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反應先於情感經驗> 不喜歡你,只因為你是你,反之亦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C問:你的red flag(警訊)是什麼啊?

當C這樣問的時候,我心裡想著:你就是red flag啊』

他和我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人,不單是歐洲人和亞洲人的差異,而是所有方面的差異。

但我必須說,差異就只是和我不一樣而已,不代表對方是錯的我是對的。

當你不喜歡這個人"作為一個人(as a person)"的時候,無論他為你做再多,你也無法勉強自己愛上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擇偶/擇友標準,

更多時候我們選擇的是人品而不是外在條件。

這裡並不是說,我們緊咬了對方的缺點而忽略其優點,

而是有些行為,在你自己的世界裡,你是不容許它存在的,

例如非常髒亂的人、對服務生態度惡劣的人或只看外在條件與人來往....等。

人的外在行為表達了他無法假裝的隱性性格,也就是最重要的,"他是誰",

我們可以透過"行為"去粗略判斷這個人的"本性",發覺他真實的樣子。

-

而C就是那個,在我的世界裡無法容納的人,

一開始我無法形容出,明明努力嘗試,

卻始終無法愛上這個人的原因,

直到後來讀到心理學有一項研究主張:

“生理反應先於情感經驗“

William James 和 Carl Lange 的情感理論(James-Lange 理論),

當人們與潛在的伴侶互動時,他們的身體會經歷不同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這些生理反應會被感知為情感經驗(如吸引力或排斥感)。

人在遇見/認識一個潛在伴侶的時候,

你的身體和大腦會比你的情緒更快做出反應,

決定這個人對你來說是排斥或是吸引,

也就是說,你如果在前幾次接觸就對這個人莫名的反感,

其實是你的生理反應在告訴你不要接觸,

而這個生理反應,不會因為認識的多寡或時間長短就有所不同,
更不會因為對方為你做了什麼就改變生理反應的結果。

-

然而這樣的人,當你選擇不與之來往,

甚至他是你的伴侶,你認清事實後提出分開,

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你會不喜愛他們?

他們願意做任何事,願意付出和改變就為了得到你的愛,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你之所以不愛他們,

單純是因為他們的本質、他們真實的樣子。

-

如果對方不喜愛真實的自己,你能裝多久?

人在初相識的時候都會裝,都會盡可能地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這很正常,問題是你能裝多久?

你願意承受對方識破你的偽裝,結束跟你的關係這個後果嗎?

如果不能,

一開始就接納真實的自己,並以此示人,

且有勇氣接受對方不一定會喜歡真實的自己,

也是把傷害降到最低的一種方式。









avatar-img
2會員
8內容數
熱愛探索思維本質,分享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lētheia 貝理希雅 的其他內容
伊索有篇故事叫《徒勞的寒鴉》,故事如下: 「宙斯想要為鳥類選一個王,要求所有的鳥類在同一天出席, 以便選出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 為了這一天,眾鳥都跑到河裏去梳洗打扮。 寒鴉身上只有黑黑的羽毛,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 小心翼翼的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水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
情緒不穩定的人,只要有幾個粗略淺顯的優點, 還是能找到包容他們的另一半。 但是,你可以選擇伴侶,你的孩子卻無法選擇父母。 一個一直在包容伴侶的人有了孩子之後, 也會希望/迫使孩子和自己一樣, 去討好/包容自己的伴侶。 當你的伴侶是一個無法調節自己情緒的大人, 對下一代的影響有多深遠
伊索有篇故事叫《徒勞的寒鴉》,故事如下: 「宙斯想要為鳥類選一個王,要求所有的鳥類在同一天出席, 以便選出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 為了這一天,眾鳥都跑到河裏去梳洗打扮。 寒鴉身上只有黑黑的羽毛,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 小心翼翼的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水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
情緒不穩定的人,只要有幾個粗略淺顯的優點, 還是能找到包容他們的另一半。 但是,你可以選擇伴侶,你的孩子卻無法選擇父母。 一個一直在包容伴侶的人有了孩子之後, 也會希望/迫使孩子和自己一樣, 去討好/包容自己的伴侶。 當你的伴侶是一個無法調節自己情緒的大人, 對下一代的影響有多深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喜歡和不喜歡你的人總是並存,而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偏向於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隱蔽人格並非病態人格,不應該對擁有這些特質的人貼上病態的標籤。閱讀此書幫助我們能夠自覺一段關係中是否有不健康的地方,並從心理層面分析其根本原因,若我們希望能長久維持一段健康的關係,就需要先能自覺,才能避免傷害伴侶或被伴侶傷害。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瞭解人類圖敘述的背後意涵,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進行決策與行動。透過經驗與練習,協助你在面對情況時做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喜歡和不喜歡你的人總是並存,而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偏向於那些不喜歡自己的人。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隱蔽人格並非病態人格,不應該對擁有這些特質的人貼上病態的標籤。閱讀此書幫助我們能夠自覺一段關係中是否有不健康的地方,並從心理層面分析其根本原因,若我們希望能長久維持一段健康的關係,就需要先能自覺,才能避免傷害伴侶或被伴侶傷害。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瞭解人類圖敘述的背後意涵,以及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進行決策與行動。透過經驗與練習,協助你在面對情況時做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