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療新趨勢

肥胖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療新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肥胖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療新趨勢

在當今社會,肥胖和靜脈血栓栓塞症(VTE)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如何有效治療這類患者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本文將探討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在肥胖VTE患者中的應用。

研究證據

🔴 兩項大規模回顾性研究表明,DOACs在肥胖患者中的效果不劣於華法林:

  • 利伐沙班研究:包含13,510名BMI>30的VTE患者
  • 阿哌沙班研究:分析了155,000多名VTE患者

🔵 這些研究結果顯示:

  • DOACs在預防VTE復發方面效果一致
  • 主要出血風險無顯著差異

指南更新

🟢 國際血栓與止血學會(ISTH)最新指南建議:

  • BMI>40kg/m² 或體重>120kg 的患者可使用標準劑量的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
  • 維生素K拮抗劑、低分子肝素和磺達肝素仍是可選方案

臨床考量

在為肥胖患者選擇抗凝治療時,醫生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 極度肥胖患者(BMI>60或體重>200kg)可能更適合使用華法林 🔵 需評估患者是否有吸收問題(如短腸綜合症或曾做減肥手術) 🟢 同時評估患者的腎功能和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

未來展望

研究者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數據來探討:

  • 肥胖與其他風險因素的相互作用
  • 長期預防性治療的效果

結論

🔴 新證據支持在標準劑量下使用DOACs治療肥胖VTE患者 🔵 醫生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抗凝方案 🟢 肥胖是VTE的永久性風險因素,可能需要長期抗凝治療

關鍵字: 肥胖、靜脈血栓栓塞症、直接口服抗凝劑、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華法林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2會員
230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