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 第一圖 唐王李淵建國,唐高宗立武則天爲後。二聖臨朝,日月明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甲子 乾為天  圖說:一王者端然正坐,左手捧日,右手捧月。  詩:  自從盤古得希夷,龍爭虎鬪事可悲。 萬代興亡盡難計,且就武后定玄微。

甲子 乾為天 圖說:一王者端然正坐,左手捧日,右手捧月。 詩: 自從盤古得希夷,龍爭虎鬪事可悲。 萬代興亡盡難計,且就武后定玄微。

原文


甲子 乾為天


圖說:一王者端然正坐,左手捧日,右手捧月。


詩:


自從盤古得希夷,龍爭虎鬪事可悲。


萬代興亡盡難計,且就武后定玄微。


解讀

乾爲天卦詳細解讀


1. 卦象解讀


**乾爲天**卦爲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純陽之象,象徵天地的創造力與剛健之道。乾卦有六爻,代表一個從潛伏、發展到巔峯的過程。結合唐朝的歷史背景,乾卦可以對應李淵建立唐朝、唐高宗執政、以及武則天最終掌握實權的不同階段。


  • **李淵**:唐朝的開國皇帝,他在隋末亂世之中建立了唐朝帝國,象徵着乾卦的開創與秩序。作爲“龍爭虎鬥”中的一員,他通過軍事力量與政治智慧奪取了天下。


  • **唐高宗**(李治):李世民的兒子,繼位後繼續發展唐朝,但由於他身體虛弱,逐漸將權力讓渡給了武則天。唐高宗的統治是乾卦中漸漸轉向柔弱與陰柔的一面,象徵他在權力中逐漸失去主導地位。


  • **武則天**:最終成爲唐朝實際掌權者,並在高宗死後建立武周,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乾卦的剛健至陽之氣,在她的執政中達到新的頂峯。


2. 爻辭解讀


**乾卦六爻**象徵着不同的階段,可以分別與李淵、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權力發展過程相對應。每一爻從潛伏到顯露,再到極盛,反映了不同階段的變遷:


初九:潛龍勿用

原意:初九“潛龍勿用”指的是龍尚未升騰,潛藏於水下,尚無施展之機。此爻表明時機未到,強行行動會有不利的結果,故龍應當蟄伏不動。


李淵解讀:這一爻可解釋爲李淵在早年階段尚未有崛起的機會。他出身於貴族家庭,但在隋朝末期動亂之前,他並未有機會施展抱負。他在合適的時機起兵,最終建立了唐朝,正是潛龍一躍而出的典型。


唐高宗解讀:唐高宗繼承皇位時的健康狀況較爲良好,但其統治初期並未立即表現出過多的政治雄心,與“潛龍勿用”相符,他在前期較爲低調,逐漸向母親及武則天靠攏,特別是在後期的政治事務上顯得不那麼主動。


武則天解讀:武則天早年進入唐宮,但在高宗正式將她立爲皇后之前,她一直作爲皇室的妃子,隱忍潛伏。這與“潛龍勿用”的含義吻合,說明她在時機未成熟時,暫時蟄伏待機,直到後期獲得實際的權力。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原意:九二“見龍在田”表示龍已出現在田野,象徵着時機成熟,龍有機會施展抱負,且“利見大人”意味着賢明之人應在此時得以顯現,以成就大業。


李淵解讀:李淵起兵時,正是隋朝內憂外患,中央政權虛弱之際,李淵正如“見龍在田”一樣,適時而動,抓住機會建立唐朝,顯示出其作爲“大人”的領袖才能。


唐高宗解讀:高宗繼位後,他開始逐步鞏固皇權,尤其是通過冊立武則天爲皇后這一事件,使他在政治上得到更多支持,這符合“見龍在田”的象徵意義。


武則天解讀:此爻也可解釋爲武則天被立爲皇后後,開始逐步展露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權謀,正如“見龍在田”般展現出了她的抱負與實力。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原意: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描述了君子時刻謹慎、勤勉,早晚都保持警惕,即使處於艱難的境地,也不會有大錯。


李淵解讀:李淵在建國之後,需要時刻應對內外的政治威脅,保持警惕,經過一系列的戰鬥與政治鬥爭,最終穩固了自己的統治,避免了重大的危機。


唐高宗解讀:高宗在統治期間,不僅要應對國內的政局變化,還要與武則天平衡權力。他謹慎處理朝政,特別是在身體狀況惡化後,保持了一定的控制,雖然最終權力逐漸轉移給了武則天,但避免了大亂。


武則天解讀:武則天作爲皇后及後來執政的實際統治者,她展現出極高的政治警覺性,尤其是在她開始掌控朝政之後,時時謹慎行事,以維持她的地位和權力,避免任何威脅到她統治的危機。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原意:九四“或躍在淵,無咎”表示龍有時躍出水面,有時潛伏在淵中,時機未到時不急於展現力量,因此不會有災禍。象徵在進退之間保持適當的節制與平衡,不急於求成,也不完全隱藏。


李淵解讀:李淵在建立唐朝的過程中,經歷了多次戰略上的進退。他在隋末亂世中抓住機會起兵,但也懂得在關鍵時刻保留實力,以免過早暴露自己的野心。這種謹慎的行事風格幫助他成功開國,並未因此遭遇重大危機。


唐高宗解讀:唐高宗在繼位之初,並未急於全面掌權,而是依靠其母親長孫皇后及文臣武將的支持。此後他在政治上時常保持低調,尤其是在權力漸漸轉向武則天時,他選擇在進退之間找到平衡,避免大亂,使國家政局保持相對穩定。


武則天解讀:武則天在被立爲皇后之前,一直保持低調,避免引起過多關注。即使成爲皇后之後,她也在高宗病重前沒有急於展示過多的權力,而是逐步掌握朝政,最終順利過渡爲實際掌權者。這種循序漸進的權力上升過程正與“或躍在淵,無咎”相符,表現出她的政治智慧和耐心。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原意:九五“飛龍在天”象徵着龍已飛騰在天,達到至高的位置,顯示出極大的權威與成就,且“利見大人”意味着此時應當見到賢明的君主或領導者。


李淵解讀:此爻對應李淵在建立唐朝之後達到了頂峯的地位,他的雄才大略和政治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統治也是在這個階段達到了鼎盛。


唐高宗解讀:唐高宗儘管健康欠佳,但在他統治期間,唐朝的疆域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尤其是依靠武則天的輔佐,使他成爲歷史上值得銘記的皇帝。


武則天解讀:此爻也可以看作是武則天最終成爲實際掌權者的象徵。在高宗病重之後,武則天幾乎獨掌朝政,她的權力像飛龍般攀升至頂點,成爲一代女皇。


上九:亢龍有悔

原意:上九“亢龍有悔”表明龍飛得太高,超越了自然的限度,終將帶來後悔或不利的結果。象徵着事物發展到極限後出現的反轉或危機。


李淵解讀:李淵在退位後仍然對國家事務保持一定影響力,但此時的唐朝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李淵的過度干涉可能帶來一些後悔或衝突,暗示着他在晚年可能出現的隱憂。


唐高宗解讀:唐高宗在統治後期,雖然與武則天共同執政,但他病重之後實際上失去了對朝政的完全控制,這也可以解釋爲“亢龍有悔”,即他在權力逐漸向武則天傾斜時的無奈。


武則天解讀:武則天作爲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權力達到了頂峯,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爭議。她晚年面臨的政治危機以及與皇室的矛盾,正如“亢龍有悔”般,預示着她的獨裁統治最終會導致她的退位。


3. 圖畫與圖說解讀


圖畫中的王者手捧日月,端坐於大石之上,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分別對應李淵、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不同歷史角色:


1. **王者坐在大石上**:此處的王者象徵李淵,端然正坐於大石,象徵他在隋末亂世中建立唐朝,奠定了唐朝的版圖。大石代表唐朝的堅固基礎與強大政權。


2. **王者代表唐高宗立武則天爲後**:圖中王者的第二層含義是唐高宗。唐高宗在統治期間立武則天爲皇后,逐步將實際權力轉移給武則天。圖中這一王者形象同時象徵着唐高宗。


3. **手捧日月,象徵武則天與唐高宗共臨朝執政**:手中的日與月象徵着唐高宗與武則天共同執政的局面。日代表高宗,月代表武則天,二人雖然共同臨朝,但實際權力逐漸傾向於武則天,尤其是在高宗病重之後,武則天幾乎獨掌大權。這段還暗示了武則天創造的文字“曌”,日與月的結合象徵她作爲統治者的獨特身份。


4. 詩句解讀


詩句中,每一句都與唐朝的權力變遷密切相關,尤其反映了武則天掌權的歷程。


**“自從盤古得希夷”**:


- 這裏的“盤古”象徵着天地的開創,喻示李淵建立唐朝,開啓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希夷”則暗示李淵的政治智慧和遠見,奠定了唐朝的基礎。


**“龍爭虎鬪事可悲”**:


- 這一句不僅指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與兄弟之間的爭鬥,還暗示了唐高宗與武則天之間微妙的權力鬥爭。武則天通過各種手段逐漸掌握實權,而唐高宗則逐漸被邊緣化,這一過程充滿了複雜的政治鬥爭。


**“萬代興亡盡難計”**:


- 唐朝的興衰正如這句詩所預示,千秋萬代的興亡更替無法準確預測。尤其是武則天建立武周,唐朝一度中斷,顯示出政權更替的不可預料性。


**“且就武后定玄微”**:


- 最後一句明確點出武則天的名字,武則天作爲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執政歷程充滿了“玄微”,即奧祕深不可測。她不僅掌握了唐朝政權,還通過個人的智慧與手段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歷史背景


唐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末時期,李淵在亂世中崛起,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他的兒子李世民在經過玄武門之變後,繼承了皇位,併成爲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明君。然而,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唐高宗)在繼位後,雖然繼承了一個強大的帝國,但因其身體虛弱,無法獨立處理政務。隨着時間的推移,武則天逐漸在唐朝政治中崛起,並最終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高宗在位期間,由於體弱多病,政務逐漸交給武則天處理。她憑藉聰慧與手腕,不僅成爲了唐朝實際的掌權者,後來還建立了短暫的“武周”政權。她的執政時期,雖然政局動盪,但也實現了唐朝的繁榮。武則天的權力頂峯階段,也正是乾卦“飛龍在天”的象徵,顯示出至陽之氣的全盛。


總結


**乾爲天卦**通過象徵性的圖像和文字,生動地展示了唐朝從李淵建國、唐高宗執政到武則天掌握實權的歷史過程。李淵的開創、唐高宗的衰弱、武則天的崛起,分別對應着卦象中不同階段的變化。通過卦象、爻辭、圖畫與詩句的解讀,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段歷史的演變過程。


武則天作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權力崛起是乾卦陽剛至極的體現,顯示了一個從柔弱到強盛的過渡過程。詩句中的“玄微”正是對她掌權過程的寫照,充滿了深奧的政治智慧與謀略。唐朝的歷史正如乾卦所示,充滿了剛健自強的精神,同時也伴隨着權力的鬥爭與更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解讀推背圖
0會員
2內容數
推背圖是一個神秘的古老文本,充滿了謎團和遐想。從推背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另一種歷史,一種充滿玄機和神秘的歷史。這些古老的預言和圖象讓我們思考人類的命運和宇宙的秩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推背圖》“乾爲天”卦象及爻辭,結合李淵、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歷史背景,分別從建立唐朝、共同執政以及武則天逐漸掌握權力的角度進行了分析。通過圖畫中的日月象徵,揭示了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共治局面,並暗示了武則天自創的“瞾”字。文章注重邏輯性與歷史細節,闡述了權力平衡與智慧。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推背圖》“乾爲天”卦象及爻辭,結合李淵、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歷史背景,分別從建立唐朝、共同執政以及武則天逐漸掌握權力的角度進行了分析。通過圖畫中的日月象徵,揭示了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共治局面,並暗示了武則天自創的“瞾”字。文章注重邏輯性與歷史細節,闡述了權力平衡與智慧。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繼隋末農民起義,李唐一統天下,更發生了爭儲兵變:六四玄武門之變。 然後,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登基,我們將要正式展開關於唐朝的旅程!
Thumbnail
繼隋末農民起義,李唐一統天下,更發生了爭儲兵變:六四玄武門之變。 然後,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登基,我們將要正式展開關於唐朝的旅程!
Thumbnail
本日籤詩:正德君遊蘇州 「吉慶平安百事諧,婚姻買賣皆如意。前程祿馬自朝來,日出東風便見財。」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人翁,也是一個皇帝,也在鄉野奇譚中,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當然也包含風流韻事。他的故事還被編寫成戲曲、連續劇、和電影,是個生活多采多姿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明武宗
Thumbnail
本日籤詩:正德君遊蘇州 「吉慶平安百事諧,婚姻買賣皆如意。前程祿馬自朝來,日出東風便見財。」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人翁,也是一個皇帝,也在鄉野奇譚中,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當然也包含風流韻事。他的故事還被編寫成戲曲、連續劇、和電影,是個生活多采多姿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明武宗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武德六年,八月。 東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據丹陽反,僭稱宋王。 李淵將要安排一場「真正」的內部平定戰役。
Thumbnail
武德六年,八月。 東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據丹陽反,僭稱宋王。 李淵將要安排一場「真正」的內部平定戰役。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