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兩岸的空飄傳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949年底政府遷臺後,兩岸隔海長期對峙,我國希冀反攻大陸,中共企求解放臺灣,雙方屢在戰場交鋒,並製作大量宣傳單,企圖瓦解對方心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兩岸維持30多年心戰攻勢,發送的空飄傳單早已不計其數,在當年被列為管制的傳單樣貌如何?施展哪些心理戰術?衍生何種社會問題?讓我們跟著國家檔案一起探索。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刊頭:1958年我國透過傳單號召更多共軍駕機投奔自由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刊頭:1958年我國透過傳單號召更多共軍駕機投奔自由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49年以降,兩岸施展文攻武嚇,不斷透過廣播、空飄傳單、書報等心理戰方式,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兩岸的心理戰,以空飄傳單數量最驚人,從傳單樣貌、內容以及在臺灣衍生的社會問題,對峙氛圍的時代故事彷彿歷歷在目。

    在傳單樣貌方面,觀察傳單紙面印刷與使用文字,發現早期印刷文字多採取簡單色調,輔以知名領袖人物(圖1)或國旗圖樣印製(圖2),有時候會以文字搭配繪圖,強化宣導意象的效果(圖3)。隨著印刷技術進步,傳單風格愈來愈繽紛,也會將兩岸風景名勝與重大建設置入其中(圖4)。傳單的色彩艷麗、印刷精美,容易吸引民眾注意而撿拾,還可藉由出色的印刷品,讓撿拾者聯想到雙方社會進步的程度。


圖1 1966年福建省政府印製的傳單 案名:空飄傳單資料 檔號:0047/C151/1 來源機關:福建省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 1966年福建省政府印製的傳單 案名:空飄傳單資料 檔號:0047/C151/1 來源機關:福建省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3 1964年中共以簡單繪圖設計的傳單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3 1964年中共以簡單繪圖設計的傳單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1964年中共傳單附有長江大橋繁榮景像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1964年中共傳單附有長江大橋繁榮景像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比較兩岸空飄傳單使用的字體也有變化,我國官方以繁體中文字為國字,早期發送的傳單採繁體字抒寫,中共投擲的傳單為中文簡體字。後來,我國印製的傳單變為簡體字,中共轉用繁體字印刷(圖5),見證兩岸因應時代變革,傳單採行對方使用的字體,便於讓撿拾者秒讀內容,快速達到宣傳目的,發揮心理戰效力。到了後期,雙邊飄揚過海的傳單在文字使用則無硬性規定,既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圖6)。


圖5 1964年中共飄至臺灣的傳單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1964年中共飄至臺灣的傳單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1986年福建省政府慶祝雙十國慶印製的傳單 案名:空飄傳單資料 檔號:0047/C151/1 來源機關:福建省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1986年福建省政府慶祝雙十國慶印製的傳單 案名:空飄傳單資料 檔號:0047/C151/1 來源機關:福建省政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兩岸空飄傳單內容多元,可從心理戰慣用的強化宣傳、情感誘導、恐嚇與威攝、詭詐與欺騙等4項手法予以分析。宣傳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透過傳單陳述事物與具體事實,爭取對方認同,達到轉化思維與行為之目的。在戰爭狀態下,傳單宣傳的作用在於使敵方軍隊、民眾產生疑慮與恐慌心理而退卻,甚至讓對方棄械投降。

以1958年八二三砲戰為例,共軍短時間內向金門投擲數萬顆砲彈,掀起臺海危機,並封鎖金門周邊海域,向臺灣發動心戰攻勢,企圖打擊國軍(圖7),瓦解我國反抗意識。國軍立刻反擊,發送的傳單指出金門發現很多共軍發射的未爆彈,證實戰力有限,聲明將轟炸福建,提醒共軍弟兄尋求掩蔽,鼓勵他們起義投誠以爭取優渥獎勵(圖8)。砲戰期間,兩岸海軍艦艇與空軍機群加入戰鬥行列,戰情持續升溫,只要有打敗對方的戰績,必定躍然傳單而大力宣傳。例如,我國傳單展現空軍堅韌實力,刻劃軍刀戰鬥機擊潰中共米格機的紀錄(圖9),海軍艦艇在擊沉共軍魚雷快艇後施以救援,勸使共軍趕快棄械投奔自由(圖10)。到了10月初,共軍放棄封鎖金門,改採單打雙不打戰術,減緩砲火攻勢,不過兩岸心理戰仍未降溫,雙邊持續發送空飄傳單,爭取對方海空軍官兵駕駛船艦及飛機來歸(圖11)。


圖7 1958年砲戰期間中共發送的傳單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1958年砲戰期間中共發送的傳單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1958年砲戰期間臺灣印發的傳單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1958年砲戰期間臺灣印發的傳單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9 1958年臺灣傳單宣傳空軍英勇事蹟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0001/1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9 1958年臺灣傳單宣傳空軍英勇事蹟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0001/1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1958年臺灣傳單宣揚海軍事蹟以號召更多人投奔自由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0001/1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1958年臺灣傳單宣揚海軍事蹟以號召更多人投奔自由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0001/1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1964年中共爭取國軍駕駛艦艇歸降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1964年中共爭取國軍駕駛艦艇歸降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情感誘導是心理戰常使用的手法,透過傳單內文達到操控對方軍民情緒,誘發負面、消極想法,造成社會混亂。例如,兩岸分治之前有臺灣同胞轉往中國大陸,中共在空飄傳單企圖凸顯他們生活安康、家庭美滿(圖12);另外,中共調查當年隨政府遷臺的政府官員、軍中袍澤,聯繫其留置在中國大陸的親友,利用溫情喊話,希望爭取他們伺機歸返中國(圖13)。總之,情感誘導是以感情操控對方軍民情感,作出錯誤判斷與行為,以減損威脅程度。

圖12 1964年中共傳單宣傳福州的臺灣同胞生活安康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1964年中共傳單宣傳福州的臺灣同胞生活安康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3 1964年中共傳單宣揚金門官兵留置大陸家屬事業有成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3 1964年中共傳單宣揚金門官兵留置大陸家屬事業有成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恐嚇與威攝是以武力脅迫他人,也是心理戰慣用的手段。兩岸空飄傳單會傳遞恐嚇訊息,展現尖端裝備,藉以收到威懾的效果。前者,常見的有中共堅守一個中國原則,聲言徹底解放臺灣(圖14),給予我方心理壓力。後者,以我國在八二三炮戰期間的空飄傳單為例,展現高殺傷力的軍事武器(圖15),以及國軍精銳部隊與戰績(16),震懾共軍及誘發心理壓力,摧毀對方意志與精神,以早日終止戰爭。


圖15 1958年臺灣宣傳屠牛士飛彈的高殺傷力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5 1958年臺灣宣傳屠牛士飛彈的高殺傷力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6 1958年臺灣傳單展現空軍績優戰績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6 1958年臺灣傳單展現空軍績優戰績 案名:心理作戰宣傳 檔號:0047/1330/330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詭詐與欺騙是藉由心理學暗示手法,運用虛實、真假併陳的訊息,擾亂敵方心理、混淆視聽,促其做出錯誤判斷。1958年起,中國大陸全面實施大躍進,經濟發展停滯、饑荒四起,民眾哀鴻遍野,相較之下臺灣經濟穩定成長,至1963年對外貿易已達到出超,繼續累積外匯。然而,1964年中共空飄傳單卻顛倒是非,強調臺灣在美國與蔣政府雙重剝削,農工業生產衰退,人民生活困苦,失業人口超過240萬人(圖17),歪曲臺灣通貨膨脹嚴重,國軍薪資趕不上物價調漲,誇耀中國大陸經濟突飛猛進(圖18),塑造社會進步的假象。其目的就是希望臺灣軍民感受生活困苦,對現實環境產生恐懼感、焦慮感而厭惡政府。


圖17 1964年中國大陸空飄傳單誣指臺灣失業嚴重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7 1964年中國大陸空飄傳單誣指臺灣失業嚴重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8 1964年中共傳單宣稱經濟繁榮景象以混淆視聽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8 1964年中共傳單宣稱經濟繁榮景象以混淆視聽 案名:近對國際事件之心防戰辦法 檔號:0053/1300/3230 來源機關:國防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至於空飄傳單在臺灣衍生哪些社會問題?我國是以特製氣球載運傳單,而氣球施放必須結合各項技術,得精確計算風向、風勢、爆破時間點、物件著落力道,才能確保傳單順利抵達目的地,避免飄往其他國家。空飄傳單攸關心理戰施展成功與否,我國密切關注飄向中國大陸傳單的後續效應,也對中共的傳單採取因應措施(圖19)。為抵禦中共空飄傳單在外島與臺灣的攻勢,我國相繼擬定「匪偽心戰宣傳品處理辦法」(圖20)、「台灣本島地區匪偽心戰宣傳品檢繳管理獎懲規定」,鼓勵民眾如果發現對岸的傳單,撿拾之後儘快送往當地警察局。如果有民眾撿拾傳單卻未及時送繳警察機關,經查證屬實後,情節輕者予以警告,若有嚴重散布者得依法究辦。


圖20 匪偽心戰宣傳品處理辦法 案名:查禁違法物件 檔號:0056/361/02 來源機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0 匪偽心戰宣傳品處理辦法 案名:查禁違法物件 檔號:0056/361/02 來源機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在兩岸對峙的年代,雙方常掀起軍事武裝衝突,祭出各種心理戰,透過大量空飄傳單宣傳,企圖混淆視聽,瓦解對方意志,企盼對方軍隊投誠歸來。國家檔案記錄著那些年兩岸對抗的種種事蹟,有諸多我國施展的心理戰術,以及所應用的各種空飄傳單,歡迎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探索更多當年的戰術紀錄。


參考資料

  1. 許峰源,〈空飄汽球:對中共的心戰攻勢〉,《檔案樂活情報》(2018.05.16),資料來源:https://www.archives.gov.tw/tw/arctw/69.html。
  2. 楊靜怡,〈烽火歲月下臺灣空飄傳單的發展與蛻變〉,《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9期(2019.09),頁91-1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的沙龍
68會員
46內容數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為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典藏豐富多元之國家檔案,每月 16 日(遇假日順延)定期發行「檔案樂活情報電子報」(Archives LOHAS),向社會大眾宣傳國家檔案內涵價值、檔案管理專業知識與經驗交流、各項服務及活動,以及國內外檔案館、博物館及圖書館相關資訊報導等。
2025/04/17
玉山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陸域面積及海拔跨度均極為廣大,從而交織出多樣生態環境,孕育豐富動植物資源。政府曾計劃開闢新中橫公路,但為避免破壞生態環境,便停止開發玉山至玉里段。另外,玉山國家公園東部瓦拉米地區蘊藏豐富大理石礦產,經過評估與討論後劃為生態保護區,以維護國土生態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5/04/17
玉山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陸域面積及海拔跨度均極為廣大,從而交織出多樣生態環境,孕育豐富動植物資源。政府曾計劃開闢新中橫公路,但為避免破壞生態環境,便停止開發玉山至玉里段。另外,玉山國家公園東部瓦拉米地區蘊藏豐富大理石礦產,經過評估與討論後劃為生態保護區,以維護國土生態永續發展。
Thumbnail
2025/03/18
國立故宮博物院當年隨政府遷臺,暫時將典藏的瑰寶文物存放臺中糖廠倉庫,後來移往霧峰北溝,1957年設置陳列室公開展示,引起國內外關注。受限空間規模,遷址臺北外雙溪擴建新館,1965年新館落成,對外開放迄今,不僅是國內知名觀光景點,更是全球研究中華文化的重鎮。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約用
Thumbnail
2025/03/18
國立故宮博物院當年隨政府遷臺,暫時將典藏的瑰寶文物存放臺中糖廠倉庫,後來移往霧峰北溝,1957年設置陳列室公開展示,引起國內外關注。受限空間規模,遷址臺北外雙溪擴建新館,1965年新館落成,對外開放迄今,不僅是國內知名觀光景點,更是全球研究中華文化的重鎮。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約用
Thumbnail
2025/03/05
佇立在高雄市同盟路愛河旁邊的中都唐榮磚窯廠,發展至今已逾 125 年歷史,是日治時期高雄成立的第一家磚窯廠。二戰後,磚窯廠從生產紅磚,跨足工業耐火磚供應鏈,見證時代變遷與企業轉型。今日,磚窯廠成為國定古蹟,持續綻放光彩,展現歷史價值與文化底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Thumbnail
2025/03/05
佇立在高雄市同盟路愛河旁邊的中都唐榮磚窯廠,發展至今已逾 125 年歷史,是日治時期高雄成立的第一家磚窯廠。二戰後,磚窯廠從生產紅磚,跨足工業耐火磚供應鏈,見證時代變遷與企業轉型。今日,磚窯廠成為國定古蹟,持續綻放光彩,展現歷史價值與文化底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49年底政府遷臺後,兩岸隔海長期對峙,我國希冀反攻大陸,中共企求解放臺灣,雙方屢在戰場交鋒,並製作大量宣傳單,企圖瓦解對方心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兩岸維持30多年心戰攻勢,發送的空飄傳單早已不計其數,在當年被列為管制的傳單樣貌如何?施展哪些心理戰術?衍生何種社會問題?
Thumbnail
1949年底政府遷臺後,兩岸隔海長期對峙,我國希冀反攻大陸,中共企求解放臺灣,雙方屢在戰場交鋒,並製作大量宣傳單,企圖瓦解對方心志,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兩岸維持30多年心戰攻勢,發送的空飄傳單早已不計其數,在當年被列為管制的傳單樣貌如何?施展哪些心理戰術?衍生何種社會問題?
Thumbnail
想家,我們想了四十年,請可憐我們這群少小離家的老兵
Thumbnail
想家,我們想了四十年,請可憐我們這群少小離家的老兵
Thumbnail
隨著國際情勢緊張,兩岸關係更是如此,在種種因素下,雙方有和以前大相逕庭的作法,而雙方認知亦有差異,仍難達成共識。共軍的演習,我國的防禦飛彈,雙方時刻為軍事衝突做準備,顯然武力戰爭對兩岸有一定的威脅性......
Thumbnail
隨著國際情勢緊張,兩岸關係更是如此,在種種因素下,雙方有和以前大相逕庭的作法,而雙方認知亦有差異,仍難達成共識。共軍的演習,我國的防禦飛彈,雙方時刻為軍事衝突做準備,顯然武力戰爭對兩岸有一定的威脅性......
Thumbnail
現在中國也仍然在朝統一努力,他們統戰策略也從未停過,試圖在無意間改變人的思想,對此我們所應該做的是明辨是非,在中國無形之手的影響下,確保自己能不被其干擾,在決策上才能做出真正有利台灣的事
Thumbnail
現在中國也仍然在朝統一努力,他們統戰策略也從未停過,試圖在無意間改變人的思想,對此我們所應該做的是明辨是非,在中國無形之手的影響下,確保自己能不被其干擾,在決策上才能做出真正有利台灣的事
Thumbnail
有評論指出 |中共| 在 |臺灣| 週邊持續軍演的一個目的是要進行常態化,而常態化的一個目的是要對|臺灣| 造成一個圍封的現實。 同意。 但在非戰時的「圍封」有意義嗎﹖ 一: 心理戰 如果不是為了熱戰,「圍封」只能是一種心理戰。用中共的術語,就是大外宣和大內宣。 二: 熱戰 美軍呢﹖會介入嗎﹖ ■
Thumbnail
有評論指出 |中共| 在 |臺灣| 週邊持續軍演的一個目的是要進行常態化,而常態化的一個目的是要對|臺灣| 造成一個圍封的現實。 同意。 但在非戰時的「圍封」有意義嗎﹖ 一: 心理戰 如果不是為了熱戰,「圍封」只能是一種心理戰。用中共的術語,就是大外宣和大內宣。 二: 熱戰 美軍呢﹖會介入嗎﹖ ■
Thumbnail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神仙打架, 身為一般的人民又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本文檢視了過往中國如何滲透控制香港的歷史與手段,並將之用以台灣的策略。香港淪陷中國之手25年,台灣人如何能從香港的慘痛教訓中學習,拯救自己的家園,走出自己的獨立之路呢?本文提供了一個理解過去和思考未來的視角。
Thumbnail
本文檢視了過往中國如何滲透控制香港的歷史與手段,並將之用以台灣的策略。香港淪陷中國之手25年,台灣人如何能從香港的慘痛教訓中學習,拯救自己的家園,走出自己的獨立之路呢?本文提供了一個理解過去和思考未來的視角。
Thumbnail
自兩岸分治以來,台灣歷經冷戰對峙、美國獨霸年代,形成了國族認同與中國相糾葛,但精神場域極度親美的割裂狀態。這般分歧與國際情勢相作用,反覆宰制着台灣命運:中美關係和緩時,台灣便尚有夢遊空間;但當兩強交惡,安全夢魘便再度襲來。
Thumbnail
自兩岸分治以來,台灣歷經冷戰對峙、美國獨霸年代,形成了國族認同與中國相糾葛,但精神場域極度親美的割裂狀態。這般分歧與國際情勢相作用,反覆宰制着台灣命運:中美關係和緩時,台灣便尚有夢遊空間;但當兩強交惡,安全夢魘便再度襲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