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修行] [生命意境學]《中年哲學》

[人間修行] [生命意境學]《中年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41544807979293&set=a.518150486985397

[人間修行] [生命意境學]

《中年哲學》顧名思義,聚焦於中年這一人生特殊階段及其帶來的挑戰,並挖掘哲學思想中的可能治療方案。不僅是對人生問題的抽象性探討,更將哲學應用於生活的實踐。

在中年階段變得異常強烈的錯失感,糾結於錯過的人、錯過的事;又或是揮之不去的後悔感受,不停回想如果當年做了一個不同的決定,現在自己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

對於持續迫近的死亡、未來的有限性感到恐懼與不安。解方有時也是東西合璧複方,將西方哲學與佛教的正念冥想融合。

當面對身體的病痛,人們往往積極尋求專業的保健方法,但是面對生命困境,我們卻常常迷信於不太可靠的心靈偏方。

人生看起來像是一道無窮無盡的上坡,前方唯一看得到的只有遙遠的地平線。現在,我像是突然爬到了山頂,面前出現的是一道下坡,而且一眼就能望見道路的盡頭。

人生的矛盾在於,我們試圖成為某種存在,但最終只是存在著。

擁有選項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你會懷念那些曾經擁有的選項:這是懷舊情感存在的原因之一。但這種價值很容易被高估。如果以為擁有選項就能彌補選擇後的結果不盡理想,這樣的想法未免太傻氣。

失落的感受是真實存在的,但對於這種感受應該接受,而不是試圖消除。欣然接受你的失落,將其視為享受人生中豐富的美好所需支付的合理代價。

活在當下並不是尋常生活的中止,而是一種沉浸於其中的方式。努力活在當下的光環裡──這可以化解你的中年危機,克服那種重複與徒勞的感覺,以及迷失方向與自我挫敗的感受。

avatar-img
sanli chen的沙龍
4會員
148內容數
希望能將善知識加以彙整, 舉凡慈心善行義舉, 生活新知, 勵志怡情詩文, 願有助善知識流通而廣為人知, 互勉見賢思齊, 希冀有助益於捨妄施福濟祥和, 迎向人間好願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nli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夫文無所謂古今也,惟其當而已。得其當,則六經至於今日,其為道也一。知其所以當,則於古雖遠,而於今取法,如衣食之不可釋;不知其所以當,而敝棄於時,則存一家之言,以資來者,容有俟焉。~ 姚鼐 古文辭類纂序
翰林高中國文 - 「頂真」、「頂針」。用前一句的結尾,來作後一句的起頭,形成聯綿不斷的意象。
[文字學入門]簡易六書原則 https://tmrc.tiec.tp.edu.tw/html/rsr20081105093736a6g/sixbook.htm 所謂「六書」,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並不是先有「六書」,古人再依照這六種法則來創造文字的。 實際上,六書中關於
夫文無所謂古今也,惟其當而已。得其當,則六經至於今日,其為道也一。知其所以當,則於古雖遠,而於今取法,如衣食之不可釋;不知其所以當,而敝棄於時,則存一家之言,以資來者,容有俟焉。~ 姚鼐 古文辭類纂序
翰林高中國文 - 「頂真」、「頂針」。用前一句的結尾,來作後一句的起頭,形成聯綿不斷的意象。
[文字學入門]簡易六書原則 https://tmrc.tiec.tp.edu.tw/html/rsr20081105093736a6g/sixbook.htm 所謂「六書」,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 並不是先有「六書」,古人再依照這六種法則來創造文字的。 實際上,六書中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