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有六家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占比達到28%至29%,這一比例已經進入所謂的「警戒紅區」,這是近兩年來的新高。此外,還有九家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占比落在27%至28%的「警戒黃區」。這意味著,總共有十五家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占比處於警戒狀態,其中六家為大型行庫,佔了四成。
根據《銀行法》第72-2條的規定,銀行的不動產放款總額不得超過其總存款加上金融債總額的30%,這一規定在市場上被稱為「不動產放款天條」。銀行通常會設定內部的警戒水位在28%,一旦超過這一比例,銀行可能會採取措施,如提高房貸利率或降低貸款成數,以此來應對風險。
9月底,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達到26.82%,較前一個月增加了0.18個百分點,達到近兩年來的高點。這一數據顯示,銀行業對於不動產放款的需求仍然強勁,但同時也需要密切監控放款比率的變化,以確保風險處於可控範圍內。
銀行不動產放款嚴緊,小建商無奈轉向租賃公司借貸
對於房貸市場,銀行似乎更傾向於支持新青安和首次購房者,銀行必須優先考慮那些「已經核定但還未撥款」的案件,那些正在進行中的建設項目將繼續獲得資金支持。這些項目已經在銀行的貸款計劃中,並且可能已經開始施工。而新的土建融案件卻只能苦苦等待,直到有額外的資金空間出現。這種情況對於那些與銀行有長期往來的建商來說是有利的,但對於那些較少往來的客戶來說,自己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甚至是被拒絕放款。
銀行主管提到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即使是已經核定的土建融案件,也無法在年底前全部撥款。這是因為銀行的撥款是根據工程進度來進行的,而大型建設項目通常需要數年才能完成。這種分階段撥款的做法,雖然可以幫助銀行更好地管理資金流,但也延長了資金的凍結期,這對於那些急需資金的建商來說是一個噩夢。
對於小型建商來說,央行的政策調整,特別是將建商餘屋貸款的最高成數降低,增加了他們的資金壓力。迫使一些小建商只能尋求其他融資渠道,如租賃公司,這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借貸成本。
房地產,不動產,台灣房市,市場快訊,趨勢報導,房地稅務,專題報導,熱銷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