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戰地之框》:閱讀戰地馬祖,以及,我們為何要閱讀戰地馬祖?

更新於 2024/11/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些日子我的好友暨馬祖研究夥伴與其他馬祖人一同出版了《戰地之框》。這本書以報導文學的手法,將不同的馬祖人置入進了他們所身處的時代中。這些人的生命經驗反映出了馬祖在不同時代的樣貌,從戰地之前可以自由前往那無拘無束的廣袤海洋,到必須與軍方相處的戰地狀態,再到解嚴之後馬祖人如何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家鄉找到機會。不同時代的馬祖人,在屬於他們各自的故事當中就如同林瑋嬪在《島嶼幻想曲》中提到「賭」一樣,不只是名義上的賭,而是在面對未來時,大家都是如同在賭局上,摸索之後應該要如何是好。

本次推薦書籍-《戰地之框》

本次推薦書籍-《戰地之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可以說是從這些活生生的故事中,展現了馬祖人在受到位置(position)限制下,如何積極謀求機會。書中所提及到的「走私經驗」是我最爲印象深刻的地方這段故事也是我在進行馬祖基督教研究期間,調查當地政治經濟脈絡的過程中時時耳聞。軍方會查緝走私,但又不會完全打壓,民眾則會在軍方默許的底線中,找到不容易被抓到的地方進行走私交易(p.206)。

這個過程就我自己的理解可以是滿足了不同人們的旨趣(interest),對於民眾來說,這個交易是為自己求生;對於軍方來講,則是讓自己可以從居民走私後販賣的商品得到滿足,並同時舒緩戰地導致軍方自己與地方社會在經濟議題上的緊張關係。從走私行為,我們看到馬祖人甚至是軍方自己如何在現實中進行自我調整。

地位也影響到人們如何反抗,就如同James Scott在《支配與抵抗的藝術》(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我們不能只是看到人們在威權政府底下如何依附威權,而是必須看到人們如何在當中挑戰既有的體制。Scott的論點,相當反映在書中所提到劉家國先生。當初他與其他反抗戰地體制的金馬人,運用「蔣介石」對於「戰地」的論述去攻擊政府當時的「戰地」體制。這個操作不僅讓自己避免被扣上反政府的帽子,還能夠讓自己在「蔣介石」的名義上,表達出對於體制的不滿(p.224)。

接著,另一個亮點則是馬祖人與軍方和黨國的曖昧關係。直到現在,人們仍舊會認為金門人與馬祖人在政治色彩上相當親藍;在這本書中所揭示的馬祖人,雖然沒有特別說政治立場為何,但是卻很清楚地點出馬祖人已經有40多年,是在這種政治社會經濟結構下生存。這種結構下,許多人因而離開,但也有許多人在這結構中找到生機。在這個曖昧之中,面對到了解除戰地,當地人便有了兩派不同的意見,一部分人反對戰地體制,但也有人支持維持戰地的體制。至今,部分馬祖人還相當感念戰地時期的建設,甚至認為若沒有戰地,馬祖就只會是個偏僻的島嶼,不會有政府的設置,不會有良好的基礎設施,更不會有現在的馬祖高中乃至海洋大學在當地設立教育單位等等。戰地對於馬祖人來講,是個相當曖昧的過去,充滿著愛恨情仇。

最後的亮點,便是馬祖與臺灣之間的關係。「在離島,交通就是醫療的延伸」(p.276),相當清晰地點出了這段關係。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研究中,我發現在戰地前,馬祖人生病除了在島上看病外,不外乎是回福州看病,若有錢的甚至會前往上海,但是進入戰地之後,醫療環境改變,醫療資源僅限馬祖列島上。彼時,馬祖的醫療狀況又是以南竿為中心,其他島嶼的人若疾病嚴重必須去南竿就診。可是南竿資源又不足,所以馬祖人又只能向臺灣尋求資源。在這種關係下,也就產生了特別的用語「後送」,意指送往臺灣就診。

書中雖然對於這些沒有著墨太多,不過還是有掌握到了交通對於馬祖的重要性。因為馬祖的醫療環境背後,便是馬祖與臺灣的關係網絡。馬祖是中華民國的馬祖,並且在國民黨於國共內戰失利之後,中華民國撤退到了臺灣,使得馬祖在區域關係上由馬祖與福州沿海轉向馬祖與臺灣之間的連結。當這個關係被建立之後,交通該如何在這關係上去建立,可以說是當今的馬祖時不時遇到的問題。

上述是我認為書中相當引人注目的地方,當然,書中仍舊有許多值得回味以及討論的部分,包含了性別議題(阿兵哥與當地婦女)、何謂馬祖人、賭場議題等等,而且這些議題都是過往的馬祖研究中較少關注或者是細緻描述的部分。對於未來有志從事馬祖研究的人來說,我認為這是暨林瑋嬪的《島嶼幻想曲》後,另一本必讀的馬祖書籍。

不過身為臺灣本島人,為何需要花時間去了解馬祖呢?我認為我們藉由馬祖其實更能去找到「臺灣」的影響力是如何在冷戰的結構下,透過人與非人還有不同空間的配置才得以透過各式各樣的關係才被建立起來,因而馬祖是臺灣的關係延伸。這種關係難以斬斷,並且也跟臺灣有關。書中對於臺灣移民至馬祖的討論不多,是相當可惜的部分,但我認為從這些馬祖人的生命敘事中,其實可以看到臺灣的影響力如何在他們的生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尤其,在民主自由的現在,面對這些人的遭遇,我們也該省思倘若哪一天戰爭再來時,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些附屬於臺灣本島的諸多島嶼,以便在戰爭狀態下得以在維持住中華民國臺澎金馬的關係,甚至是在戰爭狀態中維持住民主自由的價值?從馬祖人的故事中,或許可以讓我們去思考這些問題,以便我們將來在面對到可能的戰爭時能夠有辦法去因應。

我想,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值得我們好好閱讀《戰地之框》吧?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之下,面對馬祖這個地方,臺灣本島人才可以好好思考我們該如何與這個地方共生,並為中華民國臺灣找到新的契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思考暫時儲藏室 的其他內容
「我的家人不是東正教徒,但是我在這裡找到了歸宿。」 當然,這不意味著擁有古老的歷史並以「正統」(orthodox)自居的東正教,在本質上屬於一種「新興宗教」,而是放在台灣的脈絡中去談,東正教是一種新的外來宗教,並且(在台灣)正處於一個發展中的階段。 參考文獻
「我的家人不是東正教徒,但是我在這裡找到了歸宿。」 當然,這不意味著擁有古老的歷史並以「正統」(orthodox)自居的東正教,在本質上屬於一種「新興宗教」,而是放在台灣的脈絡中去談,東正教是一種新的外來宗教,並且(在台灣)正處於一個發展中的階段。 參考文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這是一部撰寫於二戰期間、描繪二戰期間中國留洋學生婚戀市場文學作品,從中可以看到一點點中國被侵入的原因、戰時生活的影子、以及洋派思想流入後漸漸改變的婚戀市場,然後發現從前的問題到了現在仍然是問題。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大概是受到時局動盪的影響,最近還滿想閱讀一些軍事的書籍,增進自己的軍事基本知識。 在網路上看到《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一書,可以說打動我的心。大概是感受到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日益壯大,不僅是從國際新聞上讀來的干涉野心,從媒體識讀層面也能感受到大外宣的龐大野心。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以下內容是整理本書中的13章部分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這是一部撰寫於二戰期間、描繪二戰期間中國留洋學生婚戀市場文學作品,從中可以看到一點點中國被侵入的原因、戰時生活的影子、以及洋派思想流入後漸漸改變的婚戀市場,然後發現從前的問題到了現在仍然是問題。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關於中日抗戰的歷史書籍,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和家庭失散的故事,充滿了生動的例子。作者深刻地描述了那個年代的情感和家庭失散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大概是受到時局動盪的影響,最近還滿想閱讀一些軍事的書籍,增進自己的軍事基本知識。 在網路上看到《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一書,可以說打動我的心。大概是感受到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日益壯大,不僅是從國際新聞上讀來的干涉野心,從媒體識讀層面也能感受到大外宣的龐大野心。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以下內容是整理本書中的13章部分內容,以及寫出我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