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整部劇了,還是先說說〈上仙坊的來信〉,我忘了方囧這人,我後來有自己檢討,因為盧凌風的行為舉止已經嚴重讓我無法認真看劇情了,尤其是這個以女性為主體的案子,主角卻是那般行徑。
關於結局,我去豆瓣討論小組逛了幾天,看了很多篇爭吵,我自己是覺得,這案子結局算有新意,編劇有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子,只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把問題丟給主角團以外的人解決,那這案子要你們幹嘛?前面設計程序正義跟其情可憫的衝突又要幹嘛?我也不想多提了。
看最後一個案子〈供養人〉前,我以為我會延續著上一個案子的情緒,可是我沒有,算是一攤死水地看完了。
這還得多虧了薛環。
他的出現再次讓我很清楚,這劇就是繞著盧凌風轉的,故事已經完全被角色帶偏了。
薛環也很厲害,一登場就打耆長,只能說人家有師父有背景,你索龍又不是三把刀的大劍豪,認命被欺壓吧,瞧瞧人家師父還幫忙指點徒弟怎麼揍你呢。
在朝廷命令下,主角一行踏上東返之路,先去沙洲等貢品跟使團,果然是有皇命在身,瞧瞧老費在沙洲多囂張,盧凌風在沙洲種種也是展現得高人一等,什麼不是地方官所以還得沙洲刺史授權啊,拜託,現在可以藉勢皇帝,地方官可不知道長安裡的恩恩怨怨,您叫刺史跪地上當狗喊兩聲,我看也是會應的。
〈供養人〉的案子處理方式算是完全在打〈上仙坊的來信〉探案模式的臉了,兩相對比下,我也不會覺得這案子特別好看,反正就是先詐,詐不成用武,拿到口供再去詐別人,循環反覆直至把所有人嫌疑都洗一遍,洗出真凶來,最後跟〈仵作之死〉一樣,趕緊把立意提出來,煽情結尾,觀眾就不會認真劇情邏輯跟故事脈絡了。
嗯,我看完沒其他想法,只是開始思考這一季故事的模式,於是便無聊到整理一下了。
有兩種方式開場。
一、用詭譎的橋段展現案件相關的元素,讓觀眾感受到奇詭氣氛,拉高期待值。
二、主角團做出不符合人物、成長的一些行為,只是為了做人物關係地進或衝突。
主角團在客棧、旅店接觸案件相關人士,觸發案件,同時繼續做主角團的人物CP感或衝突,不用管人物性格是不是前後不一,不重要。
詭案發生,主角團開始調查案件,帶出更多的案件相關人,這時會刻意讓你覺得某個人是兇手,得到的線索、懷疑更是全部指向這人,而主角團的人物關係繼續做,衝突也繼續搞。
首個懷疑的嫌疑人另有隱情,可能是做了相關的事情,但不是案件真兇,這時出現新的嫌疑人,這部分可以多次重覆進行,讓案件相關人一一解除嫌疑,發現他們的隱情,而這時主角團基本恢復正常了,先前衝突不用管了,當沒有發生,現在重要的是找出真兇
經一系列排查,蘇盧各自有目標,蘇展現智力,盧展現武力,若是蘇盧目標剛好是同一個,就是蘇先展現智力,對方不服,盧用武力打到對方服,最後真兇死了、案件參與者放了,此時案件邏輯、線索經不起詳細推敲,於是用情感收尾,拉高立意,最好上升到人文關懷、國家情理,要有多矯情就要多矯情。
就這樣吧,我也不知道說什麼了,還是去找另一部劇平衡平衡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