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的奇蹟:MoCA Taipei 帶來的在地文化新視角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本期摘要

本期《在地x人》電子報帶您深入探索台灣地方創生的最新進展!從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的創意展示出發,展現街角文化的多樣性和在地力量的激發,接著讓我們走進台中高美濕地的美景之中,了解其如何成為全台地方特色的首選之一。再來,我們將聚焦香港街頭的復古電車全景遊,不僅喚起城市記憶,更成為旅遊體驗的新亮點。透過這些案例,我們不僅感受到地方創生的活力,更看見了城市與文化共生的新可能。立即閱讀,跟著我們一起踏上這段充滿驚喜的在地旅程吧!

歡迎來到《在地x人》電子報!👋

嗨!歡迎再次來到《在地x人》的世界!在這裡,我們持續探索並分享台灣最具創意的地方創生故事。無論是從在地文化的創新,還是結合新科技的產業發展,我們致力於讓「越在地,越國際」的理念成為可能。準備好跟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期的亮點嗎?讓我們開始吧!


街角文化的驚喜:MoCA Taipei如何喚醒在地創意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最新推出的展覽《街角的興趣》可謂城市創意的縮影。這場展覽試圖以街頭文化為核心,打破藝術的高牆,讓藝術不僅是視覺的享受,更是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展示街頭塗鴉、創意裝置、地區性文創產品等元素,展覽呈現出豐富且多元的藝術形式,從視覺到感知,挑戰了人們對藝術的既有觀念。

在展覽中,MoCA Taipei特別強調「街角」這個場域概念,因為街角是城市中最具人情味的地方之一,也是文化聚集與表達的起點。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在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用在地的元素來創造共鳴?像是透過街頭藝術家與在地居民的合作,共同創作出兼具地方特色與城市個性的塗鴉牆,這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一場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raw-image

對台灣各地創生團隊的啟發

MoCA Taipei的這場展覽方式,其實對台灣其他地區的地方創生團隊也有許多可借鏡之處,尤其是對如何將藝術與在地生活結合、激發社區創意這一點。以下是幾個拋磚引玉的具體建議和發想:

  1. 在地故事的多元表達: 偏鄉地區通常擁有獨特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但如何讓這些故事「可視化」並打動人心,是地方創生的一大挑戰。MoCA Taipei通過創新藝術展覽來展現街角的故事,這種模式可以被偏鄉地區參考應用,例如邀請當地居民或藝術家,以畫作、雕塑或多媒體裝置的形式呈現當地的故事。這不僅能提升觀光吸引力,也能讓居民感受到自身文化的價值。
  2. 創意合作與資源整合: MoCA Taipei的成功部分來自於藝術家與當地商家、居民的合作。對於偏鄉地區來說,也可以尋求這類合作模式。比如,將當地工藝師傅的技藝與年輕藝術家的創意結合,開展為期數週的小型創作營或街頭藝術節,不僅能激活當地的文化能量,還能吸引外來遊客的目光。此外,可以與大專院校合作,讓藝術系學生參與地方創生項目,創造「學術—地方」雙向學習的機會。
  3. 以公共空間為創生場域: 街角是一種「邊界地帶」,充滿了公共性和可親近性,這也是它能承載多元文化的原因之一。對偏遠地區來說,可以將公共空間如村口、街道、老屋廣場等地作為創生場域。這樣的空間不僅能讓居民和遊客隨時互動,也讓創生活動更具「公共性」,不再侷限於封閉的展覽空間,而是融入到人們的日常中。
  4. 探索地方材料與在地工藝的結合: MoCA Taipei展覽中大量使用了台灣在地材料,如竹子、木頭、磚瓦等,這對偏遠地區同樣具有啟發性。在台東、屏東或嘉義等地的地方創生團隊可以利用當地常見的材料來創作,不僅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強化作品的在地性和獨特性。像是用阿里山的木材製作公共藝術、用屏東的土壤燒製陶器等,都能成為吸引遊客的獨特亮點。
  5. 打造「移動展覽」的概念: 如果偏鄉地區的展覽場地受限,那麼可以借鏡MoCA Taipei的靈活性,採用「移動展覽」的方式,讓藝術走進街頭和巷弄。設計一台具有藝術氛圍的移動巴士,定期穿梭於鄉鎮與城市之間,把藝術帶到人們的身邊。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偏遠地區藝術資源缺乏的問題,也讓藝術展覽成為一場「公路之旅」,更加靈活且有趣。

為何值得其他地區借鏡?

Moca Taipei這次的展覽成功在於,它把「高高在上」的藝術拉到日常生活中,讓人在不經意間便能感受藝術的魅力。這樣的模式對偏鄉地區的地方創生來說,不僅是一種文化的輸出,也是吸引人流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對缺乏資源的地區來說,創意無需高成本,只需找到地方特色並將其轉化為能夠共鳴的藝術表達,就能有效推動地方經濟和文化的成長。

你怎麼看?

你認為這種街角文化的創新模式,能否在你所熟悉的地方推行?你有沒有見過類似的在地創意案例?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議!

有機會的話,也不妨親自走訪一次,感受街頭藝術的熱情和活力!MoCA Taipei的這場展覽將持續至年底,你可別錯過了!

活動資訊:在這裏


台中高美濕地:全台地方特色票選的隱藏寶藏

今年的全台地方特色票選活動中,台中高美濕地不僅贏得了超高票數,更成為遊客心目中的必遊景點之一。這片廣闊的濕地不僅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還能欣賞到壯麗的夕陽與迷人的紅樹林景色。高美濕地的成功,背後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優勢,更是地方政府長期的維護與發展。

這次票選活動讓全台人民重新認識了各地的特色與美景,也帶動了在地旅遊的熱潮。台中市政府特別重視高美濕地的永續發展,投入資源在遊客中心的建設、棧道的維護與導覽服務的提升,以確保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了解濕地的生態保護意識。

raw-image

你曾經去過高美濕地嗎?如果去過的話,你最喜歡那裡的哪一個角落?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你的經驗!


復古電車全景遊:連接城市記憶的新體驗

在香港街頭,一場復古與現代的碰撞正在發生。全景電車遊在香港的復興,不僅喚起了許多人的城市記憶,更吸引了大量旅客搭乘體驗。這種遊覽方式既有懷舊感,又能快速帶領遊客穿梭於香港的各大景點。透過電車的玻璃窗,城市的繁華與懷舊感同時映入眼簾,為人們帶來了獨特的視覺享受。

這種將復古與現代結合的旅遊方式,不僅符合地方創生的核心理念,也成為新興旅遊模式的一部分。香港的復古電車遊不僅僅是旅遊項目,更是一種城市記憶的保存方式。這種創新模式是否也能在台灣的城市推行?例如,台北的捷運是否可以考慮推出類似的全景車廂,讓旅客以全新視角欣賞城市之美?

你認為台灣的城市交通是否也應結合這類創新體驗呢?不妨一起想想,台灣的哪個城市最適合這種復古全景遊?

raw-image



以上就是本期的電子報內容,最後小小提問一下:

你知道這三個地方創生團隊嗎?

  1. 「忠寮藝旅體驗計畫」:透過藝術創作及食農體驗參與忠寮社區的文化特色。
  2. 「半島火箭人實驗室」:結合科技與農業創新,在屏東創造可持續的地方經濟。
  3. 「南澳媒體創生培力計畫」:利用影像創作推廣宜蘭地方故事。

你有聽過他們嗎?或者曾經參與過他們的活動?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你的經驗!


分享你的地方創生故事

感謝你閱讀這期的《在地x人》!地方創生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如果你有有趣的地方創生故事、旅遊經驗或對電子報的建議,歡迎隨時留言與我們分享!同時,別忘了把這封電子報分享給朋友,讓更多人一起參與這場充滿創意與熱情的在地運動吧!此外,你認為新科技(例如正夯的AI)有哪些潛在應用可用於地方創生呢?快來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訂閱這份電子報,每週免費直送你的電子信箱!

點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梯加創造 T+STUDIO
0會員
5內容數
梯加創造 T+ STUDIO 是一家關注應用最新科技與在地人文的新創公司。具備國際化視野同時根植於台灣在地文化,通過創新的科技和深入的文化洞察提升在地生活品質。梯加創造專精於生成式AI、AR與Web3技術的落地應用,負責整個智慧導覽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具備豐富的文化科技整合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有沒有注意過,走在城市街頭時,腳下踩的那些圓孔蓋,其實也在說故事?台北的歷史地景、各樣文化建築,到,每一座人孔蓋,不只是實用設施,更是地方文化的展現。 最近我開始留意這些城市的「地板藝術」,也慢慢愛上拍人孔蓋。這篇就來分享我在北台灣找到的圓孔蓋故事,還整理了可以參考的網站,如果你也想出發去「文化
Thumbnail
你有沒有注意過,走在城市街頭時,腳下踩的那些圓孔蓋,其實也在說故事?台北的歷史地景、各樣文化建築,到,每一座人孔蓋,不只是實用設施,更是地方文化的展現。 最近我開始留意這些城市的「地板藝術」,也慢慢愛上拍人孔蓋。這篇就來分享我在北台灣找到的圓孔蓋故事,還整理了可以參考的網站,如果你也想出發去「文化
Thumbnail
這陣子探詢台中夜生活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到台中舊城區是個充滿新活力的地方。許多戰後時期建造,亦或是日治年代遺留下來的老房子,經過重新整理建築進行空間活化,現在用著與原本不一樣的面貌與功能,繼續與人們和諧相處著,甚至是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新活力。這篇文就讓我簡單與大家分享我的發現。
Thumbnail
這陣子探詢台中夜生活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到台中舊城區是個充滿新活力的地方。許多戰後時期建造,亦或是日治年代遺留下來的老房子,經過重新整理建築進行空間活化,現在用著與原本不一樣的面貌與功能,繼續與人們和諧相處著,甚至是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新活力。這篇文就讓我簡單與大家分享我的發現。
Thumbnail
台北中山捷運站的社區,融合了都市的繁華與巷弄的寧靜,這幅街頭速寫生動地捕捉了這片區域的獨特氛圍。 畫面中,錯落有致的建築排列在街道兩旁,筆觸隨興但不失結構,展現出台北舊城區的特色。透過透明水彩的渲染,窗戶間透出的光影彷彿訴說著不同住戶的故事,營造出溫暖的生活氣息。綠意盎然的樹木從街道兩側延伸而上,
Thumbnail
台北中山捷運站的社區,融合了都市的繁華與巷弄的寧靜,這幅街頭速寫生動地捕捉了這片區域的獨特氛圍。 畫面中,錯落有致的建築排列在街道兩旁,筆觸隨興但不失結構,展現出台北舊城區的特色。透過透明水彩的渲染,窗戶間透出的光影彷彿訴說著不同住戶的故事,營造出溫暖的生活氣息。綠意盎然的樹木從街道兩側延伸而上,
Thumbnail
台灣巷弄的獨特風情 這是一張速寫作品,描繪了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後巷的街景。畫面中,房屋建築林立,色彩繽紛,線條簡潔俐落,展現了台灣巷弄的獨特風情。 充滿手繪趣味 運用流暢的線條,勾勒出房屋的輪廓,線條或粗獷或細膩,充滿了手繪的趣味性。 色彩: 畫面色彩豐富,但又不會過於雜亂,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台
Thumbnail
台灣巷弄的獨特風情 這是一張速寫作品,描繪了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後巷的街景。畫面中,房屋建築林立,色彩繽紛,線條簡潔俐落,展現了台灣巷弄的獨特風情。 充滿手繪趣味 運用流暢的線條,勾勒出房屋的輪廓,線條或粗獷或細膩,充滿了手繪的趣味性。 色彩: 畫面色彩豐富,但又不會過於雜亂,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台
Thumbnail
本期《在地x人》電子報深入介紹花蓮的「鐵公機」觀光計畫及臺北和平新生天橋的改造,這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交通整合、公共空間更新及社區參與來振興地方經濟。此外,還分析了香港茶葉工藝的復興,闡述文化與產業結合的重要性,期待這些創新思路能為更多地區帶來啟發。期望讀者從中獲得新的觀光設計及地方創生的靈感。
Thumbnail
本期《在地x人》電子報深入介紹花蓮的「鐵公機」觀光計畫及臺北和平新生天橋的改造,這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交通整合、公共空間更新及社區參與來振興地方經濟。此外,還分析了香港茶葉工藝的復興,闡述文化與產業結合的重要性,期待這些創新思路能為更多地區帶來啟發。期望讀者從中獲得新的觀光設計及地方創生的靈感。
Thumbnail
《在地x人》電子報探討臺灣地方創生的進展,從臺北的MoCA展覽到臺中高美濕地的魅力,展示在地文化的多樣性及創新模式。本文深入分析藝術與社區的結合,提出具體建議,以激發地方創生的潛能,並呈現復古電車遊的城市記憶,激勵讀者思考復興地方特色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地x人》電子報探討臺灣地方創生的進展,從臺北的MoCA展覽到臺中高美濕地的魅力,展示在地文化的多樣性及創新模式。本文深入分析藝術與社區的結合,提出具體建議,以激發地方創生的潛能,並呈現復古電車遊的城市記憶,激勵讀者思考復興地方特色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及天下遠見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讓車站大廳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充滿人文氣息的長廊書坊,開放式的書坊歡迎民眾前來閱讀,除了享受閱讀的樂趣,也讓台西客運成為知識匯集的中心,未來結合小鎮文創數位社區以及影響力議題的探討,成為一座真正為地方培育人才的據點。
Thumbnail
在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及天下遠見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讓車站大廳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充滿人文氣息的長廊書坊,開放式的書坊歡迎民眾前來閱讀,除了享受閱讀的樂趣,也讓台西客運成為知識匯集的中心,未來結合小鎮文創數位社區以及影響力議題的探討,成為一座真正為地方培育人才的據點。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
Thumbnail
經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日前迎來第一檔展覽另存新檔 OPEN A NEW PAGE。展覽現場由六大主題所構成,分別為城中美術館、虛擬式Cafe、記憶唱片行、類比收發室、請問市長室與AI網咖。利用現代美學創意、未來科技與舊有建築重新搭起對話的橋樑,這邊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展覽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