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中的「蘇聯號」,由德軍偵察單位於1942年6月間拍攝
▪︎船艦數據
排水量:59150噸(標準);65150噸(滿載)
長:269.4米
寬:38.9米
吃水:10.45米
動力:201000~231000匹
裝置:6 x 燃油水管鍋爐;3 x 布朗-波維利齒輪減速蒸汽渦輪(瑞士制);3 x 推進器
航速:28節
航程:7200海浬/14節
武器:3 x 三聯裝406mm B-37 MK-1主砲;6 x 雙聯裝152mm B-38 MK-17副砲;4 x 雙聯裝100mm B-54 MZ-14高平兩用砲;8 x 四聯裝37mm 46-K機砲
艦載機:4 x KOR-2水上飛機
其它:1 x 水上飛機彈射機

蘇維埃聯盟級戰艦原始模型
|發展歷史
▪︎計劃起始
1930年紅軍海軍作戰條例(BU-30)將戰列艦認定為艦隊的主要打擊力量,工業化進程為戰艦的誕生開闢了真正的前景。該戰艦的技術設計於1937年4月底完成。然而,他的批准以及1936年11月22日從波羅的海造船廠訂購的前兩艘艦的鋪設並未進行。直到1937年5月底,設計上將標準排水量增加至55,000噸,改變了原來的規劃內容。
▪︎項目最終批准
最初,設計工作的完成期限定於1937年10月15日,但23號計劃最終直到1939年7月13日才得到蘇聯人民委員會及國防委員會決議的批准,當時首艦已經安放龍骨。 該項目前 4 艘艦的計畫成本一共花費11.8億盧布,幾乎相當於該國1940年年度海軍預算的三分之一。

蘇維埃聯盟級 原始設計圖
|建造歷史
總體來說,23號計劃進行了大量的實驗設計工作(建造了一百多個模型)和各種測試,包括:對改裝的貨船進行實驗性轟炸(安裝了適當的甲板保護裝置)、模擬水雷和魚雷爆炸(三十多個比例模型和兩個全尺寸模型)。一種針對非接觸式保險絲的保護措施被發明出來,這是一種消磁裝置,於1936-37年在LPTI設計,隨後用於所有級別的船舶。此外,波羅的海和尼古拉耶夫斯基造船廠也準備了滑道、舾裝碼頭和緊急碼頭。因此,這些戰艦的設計過程有力地推動了國內船廠建造大型船艦。 首艘戰艦「蘇維埃聯盟號」,工廠編號為S-299,在列寧格勒的波羅的海造船廠安放龍骨,官方報告證實了這一點:
致紅海軍造船部部長、海軍上將、三級工程師戈爾什科夫同志。我謹報告,1938年7月15日,戰艦「蘇聯號」在南奧爾忠尼啟則工廠開工。根據委員會授權,一級軍工庫德齊同志負責開工。
1938年至1939年間,另外兩家企業又建造了三艘戰艦:位於尼古拉耶夫的蘇維埃烏克蘭號(S-352)、位於莫洛托夫斯克的蘇維埃俄羅斯號(S-101)和蘇維埃白俄羅斯號(S-102)。 1940年10月,蘇聯政府下令暫停建造僅完成了1%的「蘇維埃白俄羅斯號」,並將主要精力集中建造「蘇維埃聯盟號」。由於衛國戰爭爆發,戰艦的建造被迫停止(「蘇維埃聯盟號」戰備率為19.44%、「蘇維埃烏克蘭號」戰備率僅為7%),戰爭結束後,未完工的艦艇都被拆解。

碧藍航線 蘇維埃聯盟
|設計
該艦型必須確保船隻的不沉沒性,即摧毀船隻的非裝甲部分,並用兩枚 21 英寸魚雷擊中底部,或用三枚魚雷同時擊中凸起部分。設計師非常重視使用各種方法連接裝甲板的品質和強度:棋盤格狀三排鉚釘、榫釘等。人們考慮使用焊接的可能性,這種技術在蘇聯和外國的造船業中逐漸成為一種慣例(德國呂措級艦艇的焊接裝甲甲板厚度為 12-30 毫米)。根據1938年海軍學院在訓練台上進行的軍事遊戲和射擊訓練的結果,人們認為蘇聯「23號計劃艦」的艦艇將比外國戰艦更具優勢。同時,也得出了「85-105毫米口徑對於防空火砲的優勢」的結論,但這一結論隨後需要進行重大測試。
▪︎船體和上層建築設計
裝甲帶有375-420毫米,裝甲帶高6.27米,傾斜角5°,艙壁約230-365毫米,砲座防護約425毫米,砲塔防護495毫米,甲板防護25+155+50毫米,此外還有加上反魚雷保護裝甲。
防魚雷保護裝甲的設計可承受高達 750 公斤 TNT 當量的爆炸。防魚雷保護裝甲的長度略小於設計水線長度的70%。在其大部分長度上,其深度至少為 7.5 公尺(船中部為 8.2 公尺),只有在裝甲區的前梁處,深度才減少到 7.1 公尺。在艦橋的後部,由於設計原因,採用了具有四個縱向艙壁類似於美國船艦樣式,而不是採用義大利船艦的設計方式。為了對各種防護系統進行客觀的比較評估,1937年至1938年在尼古拉耶夫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涉及 24 個比例(1:5)的部件的引爆,這些部件由 200 號工廠生產,當時已知有七種系統。這些測試由二級上尉 Lundyshev 委託進行,結果選出了最有效的兩種:用於西維吉尼亞號戰艦的美國設計和義大利的 Pugliese-Littorio 型設計。基於這些結果,1938年2月,有人提議在23號計劃艦上用美國設計取代義大利設計,因為美國設計在抗爆炸性以及操作品質方面都更可取,由於擔心這些改動會推遲該船的龍骨鋪設日期,該提議被拒絕。

碧藍航線 蘇維埃白俄羅斯
▪︎動力裝置
該船的推進裝置必須包括三個主渦輪齒輪組(GTZA),每個容量為67,000馬力(最大77,000匹馬力)和六台水管鍋爐。
▪︎推進裝置的特點
單台鍋爐蒸汽產量162t/h(最大185t/h),出口壓力37atm ,在380°C的溫度下,該戰艦的 GTZA 單位與69計劃案的重型巡洋艦的裝置一致。
|武器
▪︎火砲裝置
戰艦的火砲裝備包括三座砲塔中的九門 406 毫米主口徑炮、六座雙聯砲塔中的十二門 152 毫米炮、四座雙聯砲塔中的八門 100 毫米高射砲和四聯砲塔式巢架中的三十二挺防空砲。 406毫米艦炮B-37是專為戰艦研發的。由於1941年7月停止建造蘇聯級戰艦,B-37 火砲及其 MK-1 砲塔的製造工作也停止了,但其中一門實驗性的 B-37 火砲在1941年至1944年間參加了列寧格勒保衛戰,抵禦華格德軍進攻,並作為沃爾科研台的砲台支援駐列軍進攻。
|同級艦
▪︎蘇維埃聯盟號
▪︎蘇維埃俄羅斯號
▪︎蘇維埃白俄羅斯號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