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腦機介面:從醫學到教育再到超越人類想像的未來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 Kevin Chen(陳根)
出版社:博碩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26
eISBN:9786263338043
ISBN:9786263337138
字數:117,349

讀墨AP


  腦機介面在繁體書市場上的選擇很少,所以我本來不期不待(欸),沒想到讀起來卻非常有趣;內容很軟,容易吸收。作者透過這項科技所描繪出的未來非常狂妄,足以引發各式各樣豐富的聯想。

  所謂的腦機介面,就是藉由偵測腦波,使人腦可以直接與機械溝通,省去 UI 與語言的中介。過去我曾看過相關的實驗展示影片,大致上是實驗者坐在類似駕駛艙的空間內,不做任何動作,僅依靠腦波來遙控機械。當時我八成想說影片多少有經過CG後製吧——不過作者在書中提到業界已有許多實例,讓人相信現況其實只要擁有足夠的資金與相應團隊,就有一定機率可以將相關技術成功應用到輔具與軍事等少數案例;等到未來解決技術面的問題之後,更可能普及到包含教育、娛樂、與通訊等等產業,為人類的生活型態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而所謂技術面的問題,現況困難之處主要在於擷取腦波與解析腦波。前者礙於侵入式感測器的風險較高,非侵入式的又雜訊較多、且敏感度有限。後者則是受限於人類目前對於各種腦波所代表的對應意義知之尚淺——也許待感測器有所進步、足以讓研究者獲取大量資料,並結合 AI 解析之後,才有辦法進行更複雜的應用。

  等到那一天的到來,人類將可以完全掌握我們的大腦與外在電子機械間的連結;好比透過回饋機制來刺激腦部,強制自己保持正向情緒——就好像是吸毒一樣。

  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可能可以直接透過腦袋去操控家電,而家電也會隨時將監控結果回報予我們。例如掃地機器人在哪裡卡住了;除濕機偵測到濕氣超標,建議開機;冷氣機達到濾網清洗標準,或者針對當日氣溫與我們返家的距離及移動速率,計算出理想的開機時間,並徵求我們的同意。人腦可能隨時都會收到這些訊息。同時我們也將像是鋼彈裡的新人類一樣,能夠與他人產生強烈的共感或心電感應,所以不再需要手機才能彼此聯絡——

  但我們要如何控制哪些想法能夠賦予他人知曉、哪些應該暗藏於心?儘管作者多半抱持正向心態,我想像起來的卻是一個非常嘈雜而難以忍受的世界。

  另一方面,學習過程將不會再著重於死背,因為直接透過腦袋連上網路,就可以搜尋到需要的知識,所以人類可以花費更多心神在創新與研究……作者是這麼說的,或許是這樣吧,我不是很確定。

  此外戰爭所需要的人力將更少了。軍人只要待在戰場以外的範圍,就可以透過大腦直接感知到戰場上各種偵測器的結果,進而指示相應設備發動攻勢或反擊。嗯……我知道說這種話不太好,可是當戰爭純粹以國家的科技來決勝負,不用再賭上性命,沒有犧牲與覺悟,這樣的戰爭也沒什麼意義了吧。

  而當我們開始掌握記憶的存取機制,便有機會把記憶存入真正的硬碟,避免遺忘,或者自腦海中刪除我們所不想要的記憶。或許市面上會開始出現記憶的販售商品,讓我們可以存取他人實際旅遊的回憶,來仿現自己也出門玩了一趟的體驗。人類還有可能透過共享記憶與感受,大融爐出一個集體意識,進化成為究極的生命共同體——

  只是人類的腦袋究竟可以容下多少不同個體的記憶?當我們的腦中融入了他人的記憶,又是否還可以聲稱自己是個原來的個體?況且,只要獲取權限,人類恐怕也可以反過來製造虛假的記憶,植入他人腦中,或是刪除他人的某些記憶。

  如此這般,不是只有好事而已。

  因為掌控了大腦與電子間的溝通方式,接下來,只要人類找到方法維持大腦的生命跡象,那麼即使是只剩下一顆腦,依然可以繼續以操控機械的方式來與世界互動。就好像是天元突破裡的某人到了後期只剩下一顆腦袋,卻還是能夠操控戰艦、利用頭部的虛擬影像與輔助設備來與他人對話,成為劇中熱血的一角。

  不僅如此,根據書中所述,人類不同的思考與意圖都會在大腦的對應區域形成不同波形——文中以事件相關單位(EPR)稱之。經過一個波峰波谷就算一個週期。人處在不同的狀態時,腦電波呈現的節律類型也不盡相同,解讀過程有點像解讀電報密文——這彷彿是在說明腦波可以完全呈現我們靈魂的樣貌,也就是大腦代表了我們個人的識別。一旦掌握這種技術,我們就可以在電腦內複製一顆我們的大腦,而它會產生與我們的大腦相同的波形;倘若有一天我們死去,這顆電子腦就會讓他人、或者是我們自己,覺得我們好像都還活在世界上一樣。作者稱此為「數位永生」。

  然而回歸現實面來說,假如我們的技術真的實現了上述的地步,人類還能算是活著嗎?經歷了捨棄肉體的過程,直到只剩下腦袋的狀態,這種狀況能夠算是活著嗎?複製了自己的靈魂,將其禁錮在電腦之中,在肉體死去之後,這名個體究竟還算是生是死?再者,人類是否真的願意為了個體的生存做到這種程度?

  或許對人類社會有重大貢獻者的腦袋,值得我們不計代價地投入資源來維持他們的永生吧——以偉人來比喻,例如愛因斯坦或費曼——社會上搞不好會有一派這樣的聲音。可是這麼一來,我們就會被迫將人類區分為值得永生與不值得永生的個體。前者所持續貢獻的創造力無疑能為後者長期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質,但是受到眷養的後者,恐怕也會在這種體制之下失去生命的真諦了吧。除此之外,獨裁者也可能利用這樣的科技,來使自己的帝國長長久久,而人們永遠也想不透統治自己的究竟是什麼存在了。

  以上,許多爭議都只能隨著技術發展才會慢慢顯現,宛如開啟一道科幻大門,引人遐思,又似乎多了那麼點參考性。不過書裡的重點大半還是擺在技術與產業面的介紹。是說作者是中國人,我本來就不太期待由中國人來論述倫理問題(欸)不如說作者有提到一點,反而令我比較驚訝;當他將重點擺在腦機介面於軍事上的應用、以及人體實驗的重要性時,那種諷刺感才正合我心(壞)。順帶一提,馬斯克也為人機介面創建了一間公司,但因為無法證實他們的實驗是否對人體無慮,所以好一陣子都被相關單位駁回人體實驗的審核——這也很符合馬斯克的作風。

26會員
144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光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儘管以漫畫為引導,但是劇情非常牽強www 認真的部分則是專有名詞很多,且不夠系統化,所以要全盤讀懂還蠻困難的;或許因為大腦就是一門這麼複雜的學問,所以上起通識課程也很不容易吧。
故事描述現代人在日常裡與各種神明相遇的插曲,總共有六篇短篇外加一篇番外;短篇之間各自獨立,但常以「死神」這名角色來四處插花。滿滿的都是雞湯味,100%純正的HE。
大致上講的是一個母親遺棄孩子後所延伸出的故事。書名中的「螺旋」指的是DNA,我想也有引申命運的涵義——相似的遭遇發展出不同的人生,但又隱約帶著藕斷絲連的命定感。
作者雨穴本人因緣際會接觸到一棟格局怪異的房子的平面圖——也就是書封上的平面圖——因此調查起屋主當初會如此設計的原因。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夠像你一樣,看中笑語和美食,輕賤黃金與白銀,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快樂多了。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的這個書名帶有一種普通感,就連裡頭出現的角色也時時刻刻流露出一股很平凡的氣質,是一個日常向的故事。它好看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生切片裡所顯現的醍醐味,往往透過角色的靈巧或笨拙,由三浦紫苑式的妙語如珠與幽默感傾瀉而出。
儘管以漫畫為引導,但是劇情非常牽強www 認真的部分則是專有名詞很多,且不夠系統化,所以要全盤讀懂還蠻困難的;或許因為大腦就是一門這麼複雜的學問,所以上起通識課程也很不容易吧。
故事描述現代人在日常裡與各種神明相遇的插曲,總共有六篇短篇外加一篇番外;短篇之間各自獨立,但常以「死神」這名角色來四處插花。滿滿的都是雞湯味,100%純正的HE。
大致上講的是一個母親遺棄孩子後所延伸出的故事。書名中的「螺旋」指的是DNA,我想也有引申命運的涵義——相似的遭遇發展出不同的人生,但又隱約帶著藕斷絲連的命定感。
作者雨穴本人因緣際會接觸到一棟格局怪異的房子的平面圖——也就是書封上的平面圖——因此調查起屋主當初會如此設計的原因。
如果世界上的人都能夠像你一樣,看中笑語和美食,輕賤黃金與白銀,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快樂多了。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的這個書名帶有一種普通感,就連裡頭出現的角色也時時刻刻流露出一股很平凡的氣質,是一個日常向的故事。它好看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生切片裡所顯現的醍醐味,往往透過角色的靈巧或笨拙,由三浦紫苑式的妙語如珠與幽默感傾瀉而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長期趨勢表明“奇點 (Singularity)" 會在2045年迎來。」 「社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全天陪伴,連結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群。」 「GPT4與 Gemini 能將自然語言轉為程式碼,大大降低人與機器的邊界。」 「獲取人類基因序列的成本驟降,神經網路模擬生物機制,解鎖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近來AI繪圖以及如Chatgpt等可進行對話的AI進入到大眾視野,讓AI成為了熱門話題,網路媒體和論壇冒出許多相關的文章,足見AI之勢著實非同小可。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長期趨勢表明“奇點 (Singularity)" 會在2045年迎來。」 「社群媒體與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全天陪伴,連結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群。」 「GPT4與 Gemini 能將自然語言轉為程式碼,大大降低人與機器的邊界。」 「獲取人類基因序列的成本驟降,神經網路模擬生物機制,解鎖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近來AI繪圖以及如Chatgpt等可進行對話的AI進入到大眾視野,讓AI成為了熱門話題,網路媒體和論壇冒出許多相關的文章,足見AI之勢著實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