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高野結史
譯者:張智淵
出版社:幸福出版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若現實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推理作品,更糟的是,你自己並非待在安全距離的觀眾,而是粉墨登場的人物之一。更糟糕的是,自己並非是總能化險為夷抱得美人歸的主角,高機率將成為被殺害的小角色時,熟讀的經典推理作品的你能否依靠所讀所知,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
《奇岩館殺人案》以一封挑戰信揭開序幕,正當讀者們打起精神迎接挑戰時,彷若戲劇的奇詭場景卻讓人摸不著頭緒。語氣略帶浮誇的「偵探」、死狀慘烈到奇詭情狀的遺體與相關人等不合常理的反應都再再讓人彷彿看一場拙劣尷尬的戲劇。但真實屍體和「偵探」期許下次能有連續殺人事件可以挑戰的恐怖言論,又明晃晃揭示這並非一場擺滿人造道具可一奪年度爛片獎項的電影戲劇,而是一場精心擺拍的殺人劇本殺。
而隨著黑社會將客戶指定挑戰的連續殺人事件舞台搭建完成,熟讀推理作品的主角為了追尋失蹤友人,藉著曾經聽友人透露的隻言片語,應徵看似輕鬆又高薪、實則透著詭異的工作,被要求以登場人物之一「佐藤」身份出場,並被囑咐「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必須持續扮演角色」。彙集在孤島上奇岩館的一眾人等就在這個宛如暴風雨山莊再現的經典場景中努力依據指示完成工作。然而意外來的猝不及防,先是預先擬定的兇手在劇情一開始就大意而死,黑社會只好更改劇本以求順利完成真實劇本殺;後有推理實力超乎組織想像的「佐藤」洞察劇本殺的目的後,嘗試找出真正的「偵探」並協助提早完成推理,進而結束遊戲以求活命。在兩方角力下,究竟這場連續殺人事件是如黑社會所願的不搞砸生意完成推理劇,還是「佐藤」如願打亂一切求得一線生機?
《奇岩館殺人案》整體來說推理是推動劇情的調味料,推理重心不同一般推理著作中一般安排一位(或者一夥)偵探藉由案件手法來推測犯人身份,反而是一個不起眼的路人甲為了掙脫可能的命運安排,努力從彷若「神」的黑社會手中謀求生路。我認為《奇岩館殺人案》是一本被編劇任意安排生死的角色抗議吶喊的黑色幽默作品。書中不講道理的黑社會組織猶如推理世界的神、電影的劇組,多數時候推動所謂的「劇情」發展,資訊和資源不對等的角色難以抗衡「天意」。當然偶爾也會有意外發生,譬如拖後腿的主管、爆肝很想殺掉上司但還是努力支撐的工作人員,和未能如原訂劇本展示的遺體就更讓神們尷尬。最開始的戰帖結合最後的「純屬虛構」宣告,讓人有著細思即恐的啼笑皆非感。或許《楚門的世界》一劇並非妄想,它拍攝出人們內心隱隱的擔憂:「我,真的具備自由意志嗎?」。是否在他人以財富權勢的影響下,「我」也僅僅是一個連名字無法留下的無名小卒,只配被用來推動劇情供主角構建成就,也只能供一群衣冠楚楚道貌岸然者躲在放映幕外嘲弄打賭,成為一齣不入流劇碼的廢棄道具?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0143
讀墨(回饋AP):(尚未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