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行銷】洞察數據優先,才有機會創造無預算、高觸及的爆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是剛接手社群團隊、或即將成為社群經營執行的你,該怎麼作內容規劃?

好的內容,源自好的洞察,要培養好的洞察,通常得花費時間去觀察社群的討論風向,同時理解擴散的動能。


一、掌握風向的平台工具

該如何掌握風向、想創意、或是挖掘擴散的可能?下方都是我會使用的平台、工具。

  • 環境話題:Google trend、新聞、KOL(包含各種社群)
  • 靈感創意:社群論壇(爆料公社&路上觀察學院等)、KOL(包含各種社群)
  • 品牌議題:輿情工具Qsearch;Google Search Console
  • 品牌數據:Google Analytics、社群後台、商品銷售狀態、顧客售後回饋

上述工具,僅有Qsearch需要付費。


二、社群經營的效益檢視

至此,我可先舉個案例,供各位參考

當時我接管某個13萬的FB粉絲團,po文觸及表現有好有壞。

先說結論,經過一年操盤後的效益如下:

  1. 自然觸及數:YoY 成長157%
  2. 創造單篇po文的自然觸及數:高達260萬
  3. 創造至少10篇以上的新聞報導


三、社群經營的目標訂定

任何工作都要有目標,才能知道做哪些事情才能盡可能達成目標。那麼,社群經營的目標怎麼訂定?

經營社群會有很多的數據指標,有粉絲數(追蹤者)、有互動率、有觸及率等。

而這邊想先畫重點:粉絲數或追蹤者,現今並非經營社群最重要的指標。

但並不是指粉絲數的多寡不重要,若是剛開始經營的社群,建議還是要有初步的粉絲,最好要破千以上,原因很簡單,讓網友覺得「不是詐騙集團」。因為詐騙集團的粉絲或追蹤者通常都是十位數以下的。

因此,13萬的粉絲團,對我來說首要目標,是優化觸及。


四、依據目標,做了那些洞察工作?

這時我做了幾件事情,冀望能提升自然觸及狀況:

  1. 把六個月的FB洞察報告抓出來,進行內容分類與數據比對,找出互動狀況中位數以上的貼文,觀察它的內容型態。(需排除極端值,例如抽獎文)
  2. 查找Google Search Console的進站來源,搜尋哪些類型關鍵字居多?
  3. 透過上述第一步,得知「冷知識」、「經營歷程」的內容類型,自然觸及的表現比「產品介紹」、「活動優惠」好上許多。
  4. 對於搜尋品牌或競品議題,觀察新聞媒體對「冷知識」,比較有轉發的可能性。
  5. 同時,有項很好的基礎,是品牌官網過去累積非常多篇知識文,只是沒成為FB固定的內容。
  6. 請同仁把「冷知識」成為固定的內容單元、重新設計單元圖文版型;
  7. 若「冷知識」能跟上時事話題,對於媒體轉發、網友擴散機率相對較高。


五、透過洞察,擘畫社群內容策略

因此,13萬人粉絲團的「冷知識」單元成為推動觸及的領頭羊,觸及人數相比其他類型貼文,約多個30%左右。

至於260萬觸及的貼文,可遇不可求,當時遇到新聞話題焦點,政論、政治人物、論壇、社群,通通都在討論該項議題。

基於不涉及政治風險的考量,我們不打算做爭議的事情,而是把該項議題拆解成符合我們的內容取向,用「知識教育」的內容製作圖文。

順著毛摸,順著演算法做,一傳十、十傳百,就瞬間成了一篇260萬的觸及貼文,同時被媒體報導。

這種觸及數字,大概就是台北市的人都看過的數字。就算是現今的全聯、或是蝦皮趣味型的貼文,也不是能輕易做到的。

這樣的作法,換個高大上名詞表達,就是─「趁勢行銷」。


六、總結

  • 依據品牌各項數據,找出可能產生擴散爆文的議題
  • 跟著時事走,結合品牌與產品作內容,是趁勢行銷很重要的關鍵。
  • 媒體要轉發授權,一律同意,但必須附上原始出處(FB或官網等),因為將可再次擴散。
  • 社群經營指標:因應演算法,內容規劃先追求觸及,有觸及才有互動機會、有互動機會才有追蹤你、或訂閱你的機會
  • 各社群平台特性不同,可多觀察每個社群的狀態,多實驗看看,才有機會真的做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_GO日常所寫
5會員
14內容數
日子的紀錄,有行銷工作的日常、也有飲食生活的日常,不定期更新。追蹤D_GO,同時獲得知識養分跟美食熱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有兩年多時間,越重視貼文或短影片價值內容,大家滑脆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複製相同文字,然後再發一篇脆文,絕大多數為了吸引流量,讓大家可以短時間內追蹤自己,但對於此行為沒很認同,本篇就來分享2個長期經營自媒體好方法 !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有兩年多時間,越重視貼文或短影片價值內容,大家滑脆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複製相同文字,然後再發一篇脆文,絕大多數為了吸引流量,讓大家可以短時間內追蹤自己,但對於此行為沒很認同,本篇就來分享2個長期經營自媒體好方法 !
Thumbnail
社群行銷的成功關鍵在於提供價值與融入環境,因此必須先給予,然後索取。社交媒體不再讓品牌擁有話語權,而是讓消費者參與對話。善用平臺專屬語言與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將成為取得成功的祕訣。
Thumbnail
社群行銷的成功關鍵在於提供價值與融入環境,因此必須先給予,然後索取。社交媒體不再讓品牌擁有話語權,而是讓消費者參與對話。善用平臺專屬語言與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將成為取得成功的祕訣。
Thumbnail
本文 (下集) 整理了社群新手會常聽 / 見到的詞彙,如行銷漏斗、內容創作和管理、廣告支出、潛在客戶生成和轉換、檢驗和分析、測試和優化等,並按照主題分類,提供中英文名詞及例句。
Thumbnail
本文 (下集) 整理了社群新手會常聽 / 見到的詞彙,如行銷漏斗、內容創作和管理、廣告支出、潛在客戶生成和轉換、檢驗和分析、測試和優化等,並按照主題分類,提供中英文名詞及例句。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社群行銷相關的英文詞彙,包括社交媒體平臺和互動、網紅和外展、流量和觸及、互動和互動指標、行動呼籲和用戶互動、行銷策略和指標等六個主題。文章的目的在於幫助社群新手學習這些常見的行銷詞彙,以便更好理解及精準表達。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要整理了社群行銷相關的英文詞彙,包括社交媒體平臺和互動、網紅和外展、流量和觸及、互動和互動指標、行動呼籲和用戶互動、行銷策略和指標等六個主題。文章的目的在於幫助社群新手學習這些常見的行銷詞彙,以便更好理解及精準表達。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2019 數位遊戲商務課程-社群行銷與粉絲經營』的講座PPT,以及活動相關資訊,並介紹Fourdesire的社群行銷相關文章,以及“社群力”等推薦的延伸閱讀資源。後記提供了學習行銷的網站資源、產業報告&免費模板和工具、趨勢分享&社群經營工具,行銷靈感來源等。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2019 數位遊戲商務課程-社群行銷與粉絲經營』的講座PPT,以及活動相關資訊,並介紹Fourdesire的社群行銷相關文章,以及“社群力”等推薦的延伸閱讀資源。後記提供了學習行銷的網站資源、產業報告&免費模板和工具、趨勢分享&社群經營工具,行銷靈感來源等。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戰場。社群行銷是透過「真誠互動」和「多樣化內容」來吸引並留住目標受眾。第一步是找到目標受眾,了解他們的特性。接著制定社群行銷策略,產出優質內容。最後,持續產出內容並與粉絲互動。本文提供三大社群行銷黃金法則:找到你的目標受眾、建立優質內容、持續產出優質內容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品牌行銷的重要戰場。社群行銷是透過「真誠互動」和「多樣化內容」來吸引並留住目標受眾。第一步是找到目標受眾,了解他們的特性。接著制定社群行銷策略,產出優質內容。最後,持續產出內容並與粉絲互動。本文提供三大社群行銷黃金法則:找到你的目標受眾、建立優質內容、持續產出優質內容
Thumbnail
如果你的企業或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可以考慮社群媒體來打造強大的線上存在感。透過社群媒體,你可以吸引新客戶,更深入地與現有客戶互動。社群媒體可以是一種具成本效益與個人化接觸客戶的方式,同時為你的品牌提供寶貴的洞察與見解。
Thumbnail
如果你的企業或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可以考慮社群媒體來打造強大的線上存在感。透過社群媒體,你可以吸引新客戶,更深入地與現有客戶互動。社群媒體可以是一種具成本效益與個人化接觸客戶的方式,同時為你的品牌提供寶貴的洞察與見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