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脆弱、軟弱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因為復盤自己的人際關係,研究了一下迴避型依戀,縱使我曾經就是迴避型依戀的重症型,根據我以前的狀態,任何人際我都不會維持太長時間,因為覺得自己不被愛,怕受傷而先把人推開,也一直戴著面具與人相處只因為擔心真實的自己,那些情緒和脆弱不被接納......。甚至,小時候我曾經問過我姊,為什麼自己會突然對身邊親近自己的人感受到厭惡,甚至那個人是我媽,理智上我知道她是愛我的,但就是會產生這種很莫名的感覺?這是正常的嗎?她果斷地回了我:正常的。
(現在才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對姊姊產生過這種感覺,因為我很清楚的知道,她是愛我且不會離開的。她見過我真實的所有樣子,但我從小就離開媽媽身邊,跟媽媽是真的有點不熟,還有我那自戀型人格的爸爸曾把他跟我媽婚姻失敗的原因歸咎於我而產生的不安全感。)

靈光一閃就想起《十二國記》最開始的劇情。
《十二國記》是一部我很喜歡的作品,儘管我對它動漫前幾集的觀感是覺得很拖沓,很慢,想快轉,而有這些感受的並非只有我。
為什麼?

:因為從小的情緒就一直被壓抑、被否定、不被重視,被告知哭沒有用......。

於是在看到劇情,女主哭哭啼啼、怨天尤人的時候,她觸發的是我不被允許的那段回憶,因為情緒沒被接受過,於是看到別人帶著情緒時的第一反應也是:「哭不能解決問題,能不能振作點?」

但我忘了,有情緒這件事,是成長中很正常的過程。
我根本不記得自己用多少淚水去澆灌自己心裡那棵埋在土中的智慧果實,只知道我一次次的像個時空旅人一般,回溯到過去找出是哪一段記憶塑造出我現在的價值觀,再跳出我個人的認知視角,詢問自己:「我的認知與事實相符嗎?

:被愛的前提是優秀嗎?
:不是,愛妳的人,只是因為妳是妳而愛妳。

:哭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要哭?
:因為妳感受到壓力,哭只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妳可以去探索哭背後的情緒是什麼,再一步步推回去看見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停在哭這層表象,這對妳才會有幫助。哭不是件不好的事,也許是感動哭、喜極而泣呢?

如果脆弱、軟弱是因為成長過程中沒有被接納過而讓自己覺得這些情緒是不被允許的,別人接不接受那是別人的事,至少接受自己擁有這些情緒和過程。我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磨,熬過了痛苦的階段後,現在記得的事好像越來越少了,因為對我來說都不重要,忙著創造哪有心思在乎那些呢?沒有什麼比讓自己活得好更重要的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漫游人間的沙龍
68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漫游人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最近在追《再見愛人4》,我居然看到自己父親的翻版,很慶幸我已經不會再因為這些和我的過往有相似的場景而產生情緒反應。 節目都還沒開始,我已經覺得很熟悉。 “人無法給予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你認為的,是你的投射”是我的總結。
Thumbnail
2024/11/24
最近在追《再見愛人4》,我居然看到自己父親的翻版,很慶幸我已經不會再因為這些和我的過往有相似的場景而產生情緒反應。 節目都還沒開始,我已經覺得很熟悉。 “人無法給予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你認為的,是你的投射”是我的總結。
Thumbnail
2024/11/06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一盒星球巧克力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對珍貴事物的捨不得心情和隨之而來的自我成長。回憶起小時候的美好,讓作者反思過去的執著與現在的釋放。最終,她認識到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並鼓勵每個人都應好好對待自己,迎接豐盛的生活與心態。
Thumbnail
2024/11/06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透過一盒星球巧克力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對珍貴事物的捨不得心情和隨之而來的自我成長。回憶起小時候的美好,讓作者反思過去的執著與現在的釋放。最終,她認識到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並鼓勵每個人都應好好對待自己,迎接豐盛的生活與心態。
Thumbnail
2024/11/02
在討論異性對女生「能一起吃苦」的評價時,卻引發了對這種稱讚的不同解讀。一方面,這似乎是對女性堅強的認同;另一方面,它可能暗藏著降低生活標準的隱憂。這篇文章探討了這種說法的背後意義,以及它在情感關係中的重要性,強調真誠的愛與支持比物質的共同苦難更為重要。
Thumbnail
2024/11/02
在討論異性對女生「能一起吃苦」的評價時,卻引發了對這種稱讚的不同解讀。一方面,這似乎是對女性堅強的認同;另一方面,它可能暗藏著降低生活標準的隱憂。這篇文章探討了這種說法的背後意義,以及它在情感關係中的重要性,強調真誠的愛與支持比物質的共同苦難更為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害怕表達情感?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逃避到坦然面對,一步步學習尊重自身感受,並在人際互動中認識自己,最終理解愛需要空間的真諦。
Thumbnail
害怕表達情感?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逃避到坦然面對,一步步學習尊重自身感受,並在人際互動中認識自己,最終理解愛需要空間的真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我曾經對親密關係感到害怕,彷彿每一次的靠近都是一次風險。我總認為,信任別人只會帶來更深的傷害,於是選擇退縮。後來我發現這些恐懼其實源自童年的經歷——那個曾經孤單的小孩一直在尋找愛與安全感。我開始學會如何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並在關係中勇敢地表達需求。現在的我,終於不再害怕愛,也不再逃避親密。
Thumbnail
我曾經對親密關係感到害怕,彷彿每一次的靠近都是一次風險。我總認為,信任別人只會帶來更深的傷害,於是選擇退縮。後來我發現這些恐懼其實源自童年的經歷——那個曾經孤單的小孩一直在尋找愛與安全感。我開始學會如何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並在關係中勇敢地表達需求。現在的我,終於不再害怕愛,也不再逃避親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作者從幼年時期到成年的創傷經驗,包括家庭暴力、霸凌和性侵犯。作者探討了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她的身心健康,以及她在療癒過程中的掙扎與反思。文章提醒讀者在面對創傷時,要做好心理準備,允許自己逃避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作者從幼年時期到成年的創傷經驗,包括家庭暴力、霸凌和性侵犯。作者探討了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她的身心健康,以及她在療癒過程中的掙扎與反思。文章提醒讀者在面對創傷時,要做好心理準備,允許自己逃避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最近兩個月的心路歷程,特別是通過心理諮詢逐步理解自己的內心情感與人際互動的挑戰。文章探討了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情緒表達,以及在面對他人情緒時的反應模式,作者也反思了自我導向的完美主義與害怕被拋棄的心理,並表達了對學會面對情緒的渴望與追求。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最近兩個月的心路歷程,特別是通過心理諮詢逐步理解自己的內心情感與人際互動的挑戰。文章探討了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情緒表達,以及在面對他人情緒時的反應模式,作者也反思了自我導向的完美主義與害怕被拋棄的心理,並表達了對學會面對情緒的渴望與追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迴避型依戀的心理特徵,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情感的掙扎與反思。作者揭示了由於過去的情緒被壓抑,導致自己無法真實面對親密關係。透過回憶與自我對話,作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脆弱和情緒釋放的必要性,並反思愛與成長之間的關係,最終強調了自我接納的重要性。
Thumbnail
許多人在表達情感方面感到困難,這可能源於童年經歷及心理防衛機制。本文探討不擅長情感表達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和應對逃避行為,藉此促進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的改善。學會誠實面對自身情感,與信任的人分享感受,是建立健康關係的重要步驟。
Thumbnail
許多人在表達情感方面感到困難,這可能源於童年經歷及心理防衛機制。本文探討不擅長情感表達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和應對逃避行為,藉此促進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的改善。學會誠實面對自身情感,與信任的人分享感受,是建立健康關係的重要步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