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類型擁有一些相似的特徵,像是濕潤(moist)以及可滲透(permeable)的皮膚。
繁殖模式和範圍幾乎和魚類相同,產下大量卵,孵化後在水中生活,但有些兩棲類演化出特殊的生殖行為。
特殊模式:跳過幼體階段、胎生(viviparity)、撫育行為
全部的兩棲類皮膚身上具有分泌黏液的腺體可以保持皮膚濕潤。與環境中交換氣體有一大部分是藉由皮膚。兩棲類的皮膚上也有顆粒狀的毒腺。
所有的兩棲類都有兩種特別的聽覺感受區域,分別是papilla amphibiorum能感受到1000Hz以下的聲音以及papilla basilaris感受1000Hz以上的聲音,這兩個區域都在內耳中的球囊壁(in the wall of the sacculus)上。
大部分兩棲類都有兩種骨頭可以傳遞聲音到內耳,分別是耳柱骨(columella),源自舌弓(hyoid arch),還有腮骨(operculum),與內耳中的卵圓窗( fenestra ovalis )有關。在大部分的兩棲類當中這兩種骨頭是融合再一起的。
蠑螈和青蛙都擁有不同類型的視網膜細胞,綠視桿細胞對藍光敏感,紅視桿細胞存在於所有脊椎動物中,對紅色敏感光。然而蚓螈幾乎沒有綠視桿細胞,眼睛都退化了。
兩棲類的牙齒通常由牙冠和基部(pedicel)組成,並且牙冠和基部之間會有結締組織分隔。有些屬中,牙冠和基部之間是模糊的。有些條鰭魚綱(actinopterygii)的魚也存在基座型的牙齒但好像跟兩棲類無關。
眼球提肌(levator bulbi muscle)是一條位於眼眶底部連接第五對腦神經(cranial nerve)的薄肌肉,當肌肉收縮時會使眼球向內縮。這種肌肉存在於有尾目以及無尾目中,也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無足目。
兩棲類從最早譜系的名字Lissamphibia當中的 "liss " 源自於希臘文,意思是滑順的smooth)。
現存的兩棲類成體都是肉食性(carnivorous),幾乎任何能夠捕捉並吞下的都可以成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