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沒收艦 - 埃爾賓號巡洋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埃爾賓號巡洋艦

埃爾賓號巡洋艦


埃爾賓號(德語:SMS Elbing)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原以「涅韋利斯科伊將軍號」之名、於1913年從德國但澤的碩效船廠訂購的一艘小型巡洋艦。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該艦於1914年8月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沒收,並於1914年11月以東普魯士城市埃爾賓(今波蘭埃爾布隆格)重命名後下水,至1915年9月投入公海艦隊使用。作為皮勞級小巡洋艦的末艦,其姊妹艦僅皮勞號一艘。埃爾賓號的主艦炮為八門150公釐45倍徑速射炮,最高速度達27.5節。


埃爾賓號在其服役生涯中僅參加過兩次主要行動。第一次是發生於1916年4月的炮擊雅茅斯及洛斯托夫特;她在那裡曾與英國的哈里奇部隊短暫交火。一個月後,她又出席了日德蘭海戰,並取得交戰雙方的首次命中。艦隻於5月31日至6月1日夜間捲入了一場混戰,並於午夜過後不久,遭到己方戰艦波森號的意外撞擊,導致船體開孔。海水侵入使得發動機和發電機失靈,艦隻失去了動力,無法動彈。至凌晨02:00左右,一艘德國魚雷艇將其大部分船員接走,餘下的船員則於一小時後鑿沉了艦隻;他們搭乘艦載的獨桅縱帆船逃離,後由荷蘭漁船救起。


船艦數據


排水量:4,390噸(標準);5,252噸(滿載)

:153.3米

:13.6米

吃水:5.98米

動力:30000匹

裝置:6 x 亞羅燃煤鍋爐;4 x 亞羅燃油鍋爐;2 x 蒸汽渦輪機;2 x 推進器

航速:27.5節

航程:4300海浬/12節

編製:442人

武器:(1915年)8 x 150mm SK L/45 MPL C/14主砲;2 x 88mm SK L/45 MPL C/13 防空砲;2 x 甲板迴旋式500mm魚雷發射管;120 x 水雷

裝甲:無水線裝甲帶


埃爾賓號巡洋艦

埃爾賓號巡洋艦


設計

埃爾賓號本為俄羅斯帝國海軍於1910年代向但澤碩效船廠訂購的兩艘小巡洋艦之一,原稱「涅韋利斯科伊將軍號」(Адмирал Невельской)。她於1913年開始架設龍骨、1914年8月5日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作為敵方財產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沒收,並在更名為埃爾賓號後於1914年11月21日下水,繼而展開舾裝工作。至1914年12月14日,埃爾賓號正式投入公海艦隊使用。 埃爾賓號的全長為135.3公尺(443英尺11英寸),有13.6公尺(44英尺7英寸)的舷寬和5.98公尺(19英尺7英寸)的前吃水。在滿載情況下,艦隻的排水量可達5,252公噸(5,169長噸)。其推進系統由兩套船用蒸汽輪機組成,以驅動兩副直徑為3.5公尺(11英尺6英寸)的三葉螺旋槳。艦隻設計可輸出30,000匹軸馬力(22,000千瓦特)的額定功率。它由六台燃煤雅魯式水管鍋爐和四台燃油雅魯式水管鍋爐提供動力,這使得艦隻的最高速度可達27.5節(50.9公里每小時)。埃爾賓號能夠攜帶620公噸(610長噸)煤和額外580公噸(570長噸)燃油,允許其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4,300海里(8,000公里)。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則為21名軍官和421名水兵,但在戰時有所擴編。 埃爾賓號的主艦炮由八門單座安裝的150公釐45倍徑速射炮組成。其中兩門並排布置在艏艛前方,四門設於艦舯、每邊各一對,以及兩門並排布置在艦艉。副炮則為四門52公釐55倍徑速射炮,但其後被兩門88公釐45倍徑速射炮所取代。此外,艦隻還在甲板上安裝有兩具500公釐(19.7英寸)魚雷管,並且能夠攜帶120枚水雷。在裝甲方面,埃爾賓號的司令塔側面有75公釐(3.0英寸)厚,而甲板的厚度則為80公釐(3.1英寸)公釐。


碧藍航線 埃爾賓

碧藍航線 埃爾賓


服役歷史

入役後,埃爾賓號被即被分配至第二偵察集群服役,該部隊通常會與第一偵察集群的戰鬥巡洋艦共同運用。艦隻參與的首個重大行動是1916年4月24-25日的炮擊雅茅斯及洛斯托夫特。在前往洛斯托夫特途中,埃爾賓號羅斯托克號發現了哈里奇部隊,這是一支由三艘輕巡洋艦和十八艘驅逐艦組成的分艦隊,於凌晨04:50從南方接近德軍編隊。第一偵察集群司令、海軍少將弗里德里希·伯迪克最初命令他的戰鬥巡洋艦繼續實施炮擊,而埃爾賓號和另外五艘小巡洋艦則集中迎戰哈里奇部隊。英國和德國的輕型部隊於05:30左右發生衝突,大多是在遠距離開火。德國的戰鬥巡洋艦於05:47抵達現場,迫使英國分艦隊全速撤退。在伯迪克接到該地區潛艦出沒的報告而下令中斷交戰前,英國共有一艘輕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被毀。


日德蘭海戰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的調遣圖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的調遣圖


1916年5月,公海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計劃將一部分英國艦隊引出基地,進而由整個公海艦隊將其摧毀。埃爾賓號留在第二偵察集群,在行動中隸屬於第一偵察集群指揮。該分艦隊於5月31日凌晨02:00離開玉石灣錨區,駛向斯卡格拉克海域。艦隊主體則於一個半小時後跟進。在15:00,埃爾賓號的瞭望手發現了丹麥輪船峽灣號(N. J. Fjord);埃爾賓號遂派遣兩艘魚雷艇前往截查。然而,兩艘英國輕巡洋艦 — 伽拉忒亞號法厄同號同時也在截查這艘輪船,並在發現德國魚雷艇後,於15:30不久前開火。埃爾賓號轉向支援魚雷艇,於15:32開火。她很快便對伽拉忒亞號取得了戰役中的首次命中,但炮彈未能爆炸。英國人遂向北轉回第1戰列巡洋分艦隊,而埃爾賓號仍在遠距離射擊。皮勞號法蘭克福號也加入了她的行列,但由於英國人已經超出了射程,這三艘小巡洋艦隻得於16:17停火。大約十五分鐘後,她們與一架從水上飛機母艦恩加丁號起飛的水上飛機相遇。巡洋艦未能取得任何命中,但水上飛機卻因發動機故障而被迫停機,並強制著陸。三艘小巡洋艦隨後返回了她們在德國戰鬥巡洋艦前方的陣位。


碧藍航線 埃爾賓 時裝

碧藍航線 埃爾賓 時裝


在18:30左右,埃爾賓號及第二偵察集群餘部又遇到了輕巡洋艦切斯特號;她們開火併對該艦取得數次命中。當雙方巡洋艦脫離時,英國海軍少將賀拉斯·胡德麾下的三艘戰鬥巡洋艦介入其中。他的旗艦無敵號擊中並引爆了威斯巴登號的輪機艙,從而致使該艦失去作戰能力。埃爾賓號法蘭克福號則各向英國的戰鬥巡洋艦發射了一枚魚雷,但均告射失。埃爾賓號還曾於非常遠的距離下與戰鬥巡洋艦短暫交火,但並未被擊中。在20:15左右,由於鍋爐冷凝器洩露,埃爾賓號的左舷發動機失效。這導致在接下來的四個小時內,艦隻的速度被限制為20節(37公里每小時)。


第二偵察集群,連同戰鬥巡洋艦塞德利茨號毛奇號受命在德國戰列線的前方就位,以組成夜間巡航編隊。埃爾賓號的鍋爐冷凝器仍然存在問題,無法保持到達前線所需的速度,因此落入了第四偵察集群。在23:15,埃爾賓號漢堡號發現了英國輕巡洋艦卡斯托耳號和幾艘驅逐艦。她們使用了英國的識別信號,並駛近至1,000公尺(1,100碼)的範圍,然後打開探照燈開火。卡斯托耳號被擊中七次並起火燃燒,迫使英國人轉向離開。與此同時,對方還向埃爾賓號漢堡號發射了幾枚魚雷。其中一枚在埃爾賓號底部通過,但沒有爆炸。當這場戰鬥仍在進行時,英國的第2輕巡洋分艦隊也抵達了現場,並開始與第四偵察集群交火。埃爾賓號被擊中一次,摧毀了艦上的無線電發射台,並造成4人死亡和12人受傷。



午夜過後不久,德國艦隊闖入了英國殿後的驅逐艦屏護部隊。埃爾賓號此時正與漢堡號羅斯托克號一同,航行在德國戰列線的左舷側。作為德國陣線上的第一艘艦,無畏艦西發利亞號率先開火,接著是埃爾賓號和另外兩艘小巡洋艦,以及戰艦拿索號萊茵蘭號。英國驅逐艦則發動魚雷攻擊,迫使三艘小巡洋艦轉向右舷進行躲避。這就使得它們直接面向了德國戰列線。埃爾賓號試圖在拿索號波森號之間穿越,但波森號的艦長直至來不及避免碰撞時才意識到這一舉動。波森號使勁轉向右舷,但仍然與埃爾賓號的右艉舷相撞。小巡洋艦在水線下方穿孔,海水首先浸沒了右舷輪機艙。她最初有18度的傾側,令海水蔓延至左舷輪機艙。而隨著發動機的關閉,蒸汽開始在管道中凝結,這又使得發電機失靈,並導致艦隻失去電力。當海水遍及整個輪機艙後,艦隻的傾側幅度得以減少。埃爾賓號完全喪失了機動性,但沒有即時沉沒的危險。 在凌晨02:00,魚雷艇S53號來到身旁,並接走了埃爾賓號的477名官兵。其艦長及一小部分官兵則仍然留在艦上。為了使艦隻接近海岸,他們臨時搭起了風帆航行,但在03:00左右,英國的驅逐艦被發現正向南接近,埃爾賓號艦長遂發出了鑿沉艦隻的命令。然後,他們降下艦載的獨桅縱帆船並登船離開;在返回港口途中,他們還救起了來自驅逐艦蒂珀雷里號的船醫。至大約07:00,一艘荷蘭籍的拖網漁船遇到了這艘獨桅縱帆船,並將他們帶至荷蘭。在日德蘭海戰的過程中,埃爾賓號共發射了230發150公釐炮和一枚魚雷,其船員中共有4人陣亡、12人受傷。


碧藍航線 埃爾賓同人繪製

碧藍航線 埃爾賓同人繪製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0.6K會員
1.2K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30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編號23號海軍計劃)是蘇聯海軍於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建造的戰艦項目,屬於大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這些新戰艦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威力最強的戰列艦,但該項目下建造的所有艦船均未完工。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9
伏加爾號(SN Volga)是存在與圖紙計劃中的航母,原型來自於72號專案的航母設計,1920年,蘇聯就考慮過將多艘其他級別的船艦改裝成航空母艦的可能性,但這些計劃通常因缺乏資金或造船能力而受阻,在1930年代後半期,蘇聯開始製定建造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大型現代化艦隊的計畫。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2025/04/28
蘇維埃俄羅斯號(SN Sovetskaya Rossiya)於1939年晚期在莫洛托夫斯克海軍船廠開始建造;工程代號為102。1944年1月船體幾乎是一個空殼子,連主甲板也沒有完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塔林號(SN Tallinn)原是納粹德國海軍的重型巡洋艦呂措號,是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的第五艘也是最後一艘,但從未完成。該船於1937年8月動工建造,1939年7月下水,之後蘇聯提出購買該船的要求。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同意出售,並於4月15日完成轉讓。
Thumbnail
塔林號(SN Tallinn)原是納粹德國海軍的重型巡洋艦呂措號,是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的第五艘也是最後一艘,但從未完成。該船於1937年8月動工建造,1939年7月下水,之後蘇聯提出購買該船的要求。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同意出售,並於4月15日完成轉讓。
Thumbnail
塞德利茨號(SMS Seydlitz)是德國帝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建於漢堡。她於1910年訂購並於1913年5月服役,是為公海艦隊建造的第四艘戰列巡洋艦。她以弗里德里希·威廉·馮·塞德利茨的名字命名,弗里德里希·威廉·馮·塞德利茨是腓特烈大帝統治時期和七年戰爭期間的普魯士將軍。
Thumbnail
塞德利茨號(SMS Seydlitz)是德國帝國海軍的戰列巡洋艦,建於漢堡。她於1910年訂購並於1913年5月服役,是為公海艦隊建造的第四艘戰列巡洋艦。她以弗里德里希·威廉·馮·塞德利茨的名字命名,弗里德里希·威廉·馮·塞德利茨是腓特烈大帝統治時期和七年戰爭期間的普魯士將軍。
Thumbnail
德意志號裝甲艦或稱德國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
Thumbnail
德意志號裝甲艦或稱德國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
Thumbnail
Z-16「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號(Z 16 Friedrich Eckoldt)是德國國家海軍暨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建造的十六艘1934級驅逐艦之一,得名於在一戰中陣亡的V-48號魚雷艇艇長、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尉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
Thumbnail
Z-16「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號(Z 16 Friedrich Eckoldt)是德國國家海軍暨戰爭海軍於1930年代中期建造的十六艘1934級驅逐艦之一,得名於在一戰中陣亡的V-48號魚雷艇艇長、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尉弗里德里希·埃科爾特。
Thumbnail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德語:Blücher)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希佩爾將軍級重巡洋艦,也是二戰爆發初期德國最新的一艘船。在布呂歇爾號服役後僅6個月,她就在入侵挪威的威瑟入侵作戰第一天,於德勒巴克灣戰役中被其岸防要塞擊沉。
Thumbnail
布呂歇爾號重巡洋艦(德語:Blücher)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希佩爾將軍級重巡洋艦,也是二戰爆發初期德國最新的一艘船。在布呂歇爾號服役後僅6個月,她就在入侵挪威的威瑟入侵作戰第一天,於德勒巴克灣戰役中被其岸防要塞擊沉。
Thumbnail
埃姆登號(德語:Emden)是德國國家海軍於1920年代初單獨建造的一艘輕巡洋艦,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建造的首艘大型軍艦。她由威廉港的國家海軍船廠承建,於1921年12月開始架設龍骨、1925年1月下水,至1925年10月正式投入艦隊服役。
Thumbnail
埃姆登號(德語:Emden)是德國國家海軍於1920年代初單獨建造的一艘輕巡洋艦,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建造的首艘大型軍艦。她由威廉港的國家海軍船廠承建,於1921年12月開始架設龍骨、1925年1月下水,至1925年10月正式投入艦隊服役。
Thumbnail
埃姆登號(德語:SMS Emden)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四艘柯尼斯堡級小巡洋艦的三號艦,得名於1914年在科科斯海戰期間被摧毀的第一代埃姆登號。為了紀念前代艦的戰功,她在艏柱裝飾有一枚鐵十字徽章。新艦於1914年在布萊梅的威悉船廠開始架設龍骨,並於1916年2月下水。
Thumbnail
埃姆登號(德語:SMS Emden)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四艘柯尼斯堡級小巡洋艦的三號艦,得名於1914年在科科斯海戰期間被摧毀的第一代埃姆登號。為了紀念前代艦的戰功,她在艏柱裝飾有一枚鐵十字徽章。新艦於1914年在布萊梅的威悉船廠開始架設龍骨,並於1916年2月下水。
Thumbnail
埃爾賓號(德語:SMS Elbing)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原以「涅韋利斯科伊將軍號」之名、於1913年從德國但澤的碩效船廠訂購的一艘小型巡洋艦。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該艦於1914年8月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沒收,並於1914年11月以東普魯士城市埃爾賓(今波蘭埃爾布隆格)重命名後下水。
Thumbnail
埃爾賓號(德語:SMS Elbing)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原以「涅韋利斯科伊將軍號」之名、於1913年從德國但澤的碩效船廠訂購的一艘小型巡洋艦。但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該艦於1914年8月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沒收,並於1914年11月以東普魯士城市埃爾賓(今波蘭埃爾布隆格)重命名後下水。
Thumbnail
萊比錫號輕巡洋艦(德語:Leipzig)是威瑪國家海軍(後為納粹德國海軍)萊比錫級輕巡洋艦的首艦,其姊妹艦為紐倫堡號。本艦於1928年4月動工,翌年10月間下水,隨後於1931年10月正式列裝威瑪國家海軍。
Thumbnail
萊比錫號輕巡洋艦(德語:Leipzig)是威瑪國家海軍(後為納粹德國海軍)萊比錫級輕巡洋艦的首艦,其姊妹艦為紐倫堡號。本艦於1928年4月動工,翌年10月間下水,隨後於1931年10月正式列裝威瑪國家海軍。
Thumbnail
埃吉爾號(KMS Ägir)是O級戰鬥巡洋艦(Schlachtkreuzern der O-Klasse)的計劃艦之一,是納粹德國海軍計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一級戰鬥巡洋艦。為了對抗英國皇家海軍,德國海軍只得擴充其稀少的大型水面戰艦。
Thumbnail
埃吉爾號(KMS Ägir)是O級戰鬥巡洋艦(Schlachtkreuzern der O-Klasse)的計劃艦之一,是納粹德國海軍計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一級戰鬥巡洋艦。為了對抗英國皇家海軍,德國海軍只得擴充其稀少的大型水面戰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