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新課綱(108課綱)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名為「探究與實作」的課程,也是素養導向脈絡下所設計的課程目標之一,除了作為自然及科學領域的必修學分,此類型課程以探究問題為根本,強調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導致跨科教材逐漸受到第一線老師們重視。舉個例子來說,國文課中閱讀的文本有可能涵蓋科學期刊文章;公民課上討論某些社會問題時,須運用不同的學科知識進行探究和思考等。這樣的教學策略,也與近年來盛行於英語教學界之「語言與學科內容整合式教學(CLIL)」理念不謀而合。
語言與學科內容整合式教學欲破除傳統上重視學習內容多於學習表現的教學模式,其中,強調創新與發明的「動手做(Steam)」課程已成為當前顯學,五個字母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ematics)。此動手做課程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建立主觀經驗,熟悉一般研究方法中科學家產出知識的過程。
在動手做課程中,實作是手段,探究為目標。實作結合觀察、查找、驗證的命題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主動學習的意願。另一方面,老師們的身份需有所變化,需從「講述教學」的主導者,調整為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角色。教育現場需要的不再是標準解題及操作步驟,而是以理論為基礎,帶領學生規劃對未知結果的探究性實驗,從生活聯想開始,進而假設命題及建構論證,進而著手實驗設計、進行及修正,最後分享及發表。此外,團隊合作及溝通也是「探究及實作」課程當中非常重視的學習模式,呼應108課綱「共好」及「互動」的核心價值。學習並非競爭,而是合作共享的過程。
「探究及實作」課程的實踐並不限於自然學科,而是可以廣泛地應用在各項學科中,也是FUNDAY課堂中的日常。例如地理課中關於「相對位置及絕對位置」概念的章節,老師不會直接介紹專有名詞定義,而是先請學生嘗試就自己所處位置和周遭進行描述:
老師:「How would you describe where you are right now? (你會如何形容自己現在的位置?) 」
學生:「I am in a classroom, sitting right in front of the teacher. (我在教室裡,正對著老師坐著。)」
老師:「Very good. What you just said is the concept called “relative location” in geography.(很好。你剛剛描述的正是地理學中「相對位置」的概念。」理解「相對」的概念後,再請學生使用已知的量度描述絕對位置,諸如地址、教室課桌椅行列等。
老師:「Do you know the address of our school? Why do we need to use addresses? (你們知道我們學校的地址嗎?為什麼人們需要地址?)」
學生:「Because postmen need to use them to deliver mail. (因為郵差需要地址才能寄送信件。)」
老師:「That’s right! Postal addresses are fixed and don’t change with time. In geography, this is what we call “absolute location.” (沒錯,地址是固定的且不隨時間變動,這在地理學上稱作「絕對位置」。)」
上述問答完成後,老師可能會假設地球是一個平面空間,並詢問學生會如何描述及測量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且思考有什麼工具可以使用。學生們需分組發想並創造自己的測量工具,可以應用數學公式、物理規律等任何跨學科知識,只要能達到解決問題的根本目的,就是好的方法。課堂最後,老師會等到讓所有學生發表完後,才會開始導入「經緯度」作為表示「絕對位置」的工具。這即是「探究與實作」的精髓:不直接告訴學生既有知識,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假設、推論及歸納,進而發想出自己的答案,再對照真實世界的模樣。如此一來,學生的好奇心不僅被激發,也更能提升內在學習動機,達到最佳學習成效。
To do is to understand,在FUNDAY,我們的學生練習從做中理解,因理解而能內化知識,如此探究及實作的過程中,得以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
-
FUNDAY詐騙詐欺提醒,請認明官方頻道,切勿相信來路不明假冒訊息,以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