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溝到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遷建

從北溝到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遷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國立故宮博物院當年隨政府遷臺,暫時將典藏的瑰寶文物存放臺中糖廠倉庫,後來移往霧峰北溝,1957年設置陳列室公開展示,引起國內外關注。受限空間規模,遷址臺北外雙溪擴建新館,1965年新館落成,對外開放迄今,不僅是國內知名觀光景點,更是全球研究中華文化的重鎮。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約用研究員 黃宇暘

刊頭 座落陽明山下的故宮博物院 案名:公共、藝文建設(圖書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文化中心) 檔號:0051/0065/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刊頭 座落陽明山下的故宮博物院 案名:公共、藝文建設(圖書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文化中心) 檔號:0051/0065/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25年10月10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成立,以保存與整理紫禁城內歷代皇室收藏、珍品為要務,館藏包括青銅器、瓷器、書畫、玉器等重要文物。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對華軍事威脅增強,故宮為躲避戰火威脅,擬定南遷計畫,將重要文物從北平(今北京)運往南京、上海等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文物被迫西遷長沙、貴陽及重慶等地。1945年對日戰爭勝利後,文物東移回到南京。隨著國共戰爭爆發,故宮精選文物,跨海運至臺灣。

1949年前後,故宮、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外交部等機關以三批海運方式,從南京將文物運抵臺灣,除了中央研究院與外交部部分文物外,其餘機關文物多存放在臺中糖廠倉庫(圖1),其中故宮文物總計2,972箱。這些機關也就近向臺中糖廠租用土地興建辦公處所與宿舍,以便就近管理(圖2)。


圖1  臺中糖廠同意撥借倉庫 案名: 運台文物存放保管暨北溝庫房借地營建等在台諸事 檔號:0038/500/001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 臺中糖廠同意撥借倉庫 案名: 運台文物存放保管暨北溝庫房借地營建等在台諸事 檔號:0038/500/001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中央博物院新建辦公宿舍設計圖 案名:運台文物存放保管暨北溝庫房借地營建等在台諸事 檔號:0038/500/001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中央博物院新建辦公宿舍設計圖 案名:運台文物存放保管暨北溝庫房借地營建等在台諸事 檔號:0038/500/001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由於臺中糖廠倉庫鄰近市區,空間開放,容易遭到空襲,於教育部長杭立武勘查後,決定另外尋覓適當的存放地點。1949年底,經過多方的勘查,決定擇選臺中霧峰北溝山麓為新庫房地點。在此期間,杭立武部長考量精簡政府組織以節省經費,決定將故宮與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中央博物院、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等合併為「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以下簡稱聯管處)(圖3)。


圖3 故宮等合併為聯管處 案名:其他 檔號:0038/03.18/01 來源機關:國家圖書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3 故宮等合併為聯管處 案名:其他 檔號:0038/03.18/01 來源機關:國家圖書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0年4月,占地十餘甲的北溝庫房完工,採ㄇ字形設計,有三座庫房,每座可容納1,600箱文物。庫房以磚牆建築為主,設有防潮、防蟲及通風設施,內部空間參考抗戰期間故宮保存文物的經驗,採木架堆疊方式存放文物箱件,底部墊高以利通風。庫房右前方另設有辦公室與暗房,用於文物的編目、登記及攝影工作。

為提升故宮文物存放的安全性,聯管處於1952年規劃在庫房附近增建防空山洞,容納600箱精選文物。1953年山洞開挖,內部設置冷氣通風設備,調節空氣濕度。雖然山洞內部增設了冷氣通風機調節濕度,但始終無法克服漏水問題,書畫類等容易受潮的文物自然不宜進駐。

隨著國內外人士參觀故宮文物的需求性不斷增加,聯管處爭取亞洲基金會與總統府等單位的經費挹注(圖4、圖5、圖6),在北溝設置文物陳列室(圖7、圖8),並於1957年正式對外開放。陳列室設有26座展櫃,可以展出大約200件文物,這是故宮文物在臺灣首次公開展示,透過定期更換展品,不斷吸引民眾前往參觀。


圖4 北溝文物陳列室建築費用獲亞洲基金會補助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北溝文物陳列室建築費用獲亞洲基金會補助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亞洲基金會支援北溝陳列室建設費用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亞洲基金會支援北溝陳列室建設費用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北溝文物陳列室爭取總統府經費補助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北溝文物陳列室爭取總統府經費補助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北溝文物陳列室整體平面圖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北溝文物陳列室整體平面圖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北溝文物陳列室內部平面圖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北溝文物陳列室內部平面圖 案名:文物陳列室興建工程管理事宜 檔號:0045/500/003 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文物存放遠離市區的北溝可以保護文物,但腹地狹小,交通不便,難以發揮展示教育功能。政府為吸引國內外遊客,提議將文物遷往臺北近郊。1960年9月行政院成立「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遷建小組」(以下簡稱遷建小組),在首次會議便決定以外雙溪為新院址,將規劃為文教專區。新館建設經費主要來自美援,總額新臺幣三千萬元,全部用於建築工程。至於建築設計,遷建小組邀請各界競圖後,最終選定黃寶瑜的方案,採用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風格,融合現代博物館功能需求,由大壯建築師事務所負責全案設計,主體工程定於1965年竣工。另外,存放文物重要的山洞庫房設計與施工(圖9),由臺灣電力公司負責。作為文物保存的核心設施,新館開山平地工程由軍方協助完成,總體工程進度受行政院督導小組監督,以確保遷建如期完成。


圖9 故宮庫房開挖洞口工程 案名:1964農復會照片 檔號:0053/0011/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9 故宮庫房開挖洞口工程 案名:1964農復會照片 檔號:0053/0011/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65年4月,行政院院會通過新修訂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規程〉草案,確定故宮組織架構(圖10)。11月12日,臺北外雙溪故宮新館正式落成,為慶賀國父孫中山百年誕辰,也掛上「中山博物院」的橫額牌匾對外開放(圖11、圖12)。


圖10 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規程草案 案名: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規程及編制 檔號:0054/3390201/0001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規程草案 案名: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規程及編制 檔號:0054/3390201/0001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總統蔣中正建議將故宮新館取名中山博物院 案名: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規程及編制 檔號:0054/3390201/0001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總統蔣中正建議將故宮新館取名中山博物院 案名: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規程及編制 檔號:0054/3390201/0001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中山博物院橫額懸掛故宮大門以紀念國父百歲誕辰 案名: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規程及編制 檔號:0054/3390201/0001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中山博物院橫額懸掛故宮大門以紀念國父百歲誕辰 案名: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規程及編制 檔號:0054/3390201/0001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新館的啟用,不僅是故宮在臺灣復院,更成為重要文化地標,吸引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參觀。另外,故宮也在院區內修建至善園,仿照古代庭園建築,成為遊客造訪的景點(圖13)。故宮定期舉辦大型展覽,出版多種學術著作,不斷提升文物展示層次與研究的高度,成為全球知名的博物館。


圖13 至善園設計圖 案名:故宮博物院倉庫,整修工程,擴建 檔號:0062/0110102/T00001 來源機關: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3 至善園設計圖 案名:故宮博物院倉庫,整修工程,擴建 檔號:0062/0110102/T00001 來源機關: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北溝與外雙溪時期是故宮在臺灣發展的重要階段,期間文物得以妥善保存,並開始進行系統化整理與研究,為日後文化推廣與學術發展奠定基礎。這段期間的建設與管理,展現工作人員對文物保存的專業與堅持,為故宮遷臺發展以及展望全球,鋪成康莊大道。

2025年,故宮迎來建院百年,從紫禁城到北溝,再到外雙溪,見證歷史文化保存與傳承的堅韌,其館藏與展覽薈萃中華文化深厚底蘊,並為全球文化交流搭建橋梁。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豐富的國家檔案,歡迎透過國家檔案資訊網,探索故宮這座世界級博物館的精采故事。


參考資料

  1. 宋兆霖,《北溝傳奇-故宮文物遷臺後早期歲月》,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20年。
  2. 那志良,《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3. 杭立武,《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4. 施忠賢,《歷史建築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成果報告書》,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處,2016年。
  5. 莊靈,〈北溝故宮時期的大事、奇事和趣事〉,《故宮文物月刊》,第454期(2021年),頁88-96。
avatar-img
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的沙龍
66會員
42內容數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為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典藏豐富多元之國家檔案,每月 16 日(遇假日順延)定期發行「檔案樂活情報電子報」(Archives LOHAS),向社會大眾宣傳國家檔案內涵價值、檔案管理專業知識與經驗交流、各項服務及活動,以及國內外檔案館、博物館及圖書館相關資訊報導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玉山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陸域面積及海拔跨度均極為廣大,從而交織出多樣生態環境,孕育豐富動植物資源。政府曾計劃開闢新中橫公路,但為避免破壞生態環境,便停止開發玉山至玉里段。另外,玉山國家公園東部瓦拉米地區蘊藏豐富大理石礦產,經過評估與討論後劃為生態保護區,以維護國土生態永續發展。
佇立在高雄市同盟路愛河旁邊的中都唐榮磚窯廠,發展至今已逾 125 年歷史,是日治時期高雄成立的第一家磚窯廠。二戰後,磚窯廠從生產紅磚,跨足工業耐火磚供應鏈,見證時代變遷與企業轉型。今日,磚窯廠成為國定古蹟,持續綻放光彩,展現歷史價值與文化底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一提起動物園,許多人腦海會浮現各種活靈活現的動物身影,無論是大象、長頸鹿,還是獅子、老虎!迄今,設立已逾百年的臺北市立動物園,隨著臺北這座城市的成長、轉變,成為許多人美好的回憶。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約用研究員   陳怡行
玉山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陸域面積及海拔跨度均極為廣大,從而交織出多樣生態環境,孕育豐富動植物資源。政府曾計劃開闢新中橫公路,但為避免破壞生態環境,便停止開發玉山至玉里段。另外,玉山國家公園東部瓦拉米地區蘊藏豐富大理石礦產,經過評估與討論後劃為生態保護區,以維護國土生態永續發展。
佇立在高雄市同盟路愛河旁邊的中都唐榮磚窯廠,發展至今已逾 125 年歷史,是日治時期高雄成立的第一家磚窯廠。二戰後,磚窯廠從生產紅磚,跨足工業耐火磚供應鏈,見證時代變遷與企業轉型。今日,磚窯廠成為國定古蹟,持續綻放光彩,展現歷史價值與文化底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一提起動物園,許多人腦海會浮現各種活靈活現的動物身影,無論是大象、長頸鹿,還是獅子、老虎!迄今,設立已逾百年的臺北市立動物園,隨著臺北這座城市的成長、轉變,成為許多人美好的回憶。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約用研究員   陳怡行