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看戲之後:記馬祖心情記事V《重返前線197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搭上臺北愛樂為大家準備的專車,一行人前往桃園展演中心看戲《重返前線1979》。重返前線1979》是馬祖心情記事系列的第五輯,來看戲的、演戲的,有許多是馬祖人或馬祖居民,而這齣戲演繹的也是馬祖的故事。

1979這年我還沒出生。乍看劇名,或許《重返前線1979》會讓人猜想,這是一齣描述戰爭前線情景的戲劇嗎?1979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在同一個時空裡,台灣和馬祖又是經驗著什麼樣的生活?而這一次,臺北愛樂、靖導和馬祖居民又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

《重返1979》海報。圖片來源:愛樂劇工廠

《重返1979》海報。圖片來源:愛樂劇工廠

戰地前線的馬祖

1979年以前金馬地區是戰地前線,八二三砲戰之後,中國對金門、馬祖採「單打雙不打」的攻擊方式,單日砲擊、雙日停火的攻擊長達二十一年,直到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交後劃下休止符。金馬地區更自1956年起被定為實驗戰地政務區,直至1992年戰地政務才解除,距今也不過只有三十年,比台灣解嚴晚了五年。

與金門不同的是,戰爭並未在馬祖發生。單打雙不打雖已結束,1979年的馬祖仍舊處於戰地政務的軍管時期,訊息管控相當嚴密。馬祖島上諾大的標語「保密防諜」、「軍民一家」、「同島一命」不只是口號,也是島上的生活與紀律。

拍攝於東莒,拍攝者:陳妍君。

拍攝於東莒,拍攝者:陳妍君。

「軍民一家」是紀律也是生活

《重返前線1979》故事發生於中美斷交前後,以「義教」為切點,從「文國誠」的角色開始帶出軍管時期下的軍民關係與生活。「文國誠」是軍人,來到學校服役,也擔任家教。圍繞著他的,有同梯的軍人、到菜市場跟菜販採買的伙伕兵、被軍方帶走而一直沒有回家的父親、仿佛比村長權利還大的村莊指導員、愛上寡婦的士官長、碧海演習時因家人過世無法返鄉而逃亡的班兵、走入村里訓練民防隊的大隊長以及投身民防訓練的居民。

漫長的軍管狀態下,面對不知何時會展開的戰爭,馬祖居民經歷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難以想像。整齣戲劇經過腳本的編排、演員的演繹與歌曲的轉譯,相信許多觀眾,尤其是馬祖人,也能夠從每一個角色裡感受到在軍管時期裡的無奈、身不由己的掙扎,也看見了彷彿離開馬祖就能夠獲得自由的渴望。所謂的軍民一家,不僅是保家衛國的生活紀律;軍民一家背後所刻畫的還是軍人來到馬祖,在身著軍服、卸下軍服的兩種身份中,與居民、商家、學校交織的生活。軍民如何是一家,又如何成為一家?或許,在這齣戲裡我們能夠看見不同切面的解答。

「返」的路徑與可能

此次戲劇以阮義忠老師《馬祖1979》攝影作品作為戲劇的場景。這是我第二次觀看阮老師鏡頭下的馬祖,與在博物館裡感受馬祖的光影、想像馬祖的氣味的經驗不同,有幾幕讓我一直想望穿照片深處,甚至想往那個方向去。這也是作為一個Outsider所經驗的馬祖。對於台馬兩地的馬祖人而言,我難以想像如此珍貴的影像是怎麼撥動著在那時來往返馬祖的人與馬祖之間的羈絆和情懷。1979年仍是一個不能隨意拍照的年代,阮義忠老師的影像仿佛填補了那個時代的空白,召喚觀眾們的記憶、經驗,又或是引起短暫的共感,通過這樣的途徑回到每一個人記憶裡、想像裡的1979。

《重返1979》劇照。圖片來源:謝淑靖的導演會客室

《重返1979》劇照。圖片來源:謝淑靖的導演會客室

馬祖心情記事系列今年已邁入第十年,每一齣戲劇背後,從田調、訪談、創作劇本、邀請居民演出與排練,這一切走來並不容易。讓這樣的經驗交棒到馬祖人手上,由馬祖人自己說自己的故事更是靖導一直以來的願望。

此次《重返前線1979》多數演員都是馬祖居民,有的人演上不只一次;近年,也有幾位年輕世代的演員加入。藉由參與,從人類有的情感裡理解上個世代的生命經驗,也藉由參與,重新給予當代回望那個時代的視角。

謝幕時馬祖居民演員翠雲姐率先走向前說道,謝謝大家來看戲,謝謝大家來看馬祖人說自己的故事,並且邀請更多馬祖人回到馬祖,一起寫下更多的故事。這一席話,讓我紅了眼眶。或許是我想得太多,但至少前年訪談時還沒有感受到這樣的動能。

馬祖一直在蛻變,從漁業開始,經歷軍管、觀光的馬祖,而今朝文化、藝術馬祖邁進。但不變的是,這些生活印記依然在馬祖人的生命經驗裡,未曾消失。藝術或是戲劇介入,更是一段深刻且漫長的交陪。曲散之後,無論在個體或集體的認同和生命經驗裡,仍然會是一個不斷重構的過程,既非線性,也碎裂和矛盾;也正因為如此,才能照見戲劇裡刻畫的故事,和我們今天如何返回過去,說土地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妍君的沙龍
7會員
4內容數
陳妍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04
「六連棟」是大溪普濟路上的警察宿舍群之一,日治時代警察屬在大溪派出所後方山邊蓋了提供警察與眷屬居住的宿舍。國民政府來臺之後,因應辦公機能與生活需求,警眷自行增建廚房、浴室等空間,建築群歷經多次增築改建,有機地成為今日六連棟的模樣。時光荏苒,建築群紀錄著各時期的生活痕跡,亦見證著大溪百年警政歷史。
Thumbnail
2022/07/04
「六連棟」是大溪普濟路上的警察宿舍群之一,日治時代警察屬在大溪派出所後方山邊蓋了提供警察與眷屬居住的宿舍。國民政府來臺之後,因應辦公機能與生活需求,警眷自行增建廚房、浴室等空間,建築群歷經多次增築改建,有機地成為今日六連棟的模樣。時光荏苒,建築群紀錄著各時期的生活痕跡,亦見證著大溪百年警政歷史。
Thumbnail
2022/03/05
廟宇是一個地方的信仰中心,亦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廟宇的建築、工藝至信仰之文化資產更照見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與生活記憶。嘉邑城隍廟及九華山地藏庵歷史悠久,2021年逢嘉義設計展,策劃團隊以「巡光」與「示藝」主題,提出藉由一炷香的時間為觀看角度,邀請觀眾循燈感受、認識鑲嵌在百年歷史裡的傳統工藝與文化。
Thumbnail
2022/03/05
廟宇是一個地方的信仰中心,亦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廟宇的建築、工藝至信仰之文化資產更照見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與生活記憶。嘉邑城隍廟及九華山地藏庵歷史悠久,2021年逢嘉義設計展,策劃團隊以「巡光」與「示藝」主題,提出藉由一炷香的時間為觀看角度,邀請觀眾循燈感受、認識鑲嵌在百年歷史裡的傳統工藝與文化。
Thumbnail
2022/02/06
廟宇是一個地方的信仰中心,亦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廟宇的建築、工藝至信仰之文化資產更照見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與生活記憶。嘉邑城隍廟及九華山地藏庵歷史悠久,2021年逢嘉義設計展,策劃團隊以「巡光」與「示藝」主題,提出藉由一炷香的時間為觀看角度,邀請觀眾循燈感受、認識鑲嵌在百年歷史裡的傳統工藝與文化。
Thumbnail
2022/02/06
廟宇是一個地方的信仰中心,亦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廟宇的建築、工藝至信仰之文化資產更照見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與生活記憶。嘉邑城隍廟及九華山地藏庵歷史悠久,2021年逢嘉義設計展,策劃團隊以「巡光」與「示藝」主題,提出藉由一炷香的時間為觀看角度,邀請觀眾循燈感受、認識鑲嵌在百年歷史裡的傳統工藝與文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十幾年前我曾在馬祖服役 這次為了追淚來到馬祖 景色依舊 人事以非回想起來好像是昨日之事 馬祖之字佇立著 好像不曾改變些什麼還記得當兵時 我們衝戰備 要從圓西嶺衝到這裡 可不是一段小小的路程想起來真是好硬 看著學長們一個衝的比一個快 我們這些菜鳥根本跟不上還記得為此 我每每休假 都用走的走
Thumbnail
十幾年前我曾在馬祖服役 這次為了追淚來到馬祖 景色依舊 人事以非回想起來好像是昨日之事 馬祖之字佇立著 好像不曾改變些什麼還記得當兵時 我們衝戰備 要從圓西嶺衝到這裡 可不是一段小小的路程想起來真是好硬 看著學長們一個衝的比一個快 我們這些菜鳥根本跟不上還記得為此 我每每休假 都用走的走
Thumbnail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或讀過經典雜誌? 這本很像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期刊已發行將近25年,除了編排風格,還包括內容取向與文章深度都很類似,可以說是一本華人觀點的經典級國家地理雜誌,在曾跟我邀過稿的期刊中,經典給的稿費也是台灣最高。 以這麼高規格的期刊,若非是由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發行,在台灣近年出版業極度蕭
Thumbnail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或讀過經典雜誌? 這本很像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期刊已發行將近25年,除了編排風格,還包括內容取向與文章深度都很類似,可以說是一本華人觀點的經典級國家地理雜誌,在曾跟我邀過稿的期刊中,經典給的稿費也是台灣最高。 以這麼高規格的期刊,若非是由慈濟人文志業基金會發行,在台灣近年出版業極度蕭
Thumbnail
馬祖心情記事V《重返前線1979》為深入刻畫馬祖戰地時期的軍民關係與戰地特殊生活,以人文攝影家阮義忠所拍攝的馬祖老照片為藍本,故事發生在中美斷交前後,以「義教」帶出黨政軍時期,軍事擴及管教養衛等生活各層面。
Thumbnail
馬祖心情記事V《重返前線1979》為深入刻畫馬祖戰地時期的軍民關係與戰地特殊生活,以人文攝影家阮義忠所拍攝的馬祖老照片為藍本,故事發生在中美斷交前後,以「義教」帶出黨政軍時期,軍事擴及管教養衛等生活各層面。
Thumbnail
不僅享有將軍村的稱號,還是龍岡當地第一個眷村,位於中壢龍岡的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隨著整建修復工程完善,陸續有文創手作坊、料理甜點、咖啡飲品商家進駐,還有故事屋、眷村書房的文化空間,這個老少咸宜的好去處,歡迎來此散步感受昔日的眷村風采。
Thumbnail
不僅享有將軍村的稱號,還是龍岡當地第一個眷村,位於中壢龍岡的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隨著整建修復工程完善,陸續有文創手作坊、料理甜點、咖啡飲品商家進駐,還有故事屋、眷村書房的文化空間,這個老少咸宜的好去處,歡迎來此散步感受昔日的眷村風采。
Thumbnail
來看戲的、演戲的,有許多是馬祖人或馬祖居民,而這齣戲演繹的也是馬祖的故事。乍看劇名,或許《重返前線1979》會讓人猜想,這是一齣描述戰爭前線情景的戲劇嗎?1979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台灣和馬祖又是經驗著什麼樣的生活?這次愛樂劇工廠、靖導和馬祖居民們又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
Thumbnail
來看戲的、演戲的,有許多是馬祖人或馬祖居民,而這齣戲演繹的也是馬祖的故事。乍看劇名,或許《重返前線1979》會讓人猜想,這是一齣描述戰爭前線情景的戲劇嗎?1979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台灣和馬祖又是經驗著什麼樣的生活?這次愛樂劇工廠、靖導和馬祖居民們又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
Thumbnail
的確,當你待在碉堡裡面時,可能會感覺有點毛毛的,然而對我而言,我更想知道那些並非本意而站上戰場的人,他們的生活如何?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在這段大歷史裡扮演的角色?因為這些故事非常珍貴,能夠讓我們反省戰爭的意義。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想要體驗戰地歷史嗎?
Thumbnail
的確,當你待在碉堡裡面時,可能會感覺有點毛毛的,然而對我而言,我更想知道那些並非本意而站上戰場的人,他們的生活如何?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在這段大歷史裡扮演的角色?因為這些故事非常珍貴,能夠讓我們反省戰爭的意義。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想要體驗戰地歷史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