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雜談】鏡頭的距離感不代表角色無法共感:阿速卡・香儂──《烈火之心》|作者:子不語

【創作雜談】鏡頭的距離感不代表角色無法共感:阿速卡・香儂──《烈火之心》|作者:子不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之前看到格友 子不語《烈火之心》書評分享,子不語有提及,《烈火之心》的女主角阿速卡所主導的視角,是以第三人稱全客觀來描寫的,並且屏除所有阿速卡的心理活動,只透過動作、對白、與其他角色及環境互動,展現「阿速卡」這個人的性格及行為模式,讓讀者從外在去認識阿速卡,進而去猜測阿速卡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以旁觀角度來展現主角,且不直接描寫其心聲的手法,在文學領域行之有年,柯南・道爾描寫福爾摩斯便是藉由華生之口,《白鯨記》的第一人稱視角是以實瑪利,但劇情的主要推動者是船長亞哈,聚焦的則是亞哈與白鯨之間的多年仇恨。《烈火之心》在運用此手法上可用優秀來形容。

在剖析手法前,要先讚美子不語對角色的塑造與掌握能力。如果角色本身不夠有血有肉,再怎麼華麗出彩的筆法,也不能讓角色得到讀者的好感。畢竟,假花再漂亮,也只是塑膠做的,但玫瑰就算不叫玫瑰,依然會吸引蝴蝶與蜜蜂。

截至目前為止的七章劇情(2024/8/6),子不語已讓讀者大致了解到阿速卡的性格與矛盾:乍看冷漠且一板一眼,卻擁有足以燃燒一切的烈火之心,嬌小的身軀蘊藏強大的意志力與作戰實力;性格認真正直,但仍會在信賴之人面前隨意得近乎散漫,肆意暢談人生理想。

當然,以上的資訊不是作者寫了一張人設紙,直接糊到觀眾臉上,而是藉由阿速卡與不同的角色互動、發生衝突──尤其以「衝突」最為重要──逐一挖掘出阿速卡的不同面向。描寫阿速卡的同時,其他角色的塑造也沒有被忽略,他們必須也要或鮮明、或飽滿,或是擁有足以觸動讀者共感的特質,或是如古德溫一般,讓人氣得牙癢癢、想把他砍成肉醬的現實惡意。子不語都成功顧及了。

再來說說為什麼「衝突」是最重要的,因為衝突即是角色各自的立場與價值觀對撞,每一次衝突迸發的火花都會讓劇情的張力提升,進而迫使角色採取行動,有所抉擇。而阿速卡每一次面對「衝突」也不單只有憑實力硬砍。在被古德溫挑釁而爆發前,阿速卡曾嘗試和史卡特商量,直到談判破裂,古德溫火上加油,她才大殺四方;面對綠樹小精靈堅持要為夥伴送別時,她會以正常人的思維,代替讀者吐槽「逃難的時候還在想這個!」,但最終還是妥協,接受綠樹小精靈的決定。

第一個衝突例子展現了阿速卡的火爆脾性,第二個例子則展現阿速卡對並不違反自己道德底線的事物,會給予妥協與容忍。而在衝突以外,劇情不時會以小地方展現阿速卡的「溫柔」──或著說,母性。尤其當前面已描述了阿速卡被惹火時有多麽不可控制,她在得知配角小玫瑰受到虐待而無法趕路,為其治療的溫柔與持續關懷,才會格外珍貴,進而增添角色魅力。

這份對一人的關懷,為什麼比「營救數十名綠樹小精靈」的大義更能牽動讀者,是因為這是強者放下身段,發自真心地對弱者施以援助,這名強者還不是別人,而是已經在讀者心中建立鮮明印象的阿速卡。

(抱歉阿蓮娜,你的乾女兒身份可能不保了。)

在最新進度的第七章,透過史卡特的回憶,讀者得以近一步認識不一樣的阿速卡。在史卡特面前的阿速卡隨性頑皮,熱衷研究開發新的招數,也像所有社畜一樣有退休計畫。在我們眼前的是實力強韌的前・傭兵紅隼,也是一個有著理想與恐懼的泰洛斯女性。但阿速卡似乎仍有著讀者無法看透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呢?就期待子不語繼續寫下去,向我們揭露了。



後話:

另外感謝格友 縱光☆興趣使然的小說家 為子不語所寫的書評,沒有看到這篇書評和後續討論的話,我不會突然靈感爆發,寫出這一篇文來。因為縱光還沒有把書評集結發布為單篇文章,我先借用子不語的留言區連結: https://vocus.cc/article/66217a95fd89780001dd70e3?cid=6697ca02fd89780001e18099

avatar-img
彩蛋的鳥巢
65會員
144內容數
彙整一些雜感、歷史藝文知識分享與讀書心得,想到什麼就放上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彩蛋的鳥巢 的其他內容
女性讀者在Romantasy預期看到的不一定是「物理上的冒險」,而是「對社會/命運的反抗」,冒險只是逃離或遠離社會的一個途徑,幻想的魔法是女性少數能勝過男性的領域(比起體能的肉搏或劍術),愛情則是從內往外去撼動社會與命運桎梏的展現。
5/5第四翼
這篇文長主要大量抱怨《冬夜三部曲》的主角瓦西婭,喜歡這個角色的人請立刻按返回上一頁,你們不該因為我的刻薄備受折磨。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們。
1/5冬夜三部曲
在面對渴望被認同的內在掙扎時,她們不願意向內自我檢討、練習自尊自愛,不願意向女性社群尋求幫助,而是迎合一整個對她們也絕對不會友善到哪裡的社會體制,去圍剿自己的同類,好換取異性的認可。
女性讀者在Romantasy預期看到的不一定是「物理上的冒險」,而是「對社會/命運的反抗」,冒險只是逃離或遠離社會的一個途徑,幻想的魔法是女性少數能勝過男性的領域(比起體能的肉搏或劍術),愛情則是從內往外去撼動社會與命運桎梏的展現。
5/5第四翼
這篇文長主要大量抱怨《冬夜三部曲》的主角瓦西婭,喜歡這個角色的人請立刻按返回上一頁,你們不該因為我的刻薄備受折磨。別怪我沒有提醒你們。
1/5冬夜三部曲
在面對渴望被認同的內在掙扎時,她們不願意向內自我檢討、練習自尊自愛,不願意向女性社群尋求幫助,而是迎合一整個對她們也絕對不會友善到哪裡的社會體制,去圍剿自己的同類,好換取異性的認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