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簡稱FL)多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患者,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是在做檢查時意外發現;或在頸部、鼠蹊、腋下等處摸到腫大的淋巴結,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疲勞、咳嗽、發燒、夜間盜汗、體重減輕等症狀,確定診斷時大多已是第二、第三期。」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明志醫師指出,濾泡性淋巴瘤(FL)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為淋巴結濾泡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中的淋巴球不受控制地生長,導致增生的細胞大於正常比例而形成,如果濾泡內的淋巴球數量過多,甚至溢出到淋巴結外,就有機會進一步發展成瀰漫性淋巴瘤。

張明志醫師表示,台灣每年大約有3,500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新發病例,其中55% 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15% 為濾泡性淋巴瘤(FL),其他還有5% 被套細胞淋巴瘤(MCL)和10% 邊緣區淋巴瘤(MZL)等,推算起來,每年台灣約有300至400例FL發生,是第二常見的B細胞淋巴瘤[1]

什麼是濾泡性淋巴瘤

什麼是濾泡性淋巴瘤

濾泡性淋巴瘤FL復發難治 傳統無標準治療共識

從全球的統計資料來看,過去對於濾泡性淋巴瘤(FL)後線的治療缺乏共識和標準,從三線以後的治療方式都十分分歧,且越往後線治療推進,整體生存率都會隨之下降[2]

而在濾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中,有部分屬於「復發難治型(R/R)」,臨床上會使用POD24指標,即開始治療的24個月內出現病情進展來界定。張明志醫師補充,如果在24個月後復發,雖然仍是復發,但不屬於難治型;若患者對原來的治療反應不佳、或在治療後不到6個月內病情再次發作,就會被視為難治型,預後較差。「現在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國際治療指引已有針對FL 的三線治療推薦最新治療準則,將有望幫助病患[3]!」

治療新曙光!新一代BTKi聯合抗CD20單株抗體組合三線治療FL

傳統濾泡性淋巴瘤(FL)常以化學治療為主,直到抗CD20單株抗體問世後,搭配化學治療、類固醇等治療組合便成為主要的治療方式。如今BTK抑制劑標靶藥物也加入治療行列,張明志醫師解釋,BTK抑制劑標靶藥物可以抑制BTK酵素的活性,進而抑制B細胞淋巴瘤的增殖並誘導凋亡。新一代標靶BTK抑制劑的主要優勢在於它是口服標靶藥物,不屬於化療,相較於化學治療,給藥方式較為病人所接受,作用機轉較精準,較不影響生活品質。

什麼是BTK抑制劑標靶藥物

什麼是BTK抑制劑標靶藥物

根據一項名為ROSEWOOD的全球研究指出,治療濾泡性淋巴瘤(FL)三線使用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搭配抗CD20單株抗體的總體耐受性良好,表現出了有意義的療效和可控的安全性特徵,迎來了FL的治療新突破[4]



「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結合抗CD20單株抗體確實解決了部分過去化學治療難以克服的問題。」張明志醫師說,「傳統化學治療通常是針對快速分裂的細胞,對於濾泡性淋巴瘤(FL)這類惰性的腫瘤效果較差,而且化學治療會對腸胃道、骨髓造成較明顯的副作用。BTK抑制劑標靶藥物能夠針對B細胞發揮作用,促使B細胞淋巴瘤凋亡,有助發揮治療成效,维持患者生活品質。」


新一代標靶BTK抑制劑標靶藥物

新一代標靶BTK抑制劑標靶藥物

跟上國際治療指引 若有任何問題應至血腫門診諮詢

目前根據最新國際趨勢,舉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與抗CD20單株抗體聯合用於治療經過兩線或以上全身治療後的復發或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R/R FL),肯定其臨床優勢[5]

張明志醫師表示,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R/R FL)在使用不同的治療藥物時,會面臨不同的副作用,例如腹瀉、心律不整、感染等問題,請患者不過度擔心,醫療團隊都會提供完善的支持與治療,也強調,患者要維持正常作息,不可過度勞累,如果有發燒或其他症狀,請盡快返回血液腫瘤科門診向醫療團隊反應。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110年癌症登記報告

[2] P. Ghione et al. Haematologica, 2023 Mar 1;108(3):822-832.

[3]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Classic Follicular Lymphoma (2024.v1)

[4] Zinzani PL, Mayer J, Flowers CR, Bijou F, De Oliveira AC, Song Y, Zhang Q, Merli M, Bouabdallah K, Ganly P, Zhang H, Johnson R, Martín García-Sancho A, Provencio Pulla M, Trněný M, Yuen S, Tilly H, Kingsley E, Tumyan G, Assouline SE, Auer R, Ivanova E, Kim P, Huang S, Delarue R, Trotman J. ROSEWOOD: A Phase II Randomized Study of Zanubrutinib Plus Obinutuzumab Versus Obinutuzuma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J Clin Oncol. 2023 Nov 20;41(33):5107-5117. doi: 10.1200/JCO.23.00775. Epub 2023 Jul 28. PMID: 37506346.

[5] U.S. FDA.Search Orphan Drug Designations and Approvals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復發難治型濾泡性淋巴瘤治療進展,國際指引列新一代口服標靶BTK抑制劑入後線治療,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8會員
733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歲女性,確定診斷時已經是轉移性腎細胞癌,右側腎細胞癌合併巨大淋巴結轉移,淋巴結環繞整個下腔靜脈及局部侵犯腰大肌,且下肢因為靜脈壓迫而有水腫的情形,但是沒有其他遠端轉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任羅浩倫醫師表示,「因為沒有遠端轉移,利用手術完整切除對於病情控制有幫助,但是手術範圍太大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歲女性,確定診斷時已經是轉移性腎細胞癌,右側腎細胞癌合併巨大淋巴結轉移,淋巴結環繞整個下腔靜脈及局部侵犯腰大肌,且下肢因為靜脈壓迫而有水腫的情形,但是沒有其他遠端轉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任羅浩倫醫師表示,「因為沒有遠端轉移,利用手術完整切除對於病情控制有幫助,但是手術範圍太大
Thumbnail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肝臟腫瘤及頸部淋巴結切片後,病理報告為神經內分泌腫瘤,G1-G2,胃鏡及大腸
Thumbnail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肝臟腫瘤及頸部淋巴結切片後,病理報告為神經內分泌腫瘤,G1-G2,胃鏡及大腸
Thumbnail
「濾泡性淋巴瘤多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患者,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是在做檢查時意外發現;或在頸部、鼠蹊、腋下等處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Thumbnail
「濾泡性淋巴瘤多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患者,常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是在做檢查時意外發現;或在頸部、鼠蹊、腋下等處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Thumbnail
「有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白血球數量很高,已超過100,000/uL。正常時候的白血球數量約4,000/uL至10,000/uL。」滕傑林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罹患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Thumbnail
「有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在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白血球數量很高,已超過100,000/uL。正常時候的白血球數量約4,000/uL至10,000/uL。」滕傑林醫師指出,「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罹患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Thumbnail
「有位70多歲的男士,來到診間時,頸部有顆非常大的腫瘤,位於頸部中央,大約7、8公分,已侵犯氣管、壓迫食道,讓病人無法說話、無法進食,呼吸也比較喘」陳彥豪醫師表示。因為不適合開刀,所以在確定診斷為甲狀腺癌,基因檢測顯示有BRAF基因突變後,跟病人討論並決定使用針對BRAF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
Thumbnail
「有位70多歲的男士,來到診間時,頸部有顆非常大的腫瘤,位於頸部中央,大約7、8公分,已侵犯氣管、壓迫食道,讓病人無法說話、無法進食,呼吸也比較喘」陳彥豪醫師表示。因為不適合開刀,所以在確定診斷為甲狀腺癌,基因檢測顯示有BRAF基因突變後,跟病人討論並決定使用針對BRAF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
Thumbnail
「醫師,我最近發現有血尿的狀況。」58歲的陳先生說。 「會痛嗎?」醫師問。 「解尿的時候不會痛。」陳先生想了想說,「倒是經常腰痠背痛。」 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右側腎臟有顆拳頭大的腫瘤,腫瘤已經蔓延進入腎靜脈中,且有骨骼轉移,確定診斷為轉移性腎細胞癌並出現肺部轉移。
Thumbnail
「醫師,我最近發現有血尿的狀況。」58歲的陳先生說。 「會痛嗎?」醫師問。 「解尿的時候不會痛。」陳先生想了想說,「倒是經常腰痠背痛。」 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右側腎臟有顆拳頭大的腫瘤,腫瘤已經蔓延進入腎靜脈中,且有骨骼轉移,確定診斷為轉移性腎細胞癌並出現肺部轉移。
Thumbnail
79歲的林女士,因腹部疼痛遠從金門來台就醫,剛住院時無明顯症狀,但經一周的時間,病況竟出現變化,除了腹腔有腫塊之外,甚至出現夜間盜汗、食慾變差等情形。謝燿宇表示,林女士具典型淋巴癌常見症狀,後經診斷確定罹患高侵襲性之被套細胞淋巴瘤( MCL)立刻安排相關治療。
Thumbnail
79歲的林女士,因腹部疼痛遠從金門來台就醫,剛住院時無明顯症狀,但經一周的時間,病況竟出現變化,除了腹腔有腫塊之外,甚至出現夜間盜汗、食慾變差等情形。謝燿宇表示,林女士具典型淋巴癌常見症狀,後經診斷確定罹患高侵襲性之被套細胞淋巴瘤( MCL)立刻安排相關治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