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月台—了解死,把握生

落日月台—了解死,把握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八月初,和一個對身心靈也感興趣的朋友相約,一起去《落日月台》體驗一下。
我抱持著想透過體驗一下自己的告別式,試試看讓自己用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幫自己的人生導航一下。

raw-image


前往台北的路上,都還沒到落日月台,只是站在火車站的月台,我的眼淚已經開始失控。與其說是去體驗自己的告別式,我彷彿更像是藉由這次機會,好好的跟對我來說離開的很匆促也突然的姊姊來一場正式的告別。畢竟今年,我已經追上了姊姊的年紀。也許以終為始的另一個含意,是讓我以她的終點作為自己的起點,帶著她來不及去體驗的遺憾,熱烈且燦爛的,讓自己不留遺憾的,雙倍的綻放一回。

心情很複雜的,我對沉浸式體驗有了另一種解讀。
我沉浸在自己的故事裡,也算一種沉浸式吧?

後來與朋友一起討論時,才發現,也許是因為我哭得太認真?
遇到我的那個演員問了我一句:「妳需要一個擁抱嗎?」
我沉默猶豫了幾秒,點點頭。

整個體驗,好像幫我彌補了最後沒有陪在姊姊身邊的那種遺憾?
原來她經歷過在黑暗中,聽著周圍急切的聲音、最後親人間對她的不捨,原來是這種感覺......。

回家後,我把上次回去探望爸爸時,阿姨分享給我的書《離合悲歡總是緣》,之前只看了一半,終於產生看完的動力。翻完只覺得,我這種奇怪的看書習慣,是生命裡最好的安排。像是幫我總結了落日月台的體驗:

raw-image


如果問我,落日月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體驗是什麼?
最深刻的,大概是結束後和朋友的朋友,我們四人一起討論彼此的心得和遇到的不同狀況、提出不同的問題、不同的應對方式。

不知道別人的收穫是什麼,我只知道自己收穫了新生。

avatar-img
漫游人間的沙龍
67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最近在追《再見愛人4》,我居然看到自己父親的翻版,很慶幸我已經不會再因為這些和我的過往有相似的場景而產生情緒反應。 節目都還沒開始,我已經覺得很熟悉。 “人無法給予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你認為的,是你的投射”是我的總結。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一盒星球巧克力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對珍貴事物的捨不得心情和隨之而來的自我成長。回憶起小時候的美好,讓作者反思過去的執著與現在的釋放。最終,她認識到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並鼓勵每個人都應好好對待自己,迎接豐盛的生活與心態。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最近在追《再見愛人4》,我居然看到自己父親的翻版,很慶幸我已經不會再因為這些和我的過往有相似的場景而產生情緒反應。 節目都還沒開始,我已經覺得很熟悉。 “人無法給予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你認為的,是你的投射”是我的總結。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一盒星球巧克力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對珍貴事物的捨不得心情和隨之而來的自我成長。回憶起小時候的美好,讓作者反思過去的執著與現在的釋放。最終,她認識到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並鼓勵每個人都應好好對待自己,迎接豐盛的生活與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