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我,刀槍不入:從街頭魯蛇到海豹突擊隊,掌控心智、力抗萬難的奇蹟」

讀後感:「我,刀槍不入:從街頭魯蛇到海豹突擊隊,掌控心智、力抗萬難的奇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現在的我,夠努力嗎?」


這是我在看完大衛・哥金斯(David Goggins)的自傳《我,刀槍不入》後,常常自問的問題。


就如同副標題所寫的,他是個從街頭魯蛇到海豹突擊隊的傳奇,明明在成長過程中,拿到一手爛牌的他,可以幫自己找一堆再合理不過的藉口,安安穩穩的做個害蟲驅除員,與一百三十一公斤的體重共存亡,卻選擇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極限:從跑幾分鐘就氣喘噓噓的運動肉腳,變成跑二百多公里的鐵人;從手不離甜甜圈的大隻佬,變成三個月減掉48公斤的海豹部隊受訓員。


我們一般人,不用像他這樣將肉體逼到極限,冒著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可能失去腳趾頭、和腎衰竭的風險,挑戰一場又一場的超馬,但是,只要我們願意跟隨他的心法,例如「收割對手的靈魂」、「儲存小勝利的餅乾罐」、「移除限制潛能發揮的大腦調節器」,將其運用在生活中,一定會讓未來的我,感謝現在的自己。


或許,只是在操場鼓舞自己多跑一圈。

或許,只是每天堅持早起,多讀一點書。

或許,只是在手伸向零食時,控制住自己。

或許,只是在下班回家後,打起精神,學習新技能。


重點是,明知在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時,我們疲憊的身心有堅持到最後嗎?

還是,我們聽從了腦袋裡,那個不斷幫忙找理由,好讓自我放棄,顯得不那麼可悲的聲音了呢?


很值得推薦的勵志書籍,沒有學者實驗數據,沒有專家理論,只有David Goggins一拳一拳向懦弱的心靈擊去,用自身成就向世人展現,突破舒適圈,長出繭皮的心可以帶領我們走得多遠。



書籍導讀連結: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book-club-cant-hurt-me-by-david-goggins-chapter-1/id1498378443?i=1000490965853

若是手邊沒有書的話,可以聽聽看這個英文podcast ,導讀每一章節。


avatar-img
豐樂生活
5會員
113內容數
豐是哥哥,樂是弟弟,兩人分別是九歲和七歲,趁著小二和小四生去上學的時間,寫點東西,記錄他們的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豐樂生活 的其他內容
在臉書社團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貼文,主要是想借鏡家有國、高中生的家庭,確認有什麼是國小階段應該注意,但是沒有做好,以後會後悔的事。 當然每個家庭環境不同,他人經驗也只能參考而已
哥哥在完成語文作業時,產生了有趣的誤會,展現出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天真與可愛。
在下雨的日子中,面對孩子的固執與挑戰,我們大人應該如何有效溝通? 透過一段和弟弟的互動,讓我們看到理解與體驗的重要性。不僅是說教,更要用孩子的方式引導他們,讓他們自己體驗,從中學習。 本文分享了一個在雨天與孩子間的小故事,教導父母如何更好地與孩子對話。
在小吃店看到年輕夫妻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沒有能力的孩子,該如何引起成年人的注意與反應。
回憶起父親與兒子玩撲克牌的情景,以及失去父親後的悲傷,和平復的心情。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會沖淡一切,其實,不是隨著時間過去,悲傷遠離,而是當事人學會,避掉讓自己觸景傷情的場面。
在臉書社團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貼文,主要是想借鏡家有國、高中生的家庭,確認有什麼是國小階段應該注意,但是沒有做好,以後會後悔的事。 當然每個家庭環境不同,他人經驗也只能參考而已
哥哥在完成語文作業時,產生了有趣的誤會,展現出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天真與可愛。
在下雨的日子中,面對孩子的固執與挑戰,我們大人應該如何有效溝通? 透過一段和弟弟的互動,讓我們看到理解與體驗的重要性。不僅是說教,更要用孩子的方式引導他們,讓他們自己體驗,從中學習。 本文分享了一個在雨天與孩子間的小故事,教導父母如何更好地與孩子對話。
在小吃店看到年輕夫妻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沒有能力的孩子,該如何引起成年人的注意與反應。
回憶起父親與兒子玩撲克牌的情景,以及失去父親後的悲傷,和平復的心情。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會沖淡一切,其實,不是隨著時間過去,悲傷遠離,而是當事人學會,避掉讓自己觸景傷情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