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內心董事會來應對棘手問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當我們面臨複雜而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時,要如何處理這些棘手問題?羅振宇在《羅輯思維(認知篇)》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內心董事會」。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棘手問題?棘手問題的特點是它的內部包含了無窮多的複雜性,短期的、長期的,各種利益訴求纏在一起,就像一團亂麻。如果我們只考慮自己的偏好和訴求,可能就永遠無法解開這個結。

那麼,如何處理這些棘手問題呢?羅振宇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很有用的心法,那就是組建一個「內心董事會」。這個概念的核心思想是,我們可以在心中召集一群虛擬的顧問,從不同的角度來審視問題,幫助我們做出更全面、更明智的決策。

事實上,「內心董事會」這種思考方式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發明。人類一直有這種思考的傳統。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的「上帝」就是這樣的存在。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在任何一個決策關頭,這個假想出來的董事會成員(上帝)都會坐在那裡。不管你最後有沒有聽他的建議,他都會對你的人生、對你每一個決定起作用。

讓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假設你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正在考慮是否要推出一個可能會顛覆現有市場的新產品。這是一個典型的棘手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技術可行性、市場需求、競爭對手的反應、公司資源的分配、長期發展策略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書中建議我們可以召開一次「內心董事會」會議。

我們可以邀請以下幾位「董事」:

1. 公司 CEO:他會關注這個決策如何影響公司的整體策略和長期發展。

2. 財務長:他會考慮這個決策的財務影響和風險。

3. 技術專家:他會評估新產品的技術可行性和潛在挑戰。

4. 市場專家:他會分析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

5. 未來的你:10 年後的你會如何看待這個決策?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權衡各種利弊,最終做出一個更加全面和明智的決策。

除了邀請不同角色的「董事」,我們還可以邀請不同情境下的自己來參與決策。羅振宇在書中提到了幾個有趣的問題,我們可以在做決策時反覆問自己:

  1. 如果我現在一無所有,從頭開始,我會怎麼選擇?
  2. 如果我明天就要死了,我會怎麼選擇?
  3. 如果我當著我的孩子,我會怎麼選擇?
  4. 如果我冷靜三天之後,根據我對自己的了解,我會怎麼選擇?
  5. 如果十年後的我現在就在我身邊,他會建議我怎麼選擇?
  6. 如果我最佩服的人現在就在我身邊,他會建議我怎麼選擇?

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跳出當前的思維框架,從不同的時間點和角度來看待問題,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內心董事會」不僅適用於工作中的決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同樣適用。無論是做重大的人生選擇,還是處理日常的人際關係,我們都可以運用這個方法來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我們要注意到,組建「內心董事會」並不是為了逃避責任或者推卸決策。相反,它是一種幫助我們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問題的工具。最終的決策仍然需要我們自己來做,但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確保我們的決策是基於更全面的考慮,而不是僅僅基於個人的偏好或短期利益。

面對複雜的棘手問題,我們需要一種更加全面和系統的思考方式。「內心董事會」這個概念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從多個角度審視問題,權衡各種利弊,最終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本文揭示房東照片中的微笑如何提升Airbnb房源3.5%的預訂率,並在高不確定性情境下效果更顯著。文章詳述研究過程與案例,分析其職場應用與局限性。結論建議職場工作者利用微笑建立數位信任,並反思其文化與真實性問題。
Thumbnail
2025/05/06
本文揭示房東照片中的微笑如何提升Airbnb房源3.5%的預訂率,並在高不確定性情境下效果更顯著。文章詳述研究過程與案例,分析其職場應用與局限性。結論建議職場工作者利用微笑建立數位信任,並反思其文化與真實性問題。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