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正2雜談: 280質押正2投資人準備斷頭,期貨多單天人交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上一篇文已分享過

280買進正2並且質押6成的投資人,

跌到218,維持率130%就會斷頭,

今日大盤跌幅千點,

正2最低為219,

即將斷頭。


當然,有做好資金控管,

例如50/50、

質押再買入、

質押不開滿6成等等的人,

還是扛的住的。


另外,期貨多單的投資人,

陷入天人交戰,

這在舊文「期貨加碼與爆倉」也分享過,

今天下跌千點的跌幅,

raw-image


仍不如2020年3月,2021年5月來的恐怖,

對經歷過上述2次殺盤的人來說,

今天的行情真的還好。


期貨今天下跌千點,

以小台來說,

下跌千點,

1口就是賠5萬,

若是10萬作1口,

今天帳上就要虧50%,

是的,你沒看錯,

1天虧損50%,

這就是槓桿的威力與可怕。


尤其是在上半年期指作多,

賺的盆滿缽滿的人,

將獲利加碼口數變多時,

例如原本5口共賺5000點,

加碼變7口,

結果今天跌1000點,

帳上共跌7000點,

不止上半年賺的全部吐回,

還倒虧2000點。


期貨多單此時陷入天人交戰,

保證金放不夠的,即將斷頭,

想堅持的,帳上痛苦,

想放空的,怕反彈雙巴,

這些事情我有經歷過,

若我此時還在期貨市場沖殺交易,

身心想必備受煎熬,

這在「身心健康平衡」ㄧ文也寫過。


因此,

專心長期持有正2,

正2跟期貨相比,

有以下好處:

正2不過2倍槓桿,

此波下跌2700點,

小波動罷了;


正2是ETF,

不會被斷頭;


正2是2倍槓桿,

不會巨額虧損;


正2可以加碼攤平,

期貨一直補錢可能變錢坑;


期貨會強制結算,

正2不會結算,

由投信幫你轉倉,;


正2在大跌時,

可以因應,

不必在大跌時天人交戰。

raw-image


那麼,

大跌時如何因應?

不要看帳上損益,

把APP關掉,

甚至連盤都不要看,

轉移注意力,

作些別的事,

忍ㄧ忍,總會過去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倖-avatar-img
2024/08/02
從萬八起漲後覺得賺很多了,但我才又體認到我果然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那時覺得每個月轉倉麻煩後來都把保證金出金放ETF,結果看到一個人直接買遠月的一口小台帳面4000點20萬,當時覺得我真傻😆
輕紫琉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3
小倖 做小台多單漲的時候很爽,跌的時候就…
avatar-img
輕紫琉璃的沙龍
343會員
914內容數
強勢及關鍵分點波段操作 (※此系統沒有完成的一天,永遠有進步空間) 一、每日挑選強勢股。 二、不看基本面、消息面。 三、基本面、消息面是落後指標。 四、只看價格、籌碼及技術面。 五、嚴格執行汰弱留強。 六、分散風險,持股約3~10檔。 五、資金控管,不重押單一股票。 餘詳專題文章內容
輕紫琉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臺灣加權指數正2ETF,這一年多嚴重耗損,本文分析造成正2嚴重耗損的四大原因,並與0050比較,突顯正2的嚴重耗損。
2025/04/27
臺灣加權指數正2ETF,這一年多嚴重耗損,本文分析造成正2嚴重耗損的四大原因,並與0050比較,突顯正2的嚴重耗損。
2025/04/07
本文探討4月7日股市重挫事件,並與去年8月5日的股市震盪相比較,分析期貨、現股、ETF的流動性問題,以及正2 ETF的風險與調整。作者預估至少需六個月才能恢復元氣,並指出川普的政治動向為2025年最大的變數。
Thumbnail
2025/04/07
本文探討4月7日股市重挫事件,並與去年8月5日的股市震盪相比較,分析期貨、現股、ETF的流動性問題,以及正2 ETF的風險與調整。作者預估至少需六個月才能恢復元氣,並指出川普的政治動向為2025年最大的變數。
Thumbnail
2025/03/31
針對2024年以來臺股市場波動,本文提供一系列投資正2 ETF的策略,包括閒錢加碼、少量作空、忽略帳面損益、保持冷靜、50/50策略及等待國安基金進場等建議,並附上作者過往相關文章連結。
Thumbnail
2025/03/31
針對2024年以來臺股市場波動,本文提供一系列投資正2 ETF的策略,包括閒錢加碼、少量作空、忽略帳面損益、保持冷靜、50/50策略及等待國安基金進場等建議,並附上作者過往相關文章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大盤直接下殺1,800點, 連台指期都跌停了! 因為成交量慢慢出來了, 所以我決定在今天開始分批入手正二!
Thumbnail
今天大盤直接下殺1,800點, 連台指期都跌停了! 因為成交量慢慢出來了, 所以我決定在今天開始分批入手正二!
Thumbnail
上一篇文已分享過 280買進正2並且質押6成的投資人, 跌到218,維持率130%就會斷頭, 今日大盤跌幅千點, 正2最低為219, 即將斷頭。 當然,有做好資金控管, 例如50/50、 質押再買入、 質押不開滿6成等等的人, 還是扛的住的。 另外,期貨多單的投資人,
Thumbnail
上一篇文已分享過 280買進正2並且質押6成的投資人, 跌到218,維持率130%就會斷頭, 今日大盤跌幅千點, 正2最低為219, 即將斷頭。 當然,有做好資金控管, 例如50/50、 質押再買入、 質押不開滿6成等等的人, 還是扛的住的。 另外,期貨多單的投資人,
Thumbnail
    我記得在7月22號有做了一個觀察,最近這個大盤高點回落大概是9.5%,正二00631L是17.89%。有一些人是重複借款又質押的人,感覺就比較危險一點。那all in正二的人,其實是考驗心性,一下跌一下漲。   我望向你的臉,卻只能看向一片茫然。在7月25號的晚上,今天這
Thumbnail
    我記得在7月22號有做了一個觀察,最近這個大盤高點回落大概是9.5%,正二00631L是17.89%。有一些人是重複借款又質押的人,感覺就比較危險一點。那all in正二的人,其實是考驗心性,一下跌一下漲。   我望向你的臉,卻只能看向一片茫然。在7月25號的晚上,今天這
Thumbnail
我們簡單以期貨的點數來說就好,7/19夜盤,高點是23009,低點是22692,收盤22785。高低差317點,收盤時多頭挽回93點。多頭明天很拼,可能會走N字型,先反彈後跌,因為我個人看法,看到短線的型態來看,會是逢高或遇到下壓的五日均線就意圖找時機放空。我們先看早盤是否有全值三王的賣壓或者吃貨,
Thumbnail
我們簡單以期貨的點數來說就好,7/19夜盤,高點是23009,低點是22692,收盤22785。高低差317點,收盤時多頭挽回93點。多頭明天很拼,可能會走N字型,先反彈後跌,因為我個人看法,看到短線的型態來看,會是逢高或遇到下壓的五日均線就意圖找時機放空。我們先看早盤是否有全值三王的賣壓或者吃貨,
Thumbnail
#加權指數 超過指數滿足23127的也就曇花一現 只是讓更多跟屁股投資人賭運氣失敗,這麼多產業題材都到滿足點,還敢賭運氣也只是市場的過客 目前就看這波多頭的10~20周慣性 融資維持率最好來個小恐慌,就是輸家的情緒交易機會 跌到160%只是叫階段回檔 跌破160%大家都有經驗了,叫做
Thumbnail
#加權指數 超過指數滿足23127的也就曇花一現 只是讓更多跟屁股投資人賭運氣失敗,這麼多產業題材都到滿足點,還敢賭運氣也只是市場的過客 目前就看這波多頭的10~20周慣性 融資維持率最好來個小恐慌,就是輸家的情緒交易機會 跌到160%只是叫階段回檔 跌破160%大家都有經驗了,叫做
Thumbnail
期貨的難處, 不在於高槓桿, 而是在於極端狀況發生時, 有可能將你過去數月、甚至數年的努力, 一瞬間化為烏有。 特別是在你已經加碼, 口數放大時。
Thumbnail
期貨的難處, 不在於高槓桿, 而是在於極端狀況發生時, 有可能將你過去數月、甚至數年的努力, 一瞬間化為烏有。 特別是在你已經加碼, 口數放大時。
Thumbnail
指數站上21000, 正2站上220, 指數5/16續漲近300點, 多頭暢旺。 除了長期持有之外, 如何提高績效? 之前有寫過:「20231213正2雜談-股票質借」 除了從原生股票質押借錢之外, 想到一個方法, 股票質押後,會面臨140%追繳的風險, 此時有3個方法: 1.
Thumbnail
指數站上21000, 正2站上220, 指數5/16續漲近300點, 多頭暢旺。 除了長期持有之外, 如何提高績效? 之前有寫過:「20231213正2雜談-股票質借」 除了從原生股票質押借錢之外, 想到一個方法, 股票質押後,會面臨140%追繳的風險, 此時有3個方法: 1.
Thumbnail
#櫃檯指數 240支撐反彈後已經到10周 這邊觀察會不會在10周~240有區間過程 被1日1000點恐慌到的投資人,近期也未必能有什麼操作過程反應 這種跌幅都還不如2021年5月的%數,更不用說過去鎖跌停的期貨事件了 看越多操作越多情緒交易波動的操盤手,就經驗越豐富,感受到的也會越
Thumbnail
#櫃檯指數 240支撐反彈後已經到10周 這邊觀察會不會在10周~240有區間過程 被1日1000點恐慌到的投資人,近期也未必能有什麼操作過程反應 這種跌幅都還不如2021年5月的%數,更不用說過去鎖跌停的期貨事件了 看越多操作越多情緒交易波動的操盤手,就經驗越豐富,感受到的也會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