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似乎已經很久沒遇見那樣的感覺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只會購買那些在社群媒體上被分享為「超紅!」「必買!」的商品。儘管大多數時候我對這些東西感到滿意,但一個月後,我總是發現自己已經厭倦了它們。這種感覺就像毒品般,不斷刺激著我們的大腦,推動我們進行消費行為。
例如,剛剛我在Instagram上看到無印良品的新品,感覺十分方便,或許下週我就會買下來了。但心底裡,隱約也有個聲音在問:「真的需要嗎?」即便如此,我還是能找出許多購買的理由——帶孩子外出時應該很實用,外觀可愛,使用起來便利。這樣一列舉下來,我不禁對這些理由的淺薄感到厭煩。這些理由,或許根本不足以成為真正的理由。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漸漸放下了自己的喜好,轉而優先考慮他人的偏好?作為一名KOL,我總是告訴自己,接下業配・團購時,應該只介紹那些自己真正喜歡、且能自信推薦的產品。我相信,大多數KOL也是這樣的。然而,當我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時,面對網絡上氾濫的資訊,卻很難分辨哪些內容是真正充滿熱情的推薦。
在這個時代,不論我們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廣告總是不停地侵入我們的視野。即便是假期去市場閒逛,也會發現自己購買的,是那些無名的雜貨,或是沒有Instagram帳號的手工藝品作家的作品。當我凝視著這些充滿自己喜好的小物時,那感覺和過去想買某件衣服時截然不同。我彷彿回到了大學入學典禮那天,被如洪水般湧來的社團招新活動圍攻的場景:
「我們的產品超棒的!」
「這件衣服最適合你!」
「買這個就沒錯了!」
無數的推銷員向我蜂擁而來,讓我的心無法得到片刻的平靜,而今天我的錢包,依然是空空如也。
常聽人說:「如果你推薦的東西自己不喜歡,粉絲一定會察覺的。」但真正有才能的KOL,其實是頂尖的演員。要完美欺騙粉絲,對他們來說並非難事。然而,正因為這些人沒有這麼做,他們才能獲得穩定的支持吧?可實際上,我也見過不少知名KOL毫不掩飾地說:「只要有錢,我什麼案子都接。」現實就是如此。
不僅僅是KOL,從電視、電影到雜誌,所有媒體的主要收入來源幾乎都是「廣告」。電視上某個藝人說「我每天都在用這款化妝品」,背後很可能就是來自於贊助商的推銷。說到這裡,我記得之前曾收到過一個邀約:「節目裡會準備好商品,請在節目中推薦,銷售額的某個百分比會分給你。」然而,讓我覺得不適應的是,這些安排感覺就像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控制,讓我去說出台詞中別人的話,假裝那是自己內心的聲音。所以,最後我婉拒了這個提案。
如今,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社群媒體,說全人類都在從事廣告業也不算誇張。在這其中,聲音最大的人往往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想起小學時,那些受歡迎的同學常常是嗓門最大的人。只要他們喊一聲「午休一起去踢足球吧!」,大家就會立刻湧上來。甚至當他大喊「我沒偷遊戲王的卡片!」時,儘管他手裡明明握著朋友珍惜的卡片,這謊言在他的聲嘶力竭下似乎也變成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