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記267_我40幾歲,現在開始還來的及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許多跟我差不多年紀


近期想投入股市的朋友


仍是希望像新聞還是網路上吹捧的股神一樣


不用學習,不用努力


一步登天,一次到位


找我的時候


都只希望我能夠給他股票號碼與買進賣出的時機


帶著他,一起財務自由


但老實說


用時間去累積並打造財務自由系統的我


做不到這件事


我能夠做的,就只有分享我自身的經驗


以及就自身所學,看能否釐清一些盲點,讓朋友在起步時


能夠穩一些,少走一些冤枉路而已…


-------


前幾天,跟一個當初在職時受他照顧的朋友


約了一場咖啡聚…很開心的一場咖啡聚


原本,股市菜雞的他


在之前的來電中


只想要跟我問一些該如何開始的想法


但我直接把我整本書給了他,約一週後喝咖啡再聊


那天


東聊西聊,除了聊一些無法寫在書中,我實際上在做的事情之外(沒辦法,那個寫了會違法…)


也用自己用時間累積與打造被動收入系統的經驗


幫他分析了一下他的狀況


釐清了一些對目標的想法


以及達成目標的方法


包括了現金流、被動收入系統、核心理念、以及討論了一下看Raw Data不要看Processed Data…等等


尤其是要看Raw Data(原始資料)不要看Processed Data(處理後的資料)的那段


做過資訊相關業務的我們,都心有戚戚


在之前工作的環境中


可以直接接觸到資料庫的我們,通常拿到的,都是第一手的Raw Data


再將其轉成長官們想要看到的Processed Data


那時的工作環境(現在應該也沒變…)


「爛的參謀做假資料,好的參謀做真資料,優秀的參謀做長官喜歡看到的資料。」


於是,如何操作原始資料成長官看起來會開心與感興趣的資料


就成為了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


拿當時的這個經驗,看現在所有的財經新聞


都會在新聞的字裡行間,看到當初那個操弄資料的自己


所以,不看新聞,對他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這也是少數我不用花太多力氣說服的朋友之一…(笑)


在這次的對談中,印象很深的是


他對我說了:


「真希望能夠跟你一樣,那麼早就開始理財…」


「你當初20歲時開始努力,才有40歲前退休的結果。我現在40幾歲開始,看看60幾歲時,能不能跟上你的腳步了~~」


在不惑之年後,有這種用時間累積想法的朋友並不多


真的不多


像他這樣希望用時間累積


並把目標放在不是1年2年、而是10年20年後的想法


我覺得很正面


40幾歲才開始,不晚,一點都不晚


雖說我們無法跟當時20幾歲的自己一樣


一人飽全家飽,失敗了隨時都可以從頭再來


但40幾歲的我們,擁有比較高的可支配所得


以及比較知道努力的目標在何處


只要努力,成功的機會絕對不會比20歲時開始要小


「我40歲,現在開始還來的及嗎?」


我覺得,一定來的及


只要捨棄掉想賺快錢,想要一步登天的心態


好好學習,持續努力


少看新聞,多看財報與年報


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有效方法」


並保持先控制風險,再追求獲利的態度


一步一步,穩穩的向前走


一定能夠,在那天


達成自己的目標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次好的時間是現在。」


期待,看見從現在開始努力的這位朋友


成功的那天


也希望,未來的咖啡聚


都能夠這麼開心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老杯杯的沙龍
438會員
335內容數
你好,我是一位39歲成功達成財務自由離開職場的老杯杯; 這裡,是我把成功心法匯整而成的筆記。 前半部從建立金錢的觀念,講到創造被動收入達成財務自由的方法, 後半部用自己的經驗,介紹用投資方式達成財務自由的步驟。 希望在這裡的一切 能夠給予有心向財務自由方向努力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建議與協助。
2025/05/02
想了想,從那從少到多、再從多到少、最終歸於無的過程 不也是一個被稱為存股的極長期投資人 所必經的一段成長之路嗎?
Thumbnail
2025/05/02
想了想,從那從少到多、再從多到少、最終歸於無的過程 不也是一個被稱為存股的極長期投資人 所必經的一段成長之路嗎?
Thumbnail
2025/04/10
將會持續關注,但應該不會太擔心。
Thumbnail
2025/04/10
將會持續關注,但應該不會太擔心。
Thumbnail
2025/04/09
如果說有策略的朋友,面對的是不想停損的痛 那麼沒有策略的朋友,所面臨的就是不知所措的焦慮
Thumbnail
2025/04/09
如果說有策略的朋友,面對的是不想停損的痛 那麼沒有策略的朋友,所面臨的就是不知所措的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目前有一位穩定的支持者願意支付每個月的訂閱費用來幫助自己妥善做好投資交易,就是最難學的選擇權與期貨。但我覺得這兩者不難,難的在於說我要如何在台股1700檔股票挑到一個股王?很難有人跟股神一樣抱得住。所以指數型投資例如ETF就在華爾街盛行約40-50年,延伸出來的商品就是選擇權,期貨在古早的時候是
Thumbnail
目前有一位穩定的支持者願意支付每個月的訂閱費用來幫助自己妥善做好投資交易,就是最難學的選擇權與期貨。但我覺得這兩者不難,難的在於說我要如何在台股1700檔股票挑到一個股王?很難有人跟股神一樣抱得住。所以指數型投資例如ETF就在華爾街盛行約40-50年,延伸出來的商品就是選擇權,期貨在古早的時候是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一直在股市投資二十年的粉絲,對市場的渴望和努力,但至今依然錯失理想收益。作者提及了一些成功率極高的培訓案例,並介紹了一些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步驟。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一直在股市投資二十年的粉絲,對市場的渴望和努力,但至今依然錯失理想收益。作者提及了一些成功率極高的培訓案例,並介紹了一些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步驟。
Thumbnail
新手時期,自以為操作很厲害,但未能獲利,浪費許多時間跟手續費。
Thumbnail
新手時期,自以為操作很厲害,但未能獲利,浪費許多時間跟手續費。
Thumbnail
股票市場,重複的畫面一再閃過,重複的事情一直做,穩穩獲利
Thumbnail
股票市場,重複的畫面一再閃過,重複的事情一直做,穩穩獲利
Thumbnail
剛跟一位老人聊 他說他朋友股市賺幾百萬 闢一堆 你就知道他是營建業 且窮人思維 講了一堆他根本沒在股市內 自己這幾年來一直在股市 除了疫情有賺錢 這一年簡直是白忙一場 唯一慶幸 最近3481 又有大人顧了 但沒重壓 都只是小賭怡情
Thumbnail
剛跟一位老人聊 他說他朋友股市賺幾百萬 闢一堆 你就知道他是營建業 且窮人思維 講了一堆他根本沒在股市內 自己這幾年來一直在股市 除了疫情有賺錢 這一年簡直是白忙一場 唯一慶幸 最近3481 又有大人顧了 但沒重壓 都只是小賭怡情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Thumbnail
業餘的股票喜好者,自許績效能稍微贏過大盤即可(如果不行就考慮加入指數市場@_@),抵抗通膨對資產的侵蝕,目標並非想要賺一個股本(EPS 10元),而是想要享受投資過程中透過觀察及發覺來驗證自己想法的樂趣。
Thumbnail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決定來幫自己的存股績效做個總整理和心得分享 其實在兩年前,我還是一個完全不投資理財的人 在過去一直認為投資股票這件事就是那些好逸惡勞 不願意認真工作的人在玩的一種遊戲,甚至是賭博的一種 加上自己之前是公務員,不管外面的環境如何變化,每個月都還是會有穩定的薪水入帳
Thumbnail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決定來幫自己的存股績效做個總整理和心得分享 其實在兩年前,我還是一個完全不投資理財的人 在過去一直認為投資股票這件事就是那些好逸惡勞 不願意認真工作的人在玩的一種遊戲,甚至是賭博的一種 加上自己之前是公務員,不管外面的環境如何變化,每個月都還是會有穩定的薪水入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