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Taiwan PASS火車環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一不小心就火車環島了,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Taiwan PASS的使用心得。


因為前陣子發現觀光署推Taiwan PASS台鐵版花蓮振興方案,只要2800元就可以有臺鐵周遊五日券、捷運及台灣好行優惠組合,而且還是買一送一,等於一個人只要1400元而已,超級划算。

*備註:目前可以在雄獅旅遊或是Klook購買票券,期限到2024.11.30

raw-image










Taiwan PASS-台鐵版

是一款整合臺鐵、捷運及台灣好行的交通電子票券,包含「臺鐵5日周遊券」、「北捷(北北基好玩卡)2日券、桃捷來回票、中捷48小時票及高捷2日券4選1」、「台灣好行-清境線、日月潭線、阿里山線、墾丁快線來回票4選1」 ,下載Taiwan PASS App並輸入兌換序號就可開通囉。

*備註:首次兌換臺鐵5日周遊券時,必須包含「宜蘭頭城-台東大武」之間的車站劃位。

*臺鐵18個站點火車票兌換:臺東、花蓮、羅東、宜蘭、南港、松山、台北、板橋、桃園、中壢、新竹、台中、新烏日、嘉義、台南、新左營、高雄、枋寮。

raw-image

相關資訊:Taiwan PASS官網


當時看到這麼划算的旅遊方案就開始購票規劃行程,我們這次的行程是「宜蘭-花蓮-臺東-臺南-臺北」,最後一天在臺北車站兌換捷運兩日遊的票券,六天五夜剛好把想去的地方都玩一遍,而且到花東還有住宿補助1000元,花蓮是平假日都有,而臺東的住宿補助只有平日周一到周四可以申請。

*備註:申請補助不可以使用bookig等訂房網預定住宿,要直接跟民宿確認和訂房。

相關資訊:「交通部觀光署振興花蓮震後獎勵旅遊個別旅客住宿優惠活動」專區

目前花蓮還有振興農粉幣250元可以使用,只要註冊加入農業易遊網會員,然後在花蓮縣轄內,手機開啟定位後登入會員中心,點擊領取「兌換花蓮振興農粉幣」,就可以在花蓮指定店家使用了。我們是去花蓮的農會使用,很好逛也有許多很有特色的商品能選購,我們光是逛農會就花了一個小時。

*備註:記得手機要開啟定位才可以兌換農粉幣哦!

raw-image

相關資訊:農業易遊網


如果要搭乘普悠瑪、自強號等對號列車的話還是建議大家事先劃位,不然很可能會沒位子或沒有連號的座位,我們當時使是用網路訂票不付款,再到火車站去兌換火車票,這樣很方便,也可以直接確認位置有沒有坐在一起,但如果嫌麻煩也可以直接到火車站兌換,就不用自己操作太多。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北捷(北北基好玩卡)2日券的兌換地點大部分都在桃園機場兌換,唯一在臺北車車站的點就是雄獅旅遊台北站前門市(台北火車站售票大廳內,近北二門),而營業時間:週一~週五 06:00-20:00、週六~週日 06:00-19:00。

raw-image


官網的資訊都是營業到晚上七點,當時訂票沒注意時間,直到當天認真看官網才發現我們到臺北的時間在晚上七點十分,差點以為沒辦法兌換,還好有打電話去門市詢問才知道平日營業到晚上八點,當時真覺得很幸運,也提醒大家出遊規劃時要記得注意門市的營業時間跟換票地點,才不會像我們這樣,差點就換不到票,還好最後有驚無險兌換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津涔-avatar-img
2024/09/30
這樣真的很便宜.需要找一位朋友陪我玩🤣孩子丟給我老媽顧.老媽應該會翻白眼.🤣
弦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30
津涔 真的很划算,但真的要排出有空的時間,不過如果光是去南部玩個兩三天的來回火車票其實就回本了哦🤣
厲害了☺️
avatar-img
弦悅的沙龍
35會員
20內容數
平時喜歡追劇看小說,分享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分享了最近前往臺灣環島旅遊的經驗,特別是使用Taiwan PASS的心得。
Thumbnail
分享了最近前往臺灣環島旅遊的經驗,特別是使用Taiwan PASS的心得。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想到南投旅遊,但是還在煩惱交通路線?推薦你搭乘台灣好行,不僅省交通費,路線也相當多元哦!現在使用最新推出的「南投好行卡」,只要從台中高鐵站出發,3日內就能暢遊台灣好行6大合作路線,帶你玩遍日月潭、清境、埔里、溪頭、車埕沿途景點,首批入手還能獲得超萌限量「卡娜赫拉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想到南投旅遊,但是還在煩惱交通路線?推薦你搭乘台灣好行,不僅省交通費,路線也相當多元哦!現在使用最新推出的「南投好行卡」,只要從台中高鐵站出發,3日內就能暢遊台灣好行6大合作路線,帶你玩遍日月潭、清境、埔里、溪頭、車埕沿途景點,首批入手還能獲得超萌限量「卡娜赫拉
Thumbnail
一般到日本旅遊的遊客都會針對遊程來挑選最適合的JR Pass,畢竟JR是全日本覆蓋率最高的鐵路。這樣一來如果想要到達只有私鐵的特定地點,就需要額外花上一筆交通費用。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省下交通費的好方法。
Thumbnail
一般到日本旅遊的遊客都會針對遊程來挑選最適合的JR Pass,畢竟JR是全日本覆蓋率最高的鐵路。這樣一來如果想要到達只有私鐵的特定地點,就需要額外花上一筆交通費用。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省下交通費的好方法。
Thumbnail
介紹豐原騎到后豐自行車道口,騎去東豐自行車道綠廊,從五分車懷舊公園折返。
Thumbnail
介紹豐原騎到后豐自行車道口,騎去東豐自行車道綠廊,從五分車懷舊公園折返。
Thumbnail
「202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將於7月14日至17日一連4天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開,交通部觀光局設立主題館,以台灣觀巴、台灣好行、自行車旅遊及旅宿、旅遊服務資訊等做為推廣重點,提供最新活動及優惠訊息,讓民眾都能以輕鬆、低碳又健康的方式,深度旅遊臺灣、品嚐當地美食、文化、風光,帶回難忘旅遊回憶,歡迎
Thumbnail
「202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將於7月14日至17日一連4天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開,交通部觀光局設立主題館,以台灣觀巴、台灣好行、自行車旅遊及旅宿、旅遊服務資訊等做為推廣重點,提供最新活動及優惠訊息,讓民眾都能以輕鬆、低碳又健康的方式,深度旅遊臺灣、品嚐當地美食、文化、風光,帶回難忘旅遊回憶,歡迎
Thumbnail
大家可以告訴即將來台的國際友人們這個超棒的優惠之外,重點是一定要注意選對方案啊!!!!!!!!
Thumbnail
大家可以告訴即將來台的國際友人們這個超棒的優惠之外,重點是一定要注意選對方案啊!!!!!!!!
Thumbnail
【郵輪式列車】初體驗get,久違的宜蘭花蓮,我們來了!全家第一次參加搭火車的團體旅行,在後疫情時代,【郵輪式列車2.0】出發宜蘭花蓮,漫遊慢遊,重新認識美麗的台灣!
Thumbnail
【郵輪式列車】初體驗get,久違的宜蘭花蓮,我們來了!全家第一次參加搭火車的團體旅行,在後疫情時代,【郵輪式列車2.0】出發宜蘭花蓮,漫遊慢遊,重新認識美麗的台灣!
Thumbnail
疫情期間這三年不能出國旅行,你在台灣採取什麼方式旅遊呢? 在以前,為了行動的方便與自主性,幾乎都是自己開車,但是這十年來,若與朋友一起旅行,我們大多是選擇大眾運輸工具或租遊覽車,到定點後就盡量用徒步行走的方式,一步一腳印走在這塊土地上,換句話說,我們不再只是拍照到此一遊,不再路過,而是走入風景裡。當
Thumbnail
疫情期間這三年不能出國旅行,你在台灣採取什麼方式旅遊呢? 在以前,為了行動的方便與自主性,幾乎都是自己開車,但是這十年來,若與朋友一起旅行,我們大多是選擇大眾運輸工具或租遊覽車,到定點後就盡量用徒步行走的方式,一步一腳印走在這塊土地上,換句話說,我們不再只是拍照到此一遊,不再路過,而是走入風景裡。當
Thumbnail
疫情期間不能出國旅行,你在台灣採取什麼方式旅遊呢? 在以前,為了行動的方便與自主性,幾乎都是自己開車,但是這十年來,若與朋友一起旅行,我們大多是選擇大眾運輸工具或租遊覽車,到定點後就盡量用徒步行走的方式,一步一腳印走在這塊土地上。
Thumbnail
疫情期間不能出國旅行,你在台灣採取什麼方式旅遊呢? 在以前,為了行動的方便與自主性,幾乎都是自己開車,但是這十年來,若與朋友一起旅行,我們大多是選擇大眾運輸工具或租遊覽車,到定點後就盡量用徒步行走的方式,一步一腳印走在這塊土地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