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沿革與背景
- 成立年份:1965年,前身為義芳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業務範疇:專注於聚氯乙烯(PVC)二次加工品的生產,主要產品包括PVC硬質膠管、PVC膠布、膠皮等一次與二次塑膠加工品。
- 市場地位:為國內第三大PVC廠,且在台灣證券市場上市。
- 資產背景:擁有大台北、桃園及高雄的土地,部分土地尚未進行資產重估,具備增值與開發潛力。
營業項目與產品結構
- 產品營收構成(2024年):
- 塑膠建材:17%
- PU合成皮:2%
產品與競爭條件
- 產品用途與簡介:
- 塑膠布:醫療設備、文具用品、噴墨用途、廣告布、西裝套、包裝布、雨衣、窗簾、桌巾等。
- 合成皮:
- 水性PU合成皮:球類、手套、鞋材、家俱等。
- 無溶劑PPU合成皮:鏡面皮、鞋材、電子產品等。
- 塑膠建材:電氣配管、給水配管、排水配管、營建土木工程、自來水、衛生下水道、化學儲槽等。
- 塑膠原料:主要PVC粉,應用於塑膠布、管材、電氣絕緣、地磚等。
- 重要原物料:
- PVC粉、氯乙烯單體、可塑劑、膠布、改質劑等。
主要生產據點
- 台灣生產基地:
- 桃園蘆竹廠、新屋廠、中壢廠
- 中國大陸生產基地:
- 惠州廠、東莞廠
銷售狀況與市場競爭
- 銷售結構:
- 塑膠布:
- 內銷:30%
- 外銷:70%(主要銷往北美與中東地區)
- 合成皮:
- 內銷:55%
- 外銷:45%(主要銷往中國大陸與歐洲)
- 塑膠建材:
- 內銷:100%
- 塑膠原料:
- 內銷:27%
- 外銷:73%(主要銷往南亞及日本)
- 國內市佔率:
- 塑膠布:6%
- 合成皮:8%
- 塑膠原料:6%
- 塑膠建材:6%
國內外競爭廠商
- PVC產品競爭者:
- 台塑、華夏、聯成、LG Chem、Shin-Etsu Chemical等。
- 塑膠皮布競爭者:
- 華夏、南亞、世坤、信立等。
大洋(1321)周線走勢規劃

大洋(1321)周線走勢圖
大洋(1321)主力成本:41.72
壓力區:44.15/46.57/49
支撐區:39.3/36.8/34.45
更多文章: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投資策略:穩健配息與長期增值的理想選擇
這些競爭者在市場上的規模、技術以及成本結構對大洋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持續的市場壓力與挑戰。
台灣財經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