊
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其次是金文。就文字而言,周取代商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像是「黑盒子」的狀態。 像《尚書》和《詩經》這兩套公認時間最早的上古傳世文獻,後世認為最早的內容整理者是西元前6世紀的孔子,這時跟周人最後使用甲骨文的時間,相隔已500年;雖說當中的內容在西周勢力範圍內的流傳時間應當早於孔
Thumbnail
我們今天看到的五經,和當年先秦百家搞出來的那些原著,極有可能都不一樣了。 以《尚書》舉例吧。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文學典籍之一,它本身叫做《書》,是夏、商、周三代政府公文的匯集,相當於上古朝代的國家檔案,其中最年輕的周代部分也要比同樣是古書的《春秋》、《論語》的時代更早幾百年。 本來時間一久,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這是人類和古神族之間的戰爭, 追溯到太古,延伸至未來, 貫穿歷史長河,譜寫史詩。 古神們帶著破碎的世界入侵現實。 亙古的隱密神話揭露真相。 昇華者在時空的間隙穿梭,往返兩界。   現實與超凡,刀與劍,血與火。 當末日降臨,古神從長眠裡甦醒。 大幕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