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eting on the Turret Stairs, 1864, Frederic William Burton
隨後這個倖存的弟弟監禁、虐待海拉萊爾,並依照母親的心願,將她變賣為奴隸。
希德布蘭德則在海拉萊爾眼前失血過多死去,無從知道戀人悲慘的命運。詩歌便是由成為奴隸以後的海拉萊爾為視角,悲痛欲絕地向異國王后訴說這段血淋淋的往事。講述完這齣悲劇後,她也在王后面前心碎而亡。
波頓的作品擷取了男女主角的訣別場面,並沒有畫出半分暴力情節,僅僅用兩人的肢體動作,便刻劃出這對戀人無法反抗宿命的悲傷與淒涼。希德布蘭德沒有流露出對死亡的恐懼,只是深情地親吻情人的手;海拉萊爾則是不敢回頭望向他,卻又捨不得其離去,而她腳邊凋零的白花也預示了他們的悲劇。
註1:因為歌謠原為古丹麥文,經過多年流傳和翻譯,人物的名字拼法會有所改變,另一個更常見的名稱為Hellelil and Hildebrand。
註2:在中世紀,貴族會把兒子送到信賴的領主家做見習侍從(page),由該領主將兒子養育成可獨當一面的騎士。即便貴為王子,流浪到他國也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