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如何在不確定的時代,帶著價值轉換跑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碩博士生面臨的職涯挑戰,往往不僅是學術領域內的競爭,更來自於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正如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裡所說的:「職業需求時常要遷徙,一種是空間的遷徙,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另一種是時間的遷徙,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


對我們來說,轉換跑道可能是從學術研究到業界,或者是適應學術界新興的需求。不過,這樣的轉換不代表我們需要把過去的成就歸零,而是應該學會帶著已經累積的價值,進一步去開創新的機會。

raw-image


▋碩博士生的轉換跑道不等於歸零


許多碩博士生在面臨不同職業選擇時,常常會有「歸零心態」,覺得自己要從零開始。然而,實際上我們不需要完全重新來過,而是可以將過去累積的知識與能力帶到新領域。正如古典老師所說:「遷徙的關鍵是拆分出現有價值中最有意義的部分,然後帶著它們進行增值。」


這讓我想到自己在學術道路上的一些經歷。2017年,我來到美國,在普渡大學和UCLA從事研究工作。在這過程中,我不僅學習到了如何解決學術上的問題,更學會了如何將這些能力轉化為能應對未來職涯挑戰的工具。以下是我認為對碩博士生特別有價值的三項能力,它們能幫助我們在學術領域外順利轉換跑道。


▋製造知識的能力


碩博士生大多都習慣於「傳播知識」,無論是透過教學、報告或寫作,將自己已經學到的東西分享給他人。然而,「製造知識」是研究生涯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們不僅要學會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更要能夠透過設計實驗、分析數據,進而提出新的發現或觀點。


製造知識的能力,讓我們在任何領域都能具備解決問題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僅僅依賴既有的知識輸出。我們能自己動手分析數據、進行實驗,這使得我們在職場上更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也不用依賴「知識代理人」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高效安排每日工作任務的能力


作為碩博士生,每天面對大量的研究、寫作和教學工作,時間管理顯得格外重要。這裡提到的「高效安排每日任務」能力,是我在研究生涯中一再磨練的技能。從文獻搜尋到實驗設計,再到撰寫論文,每一步都需要精確規劃時間,才能確保按時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


我發現,將每日工作根據優先順序安排,並把最具挑戰的任務放在專注力最高的時間段進行,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這項能力在學術工作中有其重要性,但同樣也能幫助我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應對多任務的挑戰。


▋領導與協作的能力


最後,「領導與協作」的能力,是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外的另一本領。在研究團隊中,我們經常需要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合作,一起推進實驗或大型專案。無論是協調團隊成員的分工,還是領導討論,這項能力在學術之外同樣重要,尤其是當我們進入業界後,需要在更複雜的環境下工作時。


透過在研究團隊中的經驗,我學會如何傾聽每位成員的意見,並且找到最佳解決方案,讓團隊運作更加流暢。這不僅是科研項目成功的關鍵,也是進入職場後,能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的重要能力。


▌總結


對碩博士生來說,職涯的轉換並不等於歸零。學術研究讓我們培養出「製造知識」、「高效管理工作」以及「領導與協作」這三項核心能力,這些都能帶到未來的職業中繼續發揮價值。不論你是想繼續留在學術界,還是轉戰業界,這些能力都能幫助你應對變化,開創屬於自己的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4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Thumbnail
夏日豐沛的滋養,盛產畢業生的季節同時也是迎來大學新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社會/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考量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取得平衡是每個人都各自有抱有期待的理想狀態,筆者認為找到自己的初衷、足夠的瞭解自己,評量核心價值、定義自己,是最被忽略但卻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