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00
有人說,家門口的一棵樹,就是心靈最好的醫生。
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綠色植物能安撫情緒、降低壓力,甚至改善身心健康。最近的一項研究更指出:窗外如果有一棵樹,人就會更快樂。
這個想法被整理成一個簡單的原則——3-30-300規則:
- 每個人從家中窗戶應該能看到 3棵樹;
- 社區的樹冠應覆蓋 30%;
- 每位居民應住在距離公共綠地 300公尺 以內的地方。
聽起來理所當然,卻並非人人享有。
綠色的差距
比利時與荷蘭的都市規劃專家 Konijnendijk 就指出:弱勢群體居住的社區往往綠化不足。在那裡,綠色稀缺,水泥混凝土成為主要景觀。而在資源豐厚的社區,街道被樹蔭覆蓋,公園與花園點綴其中。這造成了一種「雙重不公正」:
- 沒有能力住在綠地旁的人,同時也失去了健康與氣候調適的福利。
- 當熱浪來襲,他們往往必須走得更遠,才能找到一處涼爽的地方。
於是,綠色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一種社會公平的隱喻。
三棵樹的寓言
如果把「3-30-300」規則想像成三棵樹,它們分別象徵:
- 視野的綠:每天能看見的心靈慰藉。
- 社區的綠:生活環境裡的清涼庇蔭。
- 可及的綠:腳步可抵達的公共空間。
這三棵樹,不應該只是富裕社區的專利,而應是所有人共享的基本權利。許多人嚮往「綠色城市」,但現實是,最環保的社區往往也是最昂貴的社區。如何讓綠色不成為奢侈品,而是日常? 這是城市規劃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每個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都需要一同思考的問題。
或許,我們真正追求的城市,就是那個——無論你身在何處,抬頭望向窗外,至少有三棵樹,靜靜陪伴著你。 🌳🌳🌳
你窗外能看到幾棵樹?如果只能種下一棵,你希望它是什麼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