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 我曾經的美式生活-2 令人稱羨的大房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美式生活系列寫起來有點像在回顧2012-2019 年這段住在美國的日子,寫起來特別快,可能因為性質像是在隨意聊聊,所以很快速地又生出第二篇了。

繼上篇講小費文化,這篇來講講美國的房子。由於學生不論本國人或是外國人通常不知道畢業後會在美國哪個城市找到工作,因此若資本不是特別雄厚的一般人,幾乎都是住學校宿舍或是租賃學校週邊的房子,等到畢業後工作幾年存有一些錢後,才會開始認真考慮購房。


房屋的種類會大大影響居住品質

一般美國常見的房子有下列4種

  • 獨間房(single house)
  • 社區型聯排別墅(townhouse)
  • 集合式公寓 (condo)
  • 管理式公寓 (apartment)

先來講講 single house 和 townhouse 的差異,我到美國第一年就是住在 single house,而我的室友妹妹就是我的房東。這兩種房子形式的差異在於有沒有跟隔壁共用牆,從字面上來看很明顯 single house 就是獨棟,townhouse 就是跟隔壁有共用牆。在台灣大家比較常用的說法是獨棟透天和社區型透天。

兩種房屋都有1層樓+1層地下室或是2層樓+1層地下室等的配置方式,而地面3層樓以上的我幾乎沒看過,沒辦法美國地大就是囂張,因為建坪可以很大所以根本不用蓋到3層樓,不像台灣的透天越蓋越高到最後裡面還要裝電梯,東西放在樓上忘記拿還要跟家人猜拳看誰要上樓。


美國五大湖區常見的 single house

SINGLE HOUSE

基本上就是由屋主自行管理,凡舉修繕、保全、垃圾處理等疑難雜症都是屋主要自己承擔,所以我跟室友每週固定某天都要把小型子母車推到路上,好讓環保局的人來收。順便一提美國人應該是世界上最不愛護地球的國家吧,基本上垃圾量很多也不怎麼做垃圾分類,不管什麼都3721直接押進垃圾桶就好。


美中常見的 townhouse 型式

美中常見的 townhouse 型式

TOWNHOUSE

大部分留學生比較不會選擇這種房型,因為 townhouse 通常離學校較遠且租金較高;除非是把小孩帶來美國的留學生,會需要大一點的空間但又覺得 single house 負擔太大時,就會選擇 townhouse。有別於 single house 大部分是個體房東在出租,townhouse 很多時候是地產物業管理公司在負責,也就是近年台灣地方政府在推行的包租代管,如果是由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 townhouse,那麼修繕、保全、垃圾處理就是物業會幫你處理,房客只要記得繳房租就好。

購屋時如果買不起 single house時townhouse是不少人的選擇,但要祈禱人品夠好遇到好鄰居,畢竟 townhouse 是跟隔壁戶共用牆,我有朋友就遇到隔壁在打爵士鼓,最後學期中寧可賠押金也要重新找房子搬走。


紐約市西城區的 apartment

紐約市西城區的 apartment

CONDO

學校的宿舍和附近的集合式租屋多半是這種類型,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出租型公寓啦! 一樣由物業管理公司在負責修繕、保全、垃圾處理。有趣的是condo大多不會像台灣一樣配真人保全,物業公司的保全系統就是在公共區域設門禁和監視器而已,然後門禁常是很落後的機械鎖(就是電影中可以拿石頭尻爛的那種),密碼會給貨運業者和美國郵局好讓他們投遞信件和包裹,後來我室友畢業以後我就搬到學校附近的 condo,大學城因為治安不錯的關係,包裹都是直接丟在各戶門口,幾年下來我也沒遇過東西被偷,還買到UPS司機認識我(遮臉),蠻神奇的一個經驗,在台灣很大機率被撿回收的老人撿走了吧...真不知道該說台灣治安是好還是不好(?)

condo的格局有3房、2房、套房,看個人需求,當然越多人分租的就越便宜。我後來自己一個是住學校附近的套房,空間不小,換算成台灣的「坪」大概是9-10坪,有付基本家具,不過隔音有點悲劇,所以隔壁鄰居後來換成中國人我還蠻開心的,至少作息和習慣蠻像的,曾經有個黑人學生暑期轉租,結果半夜在那邊放雷鬼還被好幾個人貼紙條。


APARTMENT

六人行裡面6個主角最常聚會的場所就是 apartment,另外 The Big Bang Theory 中雙男主角住的地方也是 apartment。紐約中央公園的西邊大多是這種建築,基本上私人房東擁有產權,可以自行轉租給其他人,房東需要幫租客處理疑難雜症。apartment 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最常出現的住宅形式,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美國大都市跟台灣五都一樣都是人口密度相對較高的地方,當然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可以蓋 single house 或 townhouse。一般來說要到郊區一點的地方,例如Queens之於紐約或是Pasadena之於LA等市中心外圍1個小時車程以外的區域才稍微可能看到 townhouse 或是 single house。


其他台灣房子沒有的

最後分享一個很特別的「地下室」。東亞地區人口密集的都市地下室通常都是做成集合式停車場,但是美國的地下室通常是儲藏間、洗衣間兼避難空間,尤其是龍捲風會襲擊的中西部和南部沙漠區,大部分的房型都有地下室,就像台灣房子一定要配冷氣一樣。龍捲風盛行的 Oklahoma 甚至還會配有更堅固的地窖,一旦收到龍捲風速報,大家就會備好食物和水躲進地窖裡(聽起來南部沙漠區好像不是什麼移居的地方?)

另外,美國大部分的州都會下雪,即便是 Georgia 這種這麼南部快到墨西哥灣的地方,遇到5-6年一次的北極風暴還是可能會下雪,因此美國的房子都有規定要配「暖氣」。如果是東北角或湖區這種冬天下雪下到懷疑人生的地方,冬天的暖氣可是要全程開著,避免戶外水管結凍爆裂,到時候修繕費用可能都可以買半間房子了。

之前就有傻傻的波士頓留學生忘了留最低限度的暖氣就跑去紐約跨年,結果還沒怎麼玩到就收到房東來電說房子的水管全部凍裂,報價20幾萬美金只好上留學生論壇求救。老實說這種狀況神仙也難救啊… 因為在美國這是基本常識,最後大概也只能摸鼻子買一次好貴的教訓。


租還是買?

以我的經驗來說,我覺得物業管理其實還蠻方便的,別忘了美國是人工超級無敵貴的地方,因此買房的人多半要有心理準備自己要會基礎的水電和木工。物業管理的好處就是鼻毛大的事都是可以找他們處理,像我以前住的condo就是連日光燈管都可以請物業的水電工來換,其他像是水槽下的食物處理機故障、馬桶水箱漏水等等一概都是填表請人維修,如果是自己購買的房子這些都要自己去 Home Deport 或是 Walmart 買零組件回來換,就算有錢想找師傅處理,這種利潤太低的案子對方通常也愛理不理,所以很多原本在台灣食指不沾楊春水的人,移民美國後突然「入境隨俗」變得多才多藝。

物業管理既然那麼方便那為什麼還是有人要買房呢? 除了亞洲人本身就喜歡投資房地產之外,美國人買房的原因大多是為了強迫自己存錢。眾所皆知大部份的美國人消費習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那型,所以儲蓄率低的可憐,遇到手術或是緊急事故臨時需要用錢,連個2000、3000美金都拿不出來,只能到 ebay 或 Craigslist 變賣家產湊錢,像我以前就很常看到為了湊1000多美金只好在網路上轉賣單眼相機或是電視的老美,也算大開眼界了啦,畢竟台灣儲蓄率很高,工作超過1年的人拿不出3萬台幣的屈指可數。

因此買房對老美來說是種強迫儲蓄的方式,賺價差到還是其次。無論之後因為工作搬到其他州、或是退休後想搬到老人安養中心需要用大錢時,把房子賣掉就可以獲得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錢好作後續規劃。像我朋友的home媽在子女都離家後就把五大湖區的房子賣了搬去佛州靠海的小鎮頤養天年,如果不拿去付房貸大概就是購物節時買一堆可能不必要的東西花光光。


跟前一篇一樣,有問題👇👇👇可以留言討論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8/15
謝謝貓貓分享,房子的學問,不管在哪個國家都不少呢!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5
❦ 莊小昕 對哦!其實全世界大城市都差不多😂 我妹住在慕尼黑,是德國最貴的都市,我看了一下單價換算跟新北中永和、板橋、三重這些地方差不多...
avatar-img
三峽貓貓的沙龍
57會員
92內容數
讀書心得 | 生活 | 隨筆
三峽貓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今年到目前為止公司發生了很多事,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如果根本不認同公司的策略和做法,是不是早點分手會比較好? 恕我直言,請問您(高層)了解客戶嗎? 作為美國製造商在台分公司,我們主要業務皆是以「銷售」為中心,盡可能賣出更多的產品和技術服務已達到公司利潤最佳化。 長期客戶在合作
Thumbnail
2025/04/09
今年到目前為止公司發生了很多事,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如果根本不認同公司的策略和做法,是不是早點分手會比較好? 恕我直言,請問您(高層)了解客戶嗎? 作為美國製造商在台分公司,我們主要業務皆是以「銷售」為中心,盡可能賣出更多的產品和技術服務已達到公司利潤最佳化。 長期客戶在合作
Thumbnail
2024/12/31
《積雪下的孤寂靈魂》是改編自同名漫畫《降り積もれ孤独な死よ》,故事圍繞著山梨縣神秘豪宅和其主人灰川十三以及他19名無血緣關係的孩子。這是環環相扣的悲劇故事,但是在隱隱之中仍存有愛和希望。
Thumbnail
2024/12/31
《積雪下的孤寂靈魂》是改編自同名漫畫《降り積もれ孤独な死よ》,故事圍繞著山梨縣神秘豪宅和其主人灰川十三以及他19名無血緣關係的孩子。這是環環相扣的悲劇故事,但是在隱隱之中仍存有愛和希望。
Thumbnail
2024/12/08
讓活人好好地跟先人道別,才能讓活人能好好地繼續完成尚未完成的人生。今年最動人心弦的港片 《破.地獄》,你看了嗎?
Thumbnail
2024/12/08
讓活人好好地跟先人道別,才能讓活人能好好地繼續完成尚未完成的人生。今年最動人心弦的港片 《破.地獄》,你看了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和老婆在國外留學時相識,交往、結婚到現在差不多15個年頭,也終於實現當初一起說好的理想,完成一棟屬於自己的夢想之家!精心打造,現代美式風!五樓透天車庫別墅,設計主要集中在2~4樓,以天然實木皮、美式線板、文化石磚等裝潢材料,呈現出光線明亮宜人的現代美式風格。
Thumbnail
我和老婆在國外留學時相識,交往、結婚到現在差不多15個年頭,也終於實現當初一起說好的理想,完成一棟屬於自己的夢想之家!精心打造,現代美式風!五樓透天車庫別墅,設計主要集中在2~4樓,以天然實木皮、美式線板、文化石磚等裝潢材料,呈現出光線明亮宜人的現代美式風格。
Thumbnail
幫助大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生住宿型態,介紹有個人衛浴、套房、公寓、超大空間位置等選擇,並提到選擇住宿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房東素質、合約條款,以及不同住宿型態的優缺點與注意事項。
Thumbnail
幫助大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生住宿型態,介紹有個人衛浴、套房、公寓、超大空間位置等選擇,並提到選擇住宿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房東素質、合約條款,以及不同住宿型態的優缺點與注意事項。
Thumbnail
由於還在疫情期間,市場上找房的人較少,也因此暫時供給大於需求,大明有想過人都在倫敦了,是不是應該要乾脆點找個英式風格的兩層樓House感受一下英倫生活,但考慮到還需花心力整理花園以及會超出預算,所以一開始就先務實地鎖定兩房Flat。
Thumbnail
由於還在疫情期間,市場上找房的人較少,也因此暫時供給大於需求,大明有想過人都在倫敦了,是不是應該要乾脆點找個英式風格的兩層樓House感受一下英倫生活,但考慮到還需花心力整理花園以及會超出預算,所以一開始就先務實地鎖定兩房Flat。
Thumbnail
旅行中體驗小套房的居住感受,讓我發覺原來很有安全感。藉此機會紀錄小空間的特色與功能。對於未來設計服務前的同理瞭解也是極好的經驗。
Thumbnail
旅行中體驗小套房的居住感受,讓我發覺原來很有安全感。藉此機會紀錄小空間的特色與功能。對於未來設計服務前的同理瞭解也是極好的經驗。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幾個外國人找房案例。 對象是初來乍到、工作簽有收入的外國人、具有日文溝通能力(N1合格)的找房血淚史,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幾個外國人找房案例。 對象是初來乍到、工作簽有收入的外國人、具有日文溝通能力(N1合格)的找房血淚史,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夢見我在基隆路的小套房,跟房東太太聊天。我要到美國,準備搬家。剛好屋內有漏水問題,房東安排工人處理中。 屋內物品很多,堆滿整個房間。新的格局讓空間覺得變小了。而且對外窗封閉起來,書桌前方有唯一的一扇窗。我把窗簾拉開,這是面對大樓牆面的窗,看不到街景。
Thumbnail
夢見我在基隆路的小套房,跟房東太太聊天。我要到美國,準備搬家。剛好屋內有漏水問題,房東安排工人處理中。 屋內物品很多,堆滿整個房間。新的格局讓空間覺得變小了。而且對外窗封閉起來,書桌前方有唯一的一扇窗。我把窗簾拉開,這是面對大樓牆面的窗,看不到街景。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