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布拉瓦茨基夫人的作品及古埃及魔法體系的真實性與影響力

關於古埃及魔法技藝的書籍眾多,其中一本由弗洛倫斯·法爾(Florence Farr)所著,我們在神秘學著作中對其進行了評論。
但在這個主題上,幾乎沒有哪位作者能比布拉瓦茨基夫人更加真實透徹。她的作品,尤其是《揭開伊希斯的面紗》和《秘密教義》,最為人所知,這篇文章是根據這兩本書改編的。此外,我們還直接引用了涉及魔法的紙莎草紙,其中最著名的是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哈里斯紙莎草紙(Harris Papyrus)。這份紙莎草紙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年的第20王朝。
這些紙莎草紙雖然零碎,卻證明了埃及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魔法體系。一種是白魔法,又稱神聖魔法,另一種是黑魔法,又稱巫術,這兩種魔法在各個時代都有實踐。《死者之書》比《創世紀》或《舊約》中的其他書籍更早,每一句子都展現了這種非關聯性。書中充滿了持續的祈禱和對抗黑魔法的驅魔。奧西里斯被尊稱為「空中惡魔」的征服者。崇拜者懇求他協助對抗馬塔(Matat,不要與正義和真理的瑪亞特 Maat 混淆),因為馬塔「從他的眼睛裡發出不可見的箭」。
這個眼睛和這支「箭」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裡所提到的是「邪惡之眼」,這是巫師(無論是活著還是已逝)用來施展催眠暗示的眼睛,而且它的影響「遍布全球」。這個概念源自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以太神秘特性,它起源自太陽系的性質,但它對星光界和物質層面的影響則是屬於塵世的。甚至在基督教中也存在著相同的信念,有些祈禱是針對「在黑暗中傳播的箭」。
在埃及,神聖的魔法被稱為「白魔法」(Netra),而巫術則被稱為「黑魔法」(Heka)。後來,赫卡特(Hecate) 女神的名字就是從這個詞演變而來的。埃及人也實踐著決疑占星術,這是透過精密計算行星和恆星的位置,以及它們與地球的角度關係,來預測事件的技藝和科學。
在前面提到的哈里斯紙莎草紙中,我們發現了一份記載幸運日和不幸運日的清單,顯示這種信仰是多麼古老且持久。『在五月(Pharmuthi)20日使牛工作的,必死無疑;若在同月的24日大聲念出塞特 (Seth) 的名字的,必從那天起家裡被他統治。誕生於包菲月(Paophi)的第5天的孩子將被公牛殺死;誕生於27日的被蛇殺死;若誕生於阿瑟爾月(Athyr)的第4天,他將抵擋不住打擊。』
哈里斯紙莎草紙中區分了兩種死者的靈魂。第一種是通過檢驗的靈魂,它在奧西里斯面前的心臟被稱量過,發現充滿了正義和真理(Maat);因此能在第二個生命中重生。換句話說,在下一次轉世到塵世之前,他能在更高的星光界居住一段時間。第二種是有罪的靈魂,他「死於第二次死亡」,即被處罰。第二次死亡並沒有消滅這些黑暗的靈魂,但他們注定要在較低的星光層面徘徊,直到罪孽被補償。
那些實行黑魔法而被捕的人,都受到了極嚴厲的對待。弗朗索瓦-查巴斯(Francois Chabas)引用了哈里斯紙莎草文獻中的一個案例,描述了一位牧羊人(Hai),被稱為羊群的看守者(或許是飼養者)。查巴斯寫道:『他得到了一本書,內含拉美西斯-梅裡-阿蒙(Ramesses meri-Amen)的祕法,這位偉大的神也是他的皇室主人。他成功地獲得了力量,使他能夠迷惑其他人。他還創造了「魔法侏儒」(Menh),運用愛情咒語,並顯現出他心中所想象的所有恐怖和憎惡,讓眾神和女神都感到恐懼。』於是,審查黑魔法師報告的法官說:『按照法老的命令處決他,並根據神聖語言所記載的內容將他消滅。』
換個說法,這位牧羊人被處以死刑的方式,與他用來進一步犯下邪惡罪行的黑魔法手段相同。也許有些讀者知道,赫爾墨斯被稱為人類的「牧羊人」,就像後來耶穌在擔任大師身份時也使用了同樣的象徵意義,將他的追隨者稱為「羊」。因此,「牧羊人」很可能是指某個寺廟的祭司,負責照顧一群信徒,但他卻背叛了神聖的信任,轉而使用黑魔法來達到目的,最終導致他的悲劇結局。這個教訓對我們很有意義,提醒那些著迷於黑魔法的讀者!
在埃及,惡魔附身也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可以在孔蘇 (Khonsu) 神廟的牆壁上看到銘文的記載;而這位孔蘇神擁有戰勝惡魔的力量。這可以追溯到拉美西斯十二世統治時期的第20王朝。這段銘文告訴我們,一位拉美塞德法老(Ramesside) 愛上了他的一個附庸部落巴克頓 (Bakhten) 酋長的女兒,並將她帶到埃及成為王后,取名為拉-涅飛魯 (Ra-neferu) 的皇家名字。不久之後,巴克頓的首領的首領派遣使者至拉美西斯法老,希望為女王的妹妹本特-雷什 (Bent-resh) 祈求埃及科學的幫助,因為她的四肢都被病魔侵襲。
使者明確要求遣派一位「智者」,即一位啟蒙者。國王發佈了命令,召集了宮中所有的魔法師和秘密書籍的守護者,最終選擇了皇家文士塔胡提-姆-赫比 (Tahuti-em-Heb) 來負責檢查病症。抵達巴克頓後,塔胡提-埃姆-赫比發現本特-雷什被惡靈附身,但他承認自己力不從心,無法與之對抗。11年過去,這位年輕女孩的狀況並未改善。巴克頓的首領再度派遣使者,在他的正式請求下,孔蘇被賦予了一個神聖的形體,正式被派往巴克頓。孔蘇被包含在底比斯三位一體,即「阿蒙-拉」(父)、「穆特」(母)和「孔蘇」(子)。
孔蘇神成功驅除了附在受苦王后妹妹身上的惡靈,王后哭著說:『偉大的神啊,是你驅逐了這個幽靈,我是你的奴僕,我將返回我所屬之處!』埃及學者普遍認為,治癒她的方法來自孔蘇神的雕像或某種神奇護身符,但我們不贊同這種看法。布拉瓦茨基 (H. P. Blavatsky) 也持相同看法,在一篇有關魔法的文章中寫道:『很明顯,這是一位真正的大祭司,其名稱歸於「神之子們」,因為他被描述成孔蘇神的化身;這表明他被視為該神的化身,或者是一位完整的啟蒙者。』
我們贊同這位知名神秘學者的觀點。同一銘文顯示,這位開悟者所屬的寺廟也包含一所魔法學校。其中有一座聖殿是只有最高階的祭司才能進入的地方,那裡是存放神聖書籍的圖書館,並由專門的祭司負責研究和保管。也許這些書籍中沒有一本能夠保存至今也是個好事。
目前流傳下來的是托勒密時期(約公元3世紀)的紙莎草紙,內容充滿各種召喚神靈的方法,以及對亡靈和魔鬼的驅魔儀式。這顯示埃及人能夠清楚區分真正的眾神(即行星統治者和天使)與低等領域的惡魔,以及人類星光體軀殼(即前人格在死亡後留在下層星光界的星光體軀殼),也就是神秘主義者所謂的亡靈。
這段文字討論了古埃及人對白魔法和黑魔法的區分。白魔法,或稱為神聖魔法,被視為一門神聖的科學,使人們參與神性的屬性之中。希羅多德(Herodotus)、泰勒斯 (Thales)、巴門尼德 (Parmenides)、恩培多克勒 (Empedocles)、奧菲斯 (Orpheus)、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柏拉圖 (Plato)、阿波羅尼烏斯 (Apollonius),在各自的時代尋求埃及偉大祭司的智慧,以解決宇宙之謎。斐洛 (Philo) 告訴我們 : 『眾所周知,秘儀揭示了大自然運行之道,啟發對天上力量的思考。』
過大的權力、知識濫用和個人野心,常導致自私和不擇手段的啟蒙者使用黑魔法,埃及也無法避免這種傾向。瓊-格蘭特 (Joan Grant) 在她的小說《荷魯斯之眼》(Eyes of Horus) 和《地平綫之主》(Lord of the Horizon) 中講述了在第11王朝(約公元前3000年)時,埃及受一連串專制和無能的法老統治,由權力慾強的祭司團所操控,他們深陷黑魔法、惡習和腐敗之中。最終,黑魔法導致神聖秘儀的廢除,並非像人們常誤解的是因為基督教會。
在公元前560年,羅馬人就已經發現了一所極度令人反感的黑魔法學派。這個學派奉行著源自伊特魯里亞 (Etruria) 的秘儀,很快,這股道德敗壞的風氣就在整個意大利蔓延開來。據提圖斯-利維烏斯(Titus Livius)的記載,在短短一年內,就有三千名啟蒙者因涉嫌投毒罪而被判刑。值得慶幸的是,如今自稱對黑魔法感興趣並聲稱遵循所謂「左手途徑」的人中,很少有人擁有真正的力量或知識。
讓我們從這個不愉快的話題轉移到神聖魔法,這曾經並至今仍是埃及最偉大的科學。對古埃及人來說,最卓越的人是透過艱苦的訓練控制了自己的動物本性,並從低級慾望的灰燼中像鳳凰般重生,擁有一顆不受物質幻覺蒙蔽的心靈;他們包容過去、現在和未來,並了解它們是一體的。
在埃及,白魔法師是那些在「生命之宮」度過長達21年的深入學習和嚴格實踐訓練的精選人才。這座「生命之宮」是一所教授神秘科學的「神廟-學院」。他們形成了一個哲學上的貴族,向眾人提供開放的宗教,引導他們穿越生命的曠野,直至在多次投生後達到精神和道德的成熟,然後得以融入啟蒙的行列。
埃及神聖魔法的根本原則建立在一套對應原理的精密系統之上,其關鍵在於:物質的發展遵循著精神所顯化的原型和象徵;精神和物質是同一奧秘的對立面。埃及的開悟者認為,大腦所產生的思想、靈魂的志向、口中所說的言語,以及身體的功能,皆具有對應關係,可以構建出完整的宇宙法則體系和實用的生活準則。此外,他們認為每個肉體或現象存在都是物質基礎;而這個非物質實體,我們稱之為高我,他們則稱之為巴或靈魂,它由最高光明的層次降臨並寄宿於肉身,再通過一系列輪迴的過程回溯至萬物之源。
普羅克洛(Proclus)在評論柏拉圖的《蒂邁歐篇》第五卷第330頁時提到靈魂,說道:『她的種子被投入生成的領域;她必須從物質的邊緣波動中淨化自己。因為她包含兩種能力,一個導致生成,另一個從生成到真正的存在。前者引導她環繞生成的循環,後者則圍繞智力的循環。』這裡提到了兩個層面的自我,即高等和低等心靈,以及它們各自的進化歷程,在我們許多文章中都提到過。
埃及的聖賢經過幾代人的發展,形成了一套奇妙的象徵系統。眾神,或稱大自然的普遍力量,都以一種特殊而清晰的方式被象徵化。就像我們在文章中所討論的獅身人面像,它將動物、人類和神靈融合在一起,每個神靈或女神也都以象徵性的形式展示他們獨特的神聖性、力量和特質。這與一般流行的看法相反,因為埃及人實際上並非崇拜貓、狗、牛、鷹、獅子、蛇或鱷魚!他們僅僅是觀察到這些以及其他眾多動物具有某些獨特的特質,並透過象徵性的比擬和對應方式,運用這些動物形象來傳達有關大自然力量(眾神)的訊息。
一些女神被描繪成動物頭,如塞克梅特 (Sekhmet) 和哈托爾 (Hathor),被描繪成動物頭,象徵她們具有母獅和母牛的勇氣與滋養特質。而其他女神,如伊希斯和瑪特 (Maat) 總是以人頭示人,象徵著母性和精神重生(伊希斯),以及智慧、正義和真理(瑪特)。眾神的頭飾、服飾和手中的權杖則象徵了更多屬性。這些元素構成了埃及神話中神聖魔法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偉大的啟蒙者不再存在,神聖的真理在很大程度上被遺忘。神聖科學轉變為當今流行的偽魔法信仰和實踐,這些信仰和實踐通過第二和第三世紀的世俗文獻以及希臘紙莎草紙流傳至今,而非古老大祭司的神聖魔法。萊頓紙莎草紙(Leyden papyrus)的內容總結展現了這些魔法文獻的主旨,該紙莎草紙是在公元250年左右以希臘文書寫的。
- 帶來幸福和好運的符咒。
- 實現夢想的咒語。
- 諮詢神靈的儀式。
- 能使人停止憤怒的咒語。
- 咒語能使戒指帶來事業成功、好運的功能。
- 其他類似的戒指。
- 使夫妻或他人分離的方法。
- 使一人直至死亡無法入眠的方法。
- 符咒讓自己受寵愛,並永遠擁有友誼。
從這個觀察可以看出,近兩千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在神秘學交流群中發現了完全相同的情況,而那些容易受騙或缺乏經驗的人,就像古希臘人和後來的埃及人一樣,對這些事物深感興趣!因此,我們必須對埃及魔法做一番回顧,希望這個調查能夠糾正一些誤解,並為你提供豐富的素材,以供進一步思考和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