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做卻有事?-強制性交之第一款加重事由

沒做卻有事?-強制性交之第一款加重事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案例事實:A女因墮胎而心情不佳,得知此事的學長甲,夥同朋友乙,一同前去找A女,並向其恫稱:已墮胎的孩子受有重傷,需要進行儀式。A女聽聞後深感恐懼,遂配合二人,三人一同待在甲之房內,由乙與A女發生性交行為。試問:甲是否成立刑法第222條第1項第1款之加重強制性交?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111 年度侵上訴字第 21 號刑事判決:「被告甲...雖未直接與A女發生性交行為,然其配合被告乙共同以嬰靈會危及A女及其家人生命等鬼神迷信之事恫嚇A女,而使被告乙對A女為...性交行為,自屬對A女實施違反其意願方式之行為,其行為已該當刑法第221條第1項所謂「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之構成要件行為,而為被告乙犯同法第222條第1項第1款之二人以上共同犯強制性交罪之共同正犯甚明。被告甲之辯護人為其辯稱甲僅構成幫助犯云云,自不可採。被告2人就事實一、三所示二人以上共同犯強制性交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應論以共同正犯。」

事實上,針對第1款「二人以上共同」違犯強制性交罪,為何要單獨成為加重事由,學理上略有疑義。有論者認為,第1款係所謂「必要共同正犯」之「聚合犯」,故排除成立強制性交罪之共同正犯。然個案涵攝操作上,應當顧及罪刑相當,考量性的獨占性與隱私性,除輪流性交、在場參與強制手段外,應尚包含在場單純觀看者[1],至若涉及行為人根本未在場之單純共同正犯(如共謀、把風等行為之參與),此時應將其理解為刑法第221條之共同正犯。

基此,本案甲與乙具主觀犯意聯絡,並客觀上有行為分擔(即共同以違反A女意願之手段,如案例事實中提及之恫嚇),且加上甲亦於乙為強制性交行為時在場,即便並未有積極證據證明甲確實有強制性交行為,其亦該當加重強制性交罪。須注意,倘若甲僅係事前與乙同謀,或於乙為強制性交時,為把風、接應等行為,此際按學說之見解,不應成立加重強制性交之共同正犯,似應僅成立強制性交罪之共同正犯(筆者認為甚或僅成立該罪之共犯),始與罪責原則無違。



[1] 「…如果個別行為人間沒有主觀犯意之聯絡,只是偶然在行為現場出現,而單純於一旁參看,則因為欠缺共同正犯之主觀要件,並不適合只以客觀上被害人之感受,過度擴大「二人以上」之文義適用。」李聖傑,政大法學評論115期,頁37。至於此一見解是否妥適,筆者認為,本篇文章已盡可能地予以限縮,然將狹義在場未為強制性交,甚至亦無強制手段者,皆納入以加重強制性交罪予以處罰,此一結論仍有待斟酌。


avatar-img
Moritz的沙龍
11會員
68內容數
books & movi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rit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在光點華山觀賞了這部從頭到尾都是黑白的國片,以下是觀影心得還有一些導演和演員映後座談的感想。 一、家庭暴力/傳統女性 林書宇導演在映後座談提及,當初是看到一則社會新聞[1],才以家暴(及孝女)作為電影的主軸。在母女衝突的過程中,吳愛麗(楊貴媚飾)抱怨陳思雁(夏于喬飾)毀了她的家庭,而小雁也反
某日清晨兩點,甲在地下停車場見乙之重機(A車)鑰匙未拔且無人看管,即竊取A車。嗣於同日清晨三點,甲將機車駛回原處欲停放時,為乙當場查獲並報警處理。試問:甲是否該當竊盜罪?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113 年度易字第 317 號刑事判決指出: 「按刑法之竊盜罪,以行為人具有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之意圖,
根據報載,高雄市一名男子酒後發動引擎在車內吹冷氣睡覺,被警方認定酒駕,檢察官認為,由於無積極證據證明其有「移動」車輛,故將全案予以不起訴偵結;惟數年前,另有一名新北市男子酒後坐在機車上滑下山撞傷人,被法院認定為酒駕行為,並遭判刑。究竟本罪應如何認定? 刑法第 185-3 條:「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
今天在光點華山觀賞了這部從頭到尾都是黑白的國片,以下是觀影心得還有一些導演和演員映後座談的感想。 一、家庭暴力/傳統女性 林書宇導演在映後座談提及,當初是看到一則社會新聞[1],才以家暴(及孝女)作為電影的主軸。在母女衝突的過程中,吳愛麗(楊貴媚飾)抱怨陳思雁(夏于喬飾)毀了她的家庭,而小雁也反
某日清晨兩點,甲在地下停車場見乙之重機(A車)鑰匙未拔且無人看管,即竊取A車。嗣於同日清晨三點,甲將機車駛回原處欲停放時,為乙當場查獲並報警處理。試問:甲是否該當竊盜罪?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113 年度易字第 317 號刑事判決指出: 「按刑法之竊盜罪,以行為人具有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之意圖,
根據報載,高雄市一名男子酒後發動引擎在車內吹冷氣睡覺,被警方認定酒駕,檢察官認為,由於無積極證據證明其有「移動」車輛,故將全案予以不起訴偵結;惟數年前,另有一名新北市男子酒後坐在機車上滑下山撞傷人,被法院認定為酒駕行為,並遭判刑。究竟本罪應如何認定? 刑法第 185-3 條:「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